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讲解资料(全).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218531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蛙类讲解资料(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蛙类讲解资料(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蛙类讲解资料(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蛙类讲解资料(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蛙类讲解资料(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蛙类讲解资料(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蛙类讲解大全棘腹蛙棘腹蛙为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体大而肥壮。体长97-110毫米,雄蛙稍大。皮肤较粗糙,背面有若干成行排列的窄长疣,趾间全蹼。雄性前肢特别粗壮,胸腹部满布大小黑刺疣。成体背面多为土棕色或浅酱色。上下颌有显著的深棕色或黑色纵纹。两眼间常有一黑横纹。背部有不规则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咽喉部棕色花斑较多。瞳孔菱形,深酱色。保护:中国红皮书定之为易危品种。濒危原因是作为食物被捕猎,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隆肛蛙由于腿后端枕部皮肤下陷呈横沟而使头呈三角形,眼大而鼓起,无外声囊。皮肤较粗糙,除吻、头顶及背中部较光滑外,头侧、横沟后和背后端及体侧遍布疣粒或小白刺。肛部隆起皮肤在雄

2、性较光滑,有微小突起,在雌性部分标本具小疣粒。前肢适中而后肢长而粗壮。一般雌性个体较大而肥,雄性略瘦小。虎纹蛙虎纹蛙又叫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鸣声似犬,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极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是一种共鸣器,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般的洪亮叫声,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虎纹蛙已列为国家级重

3、点保护动物。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没有恒定的体温,不仅体温低,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泽蛙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体长5055毫米。趾间半蹼。吻部较尖,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有的还有宽窄不一的青绿色或浅黄色脊线纹。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杂以赭红、深绿色斑;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鸣声响亮,生活在稻田、沼泽、菜园附近。棘胸蛙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

4、蛙。雄蛙背部有成行的长疣和小型园疣,雌蛙背部散布小型园疣,腹部光滑有黑点。棘胸蛙雄大雌小。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黑斑蛙背部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央常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口。腹面皮肤光滑,白色无斑。前肢第1指基部有粗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日本林蛙日本林蛙(学名:Rana japonica)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一般生活于山区草间、水塘以及水沟及水田周围。沼蛙鼓膜大而明显,周围白色。背侧褶连续而粗大,位眼後至大腿上方。身体背面为黄褐色、灰褐色或暗褐色,腹面淡褐色,喉胸部密布淡黑色之斑纹。身体侧面由眼鼻线沿背侧褶至

5、鼠蹊部有一条黑褐色的纵带。雄蛙具有两个鸣囊和前肢基部有一大型之腺性瘤状突起,此可与雌蛙区别。弹琴蛙弹琴蛙(学名:Rana adenopleura)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鸣声登登悦耳,故名。三港雨蛙三港雨蛙为两栖纲、雨蛙科、雨蛙属的两栖动物,俗名小姑鲁门、雨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华南湍蛙属两栖纲蛙科动物,它是捕捉水蛇的能手。它与斑鱼交配产子。华南湍蛙无论白天或黑夜,都能发出“梆梆”的叫声,故俗名“梆梆”。黑斑蛙黑斑蛙是蛙科蛙属的1种。俗称“青蛙”,“田鸡”。 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花背蟾蜍在产卵季节,它们昼夜都在活动。蟾了发出“咕呵-咕呵-.的阵阵叫声,与雌蟾所

6、以然对后即不再叫。宽头短腿蟾嘴巴很大,脾气暴躁。生活在山沟溪边的石块间,叫声非常大,“阿-阿-阿”,当地人叫它们老阿阿。小角蟾小角蟾(学名:Megophrys minor)为锄足蟾科角蟾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强婚刺铃蟾雄性体长58毫米,雌性50毫米左右。舌大而圆,不能伸出口外,无鼓膜。皮肤粗糙,体背面满布大小瘰粒,背面灰黑色或灰棕色,在瘰粒部位有黑斑,腹面为紫褐色嵌有橘红色斑。四肢上瘰粒稀疏而平。后肢短。牛蛙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 catesbeiana。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为北美最大的蛙类。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

7、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牛蛙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是名贵食品。其皮还可制革,脏可制药,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级营养食品。中华大蟾蜍: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卵在管状

8、胶质的卵带内交错排成四行。大鲵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英文:Chinese giant salamander。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

9、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2001年,将大鲵定为县吉祥物。靖安县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雌鲵产卵,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

10、,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由于大鲵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生存环境丧失、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对大鲵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处于濒危状态。阔口真鲨近海栖息,暖温性。体长达1米余,主产于黄海。豹纹鲨豹纹鲨 (又称大尾虎鲛),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软骨鱼纲 须鲨目须鲨科(又称虎鲛科,是板鳃亚纲须鲛目的其中一科,仅有1属1种) 豹纹鲨属 豹纹鲨暖海性底栖鱼类。主要栖息于大陆棚与岛屿棚的沿、近海中大型鲨鱼,夜行性,白天活动力迟缓。主要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

11、亦捕食小鱼。若激怒它,会展开攻击行为,有潜在性之危险。 卵生。它们性情温顺,喜欢在夜间活动,可自由穿梭在珊瑚礁穴中。常单独生活,无袭击人类记录,很难饲养。在水族馆中是珍惜名贵的观赏鲨鱼。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大堡礁、印度洋西北部海域及我国东海、南海。体干圆柱状,尾部侧扁;体侧具明显之隆嵴。头圆锥形,稍纵扁;头侧不具皮褶。吻端宽圆。眼很小,侧位,无瞬膜。鼻孔近口部,鼻孔缘具短而尖凸之须;具口鼻沟。喷水孔中小,同大于眼径或略小。鳃裂小,第四及第五鳃裂几重叠,内鳃不具滤器。口裂中大,腹位,横向。齿小,叁尖头型,即具中央齿尖,侧边各具1小齿尖。尾柄无侧隆嵴或凹洼。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前方;第二背鳍位于第一背鳍后方不远;胸鳍宽大而圆;尾鳍很长,几占全长之一半,上叶不发达,仅见于尾端;尾鳍下叶前部不突出,中部低平,中部与后部间具缺刻,后部为小叁角形,微突出,与尾鳍上叶间有一缺刻。幼体深褐色,具许多黄色细狭横纹和斑纹;成鱼黄褐色,具许多深色斑点,各鳍亦散布许多深色斑点,腹面淡色。细长之体躯,使其可轻易穿梭于礁石岩洞、细缝间以寻找猎物。豹纹鲨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色彩及图案差异很大。年幼时称它们为斑马纹鲨,粗大的黑白条纹覆盖全身;长大后变成浅褐色斑点遍布全身,具豹子一样的花纹,因而得名豹纹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