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19667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外科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痔疮(痔疮)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新近认为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和移位。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致湿热内生,下注肛门大肠;或因内伤七情,久泻久痢,久坐久立,久忍大便,妇女妊娠,或因外感风、湿、燥、热之邪,或因脏腑本虚,气血阴阳失调,导致肛门气血壅滞,经络阻塞而成。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临床上根据痔发生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1)内痔 内痔(internal hemorrhoid)是发生在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内痔分期:

2、I期内痔:无明显自觉症状,痔核小,便时粪便带血,或滴血,量少,无痔核脱出,镜检痔核小,质软,色红。 II期内痔:周期性、无痛性便血,呈滴血或射血状,量较多,痔核较大,便时痔核能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 III期内痔:便血少或无便血,痔核大,呈灰白色,便时痔核经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肛门,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托、平卧休息或热敷后方能复位。 期内痔(嵌顿性内痔):平时或腹压稍大时痔核即脱出肛外,手托亦常不能复位,痔核经常位于肛外,易感染,形成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肛内可触及较大、质硬的痔核。镜检见痔核表面纤维组织增生变厚呈灰白色。长期便血者可引

3、起贫血。(2)外痔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是发生于齿线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所形成的疾病。结缔组织性外痔(皮痔):因肛门裂伤、内痔反复脱出,或产育、便秘、溲难努责,导致邪毒外侵、湿热下注和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阻滞,瘀结不散,或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炎、肿胀、肥大、增生,致使肛门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赘皮。当肛门皱襞受损、感染,以致皱襞皮肤充血、肿胀而成为炎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血痔):下蹲排便时,腹内压增高,致使齿线下肛门缘周围皮下静脉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淤血。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突起,恢复正常体位后则又可消失。 血栓性外痔(葡萄

4、痔):因便秘或排便时用力努挣,致使肛门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所形成的静脉血栓。 (3)混合痔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是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相互沟通吻合而形成的静脉团。其位于齿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内痔发展到二期以上时多形成混合痔,故又被称为“带有外痔成分的内痔”。混合痔逐步发展,周围组织被破坏和发生萎缩,肥大的肛垫逐渐增大、下移、脱出肛门外。当脱出痔块在肛周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annulus hemorrhoid)。脱出痔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可发生水肿、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为嵌顿性痔或绞窄性痔。2.临床症状 痔的临床表现主要

5、有便血、脱出、疼痛、肿胀、异物感、黏液外溢、瘙痒、便秘等。 (1)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血是内痔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便后肛门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或便上带血,或血染手纸,或滴血,或呈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内痔出血多为间歇性,粪便干燥、疲劳、饮酒、过食刺激性食物常为出血诱因。少数患者因长期反复出血,导致严重贫血。 (2)脱出:内痔痔核增大,排便时受粪便挤压,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早期表现为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还纳;后期经常脱出而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托复位,或长时间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甚者于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时均可脱出。脱出的痔核易感染而发炎、水肿、嵌顿、剧烈疼痛,以致复

6、位困难。 (3)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患者仅感肛门坠胀或排便困难。当痔核发炎肿胀或痔内血栓形成时,则可出现疼痛,且疼痛常伴随大便不尽感。当痔核脱出嵌顿、感染而出现水肿、坏死时,局部疼痛剧烈,且在排便、坐立、行走、咳嗽等情况时疼痛加剧。 (4)肿胀:多见于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肛门缘赘皮呈椭圆形或不规则肿胀,表面色稍暗,并感肛门坠胀。(5)异物感:多见于结缔组织性外痔。肛门边缘赘生皮瓣,便后肛门不易擦净,平素自觉肛门有异物感。 (6)黏液外溢: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刺激,产生炎症性渗出,使分泌物增多。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随时流出,使肛门皮肤经常受刺激而发生湿疹、瘙痒。轻者便时流出,重者在不排便时

7、也自行流出,污染内裤,病人极不方便。痔核脱出时分泌物更多。 (7)瘙痒: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刺激,致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而发生湿疹和瘙痒,病人极为难受。 (8)便秘:痔患者常因便时恐惧出血而人为地控制大便,造成习惯性便秘再因便秘而大便干燥而极易擦破痔核黏膜引起出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体征血栓性外痔可见肛门缘周围有暗紫色椭圆形肿块突起,表面水肿。结缔组织性外痔可见肛门缘有不规则赘皮突起。内痔或混合痔一般不能见之于外,当痔核发生脱出时,可见脱出痔块呈暗紫色,时有活动性出血点。 4.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内痔可触及颗粒状、柔软肿块。血栓性外痔触之质硬,剧痛,不能活动。 (2)肛门镜检:无痔核脱出

