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讲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讲稿-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江惊关于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鲁迅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塑造了自己的未来、孩子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民族的未来”。塑造孩子究竟要塑造什么,他可塑性最大的又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塑造孩子的心灵。可以这样说,谁为你的孩子塑造了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谁就等于为您的孩子铺就了一条洒满阳光、开满鲜花的道路。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恐怕年纪大一点的还会记忆犹新。那就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当时,当北京的医疗队赶到唐山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宽阔的操场和马路两侧有许多尸体,其中大部分
2、都是青壮年,一个个面目表情十分的恐惧。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受伤,有的只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心理专家分析,死因只有一个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活活地吓死了。同样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例子,有一大批人在地震的废墟中生存了八天、九天、十多天,最长的生存了十四天。她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在这十四天当中,她粒米未进、滴水未沾。当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身体慢慢恢复以后,她断断续续地表达了这样一些意思:我的孩子还小,他离不开我。我为了我的孩子必须得活下去。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支撑着这位母亲创造了我们人类生命史上的一个奇迹。从以上两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同样在灾难面前,同样在唐山大地震这个问题上,不同的
3、心理状态、不同的心理素质,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甚至决定一个人是生还是死。所以有人这样说,心理状态决定一个人的一切。那么,我今天研讨的主题就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其实,就是要给您的孩子塑造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让他有一个过硬的心理素质,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今天我暂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话题。一、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中一个最大的盲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家长、有很多家庭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问题。我们关注孩子的,更重、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学习。总觉得这两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用。而往往认为心理健康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可做可不做。究竟应该
4、做些什么,从什么地方入手也是一无所知。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看待一个孩子成长进步,往往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学习成绩、分数。其实我们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好多学习成绩问题是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导致的。在去年我们杂志社主办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母亲,刚一张口就失声痛哭。原来她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个孩子从周一到周五,一起床就恶心,哇哇大哭。可一到双休日,就什么事都没有,该吃就吃,该玩就玩。由于这个孩子比较胖,开始妈妈以为这个孩子身体有什么问题。可是带着孩子到医院一检查,什么事也没有。后来又有人建议她,领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着孩子去
5、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看完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得了上学恐惧症。听完了医生的话,这位妈妈觉得天都像塌下来一样。因为平时她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求都过于严格,或者说极度的苛刻。总要求孩子达到那样的成绩,那样的分数。稍微达不到要求,轻则指责,重则打骂,有时候甚至是毒打。这位母亲曾泪流满面地说,现在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好了,去拿什么大奖。我只希望孩子在心理上是好的,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去生活,再也不希望他痛苦下去了。这位妈妈的要求,已经从当初的最高点降到最低点了。但是,现实已经很难满足这位妈妈了。我们很多家长恐怕都很清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一点一滴中形成的。一旦出现了症状
6、形成了疾病,治愈起来相当困难。我们做为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啊,如何给他塑造一个健康的美好的心灵和心理素质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二、孩子心灵的成长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成长,二是心理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大家都知道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吃五谷杂粮,只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其实这孩子的身体啊,你不用太在意,都会慢慢地长大。但是我们好多家长恰恰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的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对这个营养可以说是营养过剩啊。而孩子心理成长同样需要营养,这个营养却恰恰被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给予孩
7、子。有的现在还在欠着孩子的,是一个负数啊。孩子心理成长,需要哪些营养呢?下面我就和我们在座的家长朋友一起一一解读孩子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看您到底给他了没有,还欠多少,如果欠得多的话,您从今天开始慢慢地给它还上还来得及。第一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根本没有在意和了解孩子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有很多父母似乎总愿意用“笨蛋”啊、“没用的东西”啊、“不争气的玩意”啊、“废物”啊等等这些话来讽刺挖苦孩子,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啊。孩子自身的进步我们看不到、孩子自身的努力我们看不到,孩子的一些优点、特长我们看不到,我们的两个眼睛看的只有什么呀,我们两个眼睛盯得只有分数。上小学的时候语文10
