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2190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完整版_(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各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稀缺性 。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九月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实证研究方法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县官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

2、。(3)提出理论假说。(4)验证。规范研究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说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事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2) 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1信息障碍 2体制障碍3市场缺陷规范研究的缺点: 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

3、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因此,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第二节社会劳动力包括 就业者和失业者。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公式 总人口劳参率=总人口/劳动力x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数=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劳动力参与率只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供给弹性。设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

4、/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一般将劳动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2供给无限弹性3单位供给弹性4供给富有弹性5供给缺乏弹性所谓经济周期,使之在降级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研究者们提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预备惯性劳动力假说。这个劳动力群体不管短期工资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如何发生变化,不管是出于就业转台还是处于非就业状态,总是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间的流动,而不表现在为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流动这个劳动群体被称为一级劳动力。二级劳动力主要有中年妇女构成。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敏感的反应性。所谓劳动力需求,使之企业杂某一特定时期内,在

5、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医院和支付能力的统一。设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我们用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用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 需求无弹性,即Ed=0 2需求有限弹性,即Ed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 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设总产量为Q ,可辨的劳动要素投入为L,平均产量为AP,编辑产量为,MP .AP=Q/L MP=Q/L设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为MRP,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6、为 VMP,产品价格为P 。MRP=VMP=MPP劳动力市场又冠以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实质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经济关系;狭义的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的所有者个体,其二动力市场的客体 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慧的总和 劳动能力。劳动力也是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劳动力市场的性质: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第二

7、,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替行为。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实现和解决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经济的形式。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维护、反映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主要表现:第一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第二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中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最佳途径。第三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经济学中运用

8、的均衡概念,一般含有两重含义:其一着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其二指分析法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分析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 劳动力资源的最有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机构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

9、价格。工资形式即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结构的主要部分。又分为1工资率2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一、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1) 小时工资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2) 日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3) 周工资制 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二、计件工资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即简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工资形式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福利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的支付方式的题划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实物支付,

10、其二为延期支付。福利作为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还具有以下特征:1、 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有关。2、 方定性 3、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实物支付原因在于1 实物支付可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2 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3 从社会角度看,是物质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延期支付由以下优势(1) 延期支付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2) 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增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俄多种适应性。(3) 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加员工的英距离和团队精神,可以借助延期支付

11、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4) 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就业包括三层含义:第一 劳动就业的主题是由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第二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第三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即可以使劳动薪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岸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供给等同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供给也等于消费与储蓄的总和。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 =消费+储蓄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要包括消

12、费品的需求和头一品的需求。 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 =消费+储蓄 =消费+投资国民收入为Y,消费为C ,储蓄为S ,投资为I Y=C+S =C+I就业总量决定 设Z为总共供给价格,N为就业量,总供给价格与就业量的关系为 Z=f(N) 设D为总需求价格,总需求价格与就业量的关系可协作D=(N)这个函数称为总需求价格函数。经济社会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时的社会总需求,一般称为有效需求,亦称均衡国民收入,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失业类型:1 摩擦性失业2技术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有两种形式

13、:其一为增长差距形失业;其二为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者经济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他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其一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其二,刺激总需求及扩的有效供给是解决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常见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公式为 失业率= 100%=100%失业率可按性别、年龄、所受教育程度等分组资料计算。 平均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社会劳动

14、力总额的比例失业现象即包括正常失业,也包括非正常失业。其一,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其二,失业是劳动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其三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至支付两类。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由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转移支付是政府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1)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2)最长时间标准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第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去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财政政策因其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是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销弱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