8、者,可用肛门镜检查。内痔可见直肠下端齿线上黏膜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软,色红;或黏膜变厚,肿块表面糜烂、渗出或粗糙,呈紫红色或暗红色,并有少量分泌物;有时肿块表面可见活动性出血点。(二)鉴别诊断1.西医鉴别诊断(1) 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以便血、肿物脱出为主。脱出物多呈圆形,色红,单个,带蒂,质坚实,一般位于齿线上35直肠壶腹部,可活动。(2) 肛乳头肥大:位于齿线上,质略硬,呈三角形,表面呈黄白色,不出血,触之疼痛,常与内痔并存。(3) 直肠粘膜脱垂:多见于老年人及儿童,脱出物呈圆柱状或圆锥状,表面光滑,为环形黏膜皱襞,黏膜松弛而重叠,呈环状沟纹,质软,色鲜红,无静脉曲张,很少出

9、血,分泌黏液多。(4) 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粘液脓血便,恶臭。早期可仅见便血鲜红,有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变形,肛门坠胀、疼痛。低位可于指诊时触及表面菜花状肿物,质硬,不活动,表面脆,触之易出血,晚期有肠腔狭窄、恶病质。高位则需肠镜检查才能见到。确诊需借助于病理检查。(5) 肛裂:便血鲜红,肛门疼痛剧烈,呈周期性,多伴便秘。局部检查可见截石位6点或12点处肛管有裂口。(三)中医症候诊断1.风伤肠络症状:大便带滴射血,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伴口渴欲饮,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2.湿热下注症状:便血色鲜红或暗红,量较多,肛门肿痛,肛缘有肿物隆起,表面光亮,质软,

10、或肿物表面轻度溃烂,有渗液,大便次数增多,或带有粘液臭秽难闻,伴肛门下坠,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3.气滞血瘀症状:肛门疼痛,如胀如刺,或肛旁肿物隆起,色紫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境界清楚,或肛内肿物脱出坠胀疼痛,伴有便秘,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细涩。4.脾虚气陷症状:肛门坠胀,肛内肿物脱出需手托还纳,活动劳累之后更甚,便后出血,血色淡红,伴有头晕,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二、治疗方案对多数处于静止、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只需注意调控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出现。有症状的痔如并发出血、血栓、痔核脱出以及嵌顿时,仅需积极对症处理,无需力求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

11、主,症状严重、反复发作者手术治疗。(一)西医非手术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增加纤维性食物,多饮水。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症状而非根治,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在痔的初期或无症状静止期的痔,只需注意多摄入纤维性食物,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无需特殊治疗。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减轻症状,血栓性外痔有时经局部坐浴、热敷、外敷消炎止痛药,疼痛可缓解而不需手术,嵌顿性痔初期可用手法复位使脱出的痔还纳肛门内,并且止其再脱出。2.视情况可给予抗感染药物和止血剂。3.物理治疗应用红外线、微波、射频、直流电等治疗仪使痔组织变性、凝固或汽化。适用于内痔的治

12、疗。(二)中医非手术治疗方案1.内治法(辨证论治)(1)风伤肠络治法:清热疏风,凉血止血。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15g,炒枳壳9g,当归12g,荆芥炭15g,地榆炭15g,粉丹皮12g,玄参12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生大黄3g(后下)。加减:射血者加防风炭10g,侧柏叶10g;大便难解加生大黄至6g;口渴者加芦根10g,天花粉8g。常用中成药:便血者,地榆槐角丸(9g10丸),每次服1丸,1日2次。 (2)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龙胆草10g,柴胡10g,泽泻20g,车前子15g,木通15g,生地黄15g,当归10g,栀子15g,黄芩10

13、g,地榆炭12g,槐花10g,甘草6g。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9g;便血加槐角12g;坠胀甚加枳壳6g。常用中成药:二妙丸(6g30袋),每次服1袋,1日23次。便血者,地榆槐角丸(9g10丸),每次服1丸,1日2次。(3)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10g,桃仁15g,红花6g,赤芍10g,乳香8g,没药6g,当归梢12g,白芷12g,牛膝10g,秦艽10g,苍术10g,甘草6g。加减:便血者加地榆15g,侧柏叶10g。常用中成药:痛血康胶囊,每次3粒,口服,1日3次。(4)脾虚气陷治法:补气摄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15g,黄芪15g,炒白术12

14、g,升麻10g,柴胡6g,淮山药15g,白芍12g,当归12g,熟地12g,黄精15g,甘草6g。加减:便血者加地榆15g,槐角10g。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6g30袋),每次1袋口服,1日3次。补中益气合剂(10ml8支),每次1支,每日3次。参灵扶正胶囊(0.44g36粒),每次3丸,每日3次。2.中医外治法 (1)坐浴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或外痔肿胀明显或脱肛者。常用院内制剂坐浴安坐浴,以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每次1包,每天2次。 (2)塞药法:适用于I、II期内痔。坐浴后美辛唑酮栓塞肛。(3)频谱仪照射肛门局部,每日2次。(三)注射疗法注射疗法有硬化萎缩法和坏死枯脱法两种方法。硬化萎缩法是将硬化剂注入内痔的粘膜下层,使痔核硬化萎缩。对以出血、脱垂为主症的内痔或混合痔有较好的疗效。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常用药物有消痔灵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5石炭酸甘油、4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