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21028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 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 生机。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 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学海网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据笔 者初步调查,浙江省办有工科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此同时, 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从人才市场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也表明, 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

2、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近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数量上 看,应基本能缓解当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出在供非所求。 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 存在问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一)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 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 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

3、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 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 杂运动的控制,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 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与其相关的学科应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检测 与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学科三大块内容。(二)本质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 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开 发计算机软件的任务,就是通过输入计算机的检测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 信号。另

4、外,若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则其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 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三)作用与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扩展新功能,增强柔性。首先,它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如实现过程自动化(PA,即 连续体自动化)、机械自动化(FA,即固体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A,即信息自动化)等。其 次,机电一体化技术又是按照用户个人的特殊需求来制造、提供产品这一当今最高级供贷方式的关键技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 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如机器人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二、机电一

5、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一)专业定位模糊,需准确定位由教学计划可看出,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 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 色,达不到培养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其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电为主、机为辅均 可。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 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

6、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 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仍很低,专业理论教师不能 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还较普遍,必须采取加 强培训或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等途径加以解决。(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总体看来,各高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 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 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训设施也大大落 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这与当前该专业所处于的机、 电、计算机三大块内容三足鼎立的实际格局很不适应。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突出电 气控制、计算机应用的地位。(五)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 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 也未能充分考虑与中职教材的很好衔接。学海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