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206210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厌氧性细菌_.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破伤风杆菌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概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 厌氧芽胞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属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共同特点: G+杆菌有芽胞,抵抗力强; 在自然界(水、土等)、动物及人体肠道中广泛存在; 产生外毒素致病。 除产气荚膜梭菌外均无荚膜。 破伤风梭菌 一般情况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 创口污染、分娩时

2、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本菌可从伤口侵入,引起破伤风,患者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最终呼吸衰竭或窒息而死,发病后,死亡率很高。 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杆菌有芽胞, 呈鼓槌状, 有周身鞭毛, 破伤风梭菌 2.培养: 专性厌氧,血平板上菌落呈“羽毛” 状(不规则,中心紧密,四周疏松),微溶血 3.抵抗力: 芽胞的抵抗力很强: 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 ; 能耐煮沸1小时; 在适宜条件下可出芽形成繁殖体,产生外毒素。 破伤风梭菌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 化学本质:蛋白质 化学结构: 菌体外:重链和轻链,以二硫键相连; 致病性: 只有重链(与受体结合)和轻链(毒性部分)同时存在,才

3、能致病,对人的致死量是1ug。 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溶血毒素: 在功能和抗原性上与链球菌溶血素O相似,对氧敏感;可溶解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对破伤风病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破伤风梭菌 致病条件:局部厌氧微环境 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 局部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梭菌 免疫性: 抗毒素可中和游离毒素的作用; 抗毒素不能阻断细胞内毒素轻链的毒性作用; 由于极少量毒素即可致病,但却不足以引起免疫,故患过破伤风后不易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破伤风梭菌 防治: 防: 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

4、、扩创 人工自动免疫: 白百破三联菌苗,DPO 类毒素儿童、军人、野外工作者 人工被动免疫: 紧急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2. 治:早期足量TAT; 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一般情况: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有荚膜, 有芽胞(芽胞位于次极端,不比菌体粗,须在无糖培养基方能形成);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2. 培养:

5、厌氧: 血平板: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外-毒素-不完全溶血 内-毒素-完全溶血 蛋黄琼脂平板: Nagler反应 毒素分解卵磷脂菌落周围有乳白色浑浊圈 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外毒素: 种类多,最重要的是毒素,为卵磷脂酶 2.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 食物中毒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微生物学检查: 1. 直接涂片镜检: 取材:创口深部取材,涂片; 镜检:革兰染色,见G+大杆菌,有荚膜,且常伴有其他杂菌污染。 2. 分离培养与

6、动物实验: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防治原则: 1. 预防: 及时扩创破坏厌氧环境 严密隔离病人;所用器械、敷料彻底底灭菌 2. 治疗: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血清: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概述: 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海洋沉淀物中,偶尔存在于动物粪便中,通过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性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染色: G+粗杆菌, 有芽胞, 呈汤匙状或 网球拍状 2. 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 肉毒梭菌 C. bo

7、tulinum 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食物种类: 国外:罐头、香肠、腊肉 国内:发酵 豆制品占80% 发酵面制品占10% 2.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少见,以运动神经末梢麻痹为主要表现 肉毒梭菌 C. botulinum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一般情况: 1. 种类多,主要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占正常菌群的绝对优势(90%); 2. 致病力弱,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 3. 感染特征: 组织深部感染; 脓及分泌物恶臭,有气泡; 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长期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无效;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致

8、病性: 1. 致病条件: 机械或病理损伤 局部厌氧环境 正常菌群失调 机体的免疫力减退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2. 所致疾病: 感染无特定病型 多是化脓性感染 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 可造成败血症 口腔感染 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 腹腔感染 肺和胸膜感染 颅内感染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采集: 注意避开正常菌群,取自正常无菌部位; 2.直接涂片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常用培养基: 牛心脑浸液血平板 巯基乙酸钠培养基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属 防治原则: 1.预 防: 避免正常菌群改变寄居部位; 破坏局部厌氧微环境; 及时正确的外

9、科清创引流; 2.治 疗: 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及灭滴灵敏感; 提高免疫力的支持疗法; 厌氧环境培养 *蚌医微生物 * 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 + ? 真杆菌属 + 双歧杆菌属 + 丙酸杆菌属 (一)G+杆菌 二、无芽胞菌 + 厌氧芽胞梭菌属 ?一、芽胞菌 阴道 尿道 肠道 口腔 上呼吸道 皮肤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二)G-杆菌 + + 类杆菌属 + 韦荣菌属 (四)G-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 + + + 消化球菌属 (三)G+球菌 + 梭杆菌属 阴道 尿道 肠道 口腔 上呼吸道 皮肤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痉挛毒素 末梢神经

10、淋巴液 血液 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 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强直性痉挛 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脊髓前角 脑干 破伤风 致病机制 气性坏疽 外毒素:种类多,最重要的是毒素,为卵磷脂酶 毒素 分解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溶解RBC、WBC、BPC 溶血 溶解组织细胞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坏死 促进血小板凝集 血管通透性 血栓形成 局部水肿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作用于心肌 血压、心率 休克、死亡 (气性坏疽主要死亡原因) Ca 加剧 坏死组织悬液 血平板,疱肉培养基 厌氧培养 生化反应鉴定 注入小鼠或家兔静脉 10min后处死,置37 5-8h 动物躯体膨胀 解剖,取内脏/心血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产气荚膜梭菌 C. perfringens 细菌 毒素前体 细菌产生的蛋白酶 肠道中的胰蛋白酶 肉毒毒素 重链与受体结合,轻链进入细胞,阻碍乙酰胆碱释放 重链 S S轻链 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睑下垂,咀嚼困难,呼吸困难与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