8、0分、数学100分,上了中学,至少门门80分以上才能令我们满意。甚至有的父母一次达到要求都不能令我们满意,必须次次达到要求。有些孩子一次考了双百,很高兴的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我这次考双百了”很得意。我们好些父母会说,这次确实考的不错。正当孩子扬着小脸得意的听着爸爸妈妈表扬,紧接着我们的父母后面的话又来了:“千万不要骄傲啊,咱们一次考双百算不了什么,咱们要次次考双百呀,那才叫过硬啊。”孩子一听,“我的妈呀,我爸我妈怎么这么高的要求哇,我怎么能做得到啊。”一下信心就没了。所以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当中,逐渐地平庸下去了。当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和自己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从85分进步到了90分,
9、很高兴,很得意。告诉爸爸妈妈,“我这次考试又进步了,长了5分。”结果我们好多家长往往张口就问,“这次班里考最高的是多少啊?你就考这么个分数还值得说呀,也不嫌丢人哪?”孩子在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呀,在那站着憋得脸通红。最后孩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冒出一句话来,“我们班还有不及格的,你咋不问哪?”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逐渐平庸下去了。当他自己花了一晚上时间用电脑画了一幅画,自己很高兴很满意,把它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结果有好多父亲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儿不冷不热地说,“行了行了快睡觉去吧,我哪有时间看你这个破玩意啊。”一句话就把孩子打发走了。孩子拎着自己的画低着头特没趣的回自己房间去了
10、,一晚上都没出来没说话。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逐渐平庸下去了。当他们在自己的心里暗暗地发誓,在背后刻苦的努力,说,“这次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打个翻身仗,给爸爸妈妈看看,也争口气。”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又没考好,我们父母不是看到孩子已经努力了已经有了上进的要求,去表扬他,去鼓励他。回到家里,我们有好多妈妈会讽刺说,“你看你看我早就说你不行吧,你看这次真的不行吧,你就不是那块料嘛。你给我几天几夜不睡觉也拿不了个前三名。大笨蛋,你给我等着干别的活去吧。”我们父母这些话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我们根本没往心里去,甚至有些整天就挂在我们父母嘴上,成了口头禅了,一天不说就难受。可是,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却是巨
11、大的。孩子在这种否定的家庭和环境中长大,他面对当今社会这么激烈的竞争,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呀。他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无能、自己没本事。“你看连我爸我妈都说我不行,都说我不是那块料,都说我不如谁谁谁”,由此他会失去信心,他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感觉矮人三分。时间长了,他会失去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勇气。所以,在此我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听听孩子这样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想在否定中长大!”走在大街上,当我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孤儿时,我们往往会投去同情的目光。现实生活当中,也许您的孩子他的心灵正处在饥寒交迫之中,累累的伤痕,处处的疮疤,正需要我们家长来滋润他幼小干枯的心田。但我们好多父母毫无觉察全然不知,有些
12、父母甚至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再戳刀子、浇盐水,再刺痛孩子受伤的心哪!所以在此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从今天开始,收回您的食指,不要再指责孩子,伸出您的大拇指大声赞美您的孩子吧。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您的孩子,但您作为他的父母您也要张开您的双臂,用您的爱把他完全地拥入怀抱中。用您肯定的话语欣赏的目光,营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第二大营养,心灵需要自由。第一个自由就是安排时间的自由。如果您要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主宰时间,那么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第二个自由就是兴趣的自由。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像空间,产生发散性思维,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例举树上1
13、0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的一连串的发问)从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心灵在没有限制没有禁锢的情况下,是多么的自由奔放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孩子的这种天真与浪漫了。第三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情感。在这里,重点讲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感动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一个人他应该具备这样一个素质,那就是他能够被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所感动,并随时地把这种感动调动起来,化作一种力量。我曾看过一个学生的日记,日记中这样写到“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妈妈非常疼爱我。所有好吃的东西妈妈都不舍得吃,都留给了我。为
14、了我好好学习,妈妈晚上几乎不看电视。而是静静地坐在我身边,陪我学习。无数个夜晚,当我学习劳累的时候,妈妈总是无声无息地把水果、牛奶、面包端到了我身边,为此我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认为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是又一次,在我学习中间,我想停下来给妈妈削一个苹果,我妈妈却说,不用你削,你别浪费时间了。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内心却非常的难受。妈妈为什么不在乎我的爱,不在乎我的回报呢?其实很多孩子的感动,就在我们父母的不知不觉、一点一滴中失去了。孩子给我们倒一杯茶,给我们拿一双拖鞋,剥了一块糖,我们很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孩子,甚至根本没有在意。正是在这一点一滴当中,孩子逐渐失去了感动的心理,而对这一
15、切都理所应当的接受了。为此教育专家曾经呼吁,一定要把这种感动的能力还给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感动的能力呢?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做为我们父母,一定要在乎孩子的这种感恩的行为,在乎孩子的爱,在乎孩子的回报。在培养孩子情感的第二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能力,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我们能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如果这种知识仅仅是考虑到了自己和自己的需要,而没有替他人着想的话,我们说再丰富的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现在,我们全社会上下都在讨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其实,善良就是一个孩子最大的道德。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他的聪明、机智、勇敢、无所畏惧等等,这些品质越是突出越是卓越的话,将来长大之后可能给你惹得祸就越大,对我们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阿拉伯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大人物如果要犯了错误,我们整个世界都要跟着受苦。那么今天每一位到场的您也是大人物,您是家里的大人物啊,犯了错误,受苦的是谁呀,是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