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19233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形螺纹加工新解.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传统车削方法的弊端 在教梯形螺纹和蜗杆的车削中,我们常用“直进法”和“左右切削法”,但这两种方法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低,因而产生了以下普遍的一系列问题:1“直进法”在车削中,车刀的左右两侧刀刃都参与切削,排屑比较困难,同时车刀所受的总切削力比较大,因此,车刀的受力和散热条件比较差,车刀容易磨损,当进刀量过大时还能产生“扎刀”,把牙形表面镂去一块,甚至于折断车刀。2左右切削法相对直进法而言,只有一侧刀刃参与切削,但不如直进法简单,牙形也不易边不易车的清晰,同时车刀受单向轴向切削分力的影响,将会增加大螺纹牙形的误差。3学生在使用“直进法”与“左右切削法“车削梯形螺纹和蜗杆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够

2、成熟,加上在切削过程中,切削量掌握不好,时大时小,没有一个恒定的进刀量,很容易造成车刀“烧怀”退火,另外,掌握不好加工余量的多少,容易在粗车的过程中就把螺纹的中径车小,成为废品。二“分层切削法”的原理如图一,通过计算所要切削的槽宽,留光刀余量,在要所切削的槽宽行程内,通过一个合理的进刀比。小拖板进刀量与中拖板进刀量的数量比,把需要切削掉的量,平均的分配到每一刀。在小拖板与中拖板不断进刀,左右来回一层一层切削,最终形成一个30或40的梯形槽,从而切削出梯形螺纹或蜗杆。(图一)在梯形螺纹和蜗杆的车削过程中,要切削掉的是一个梯形槽。梯形螺纹与蜗杆只不过在角度上有所区别,一个是30,一个是40,为了保

3、证车刀不三面同时参与切削,要保证在所要切削掉的梯形槽内进行左右分层切削。槽宽的计算公式可根据梯形螺纹与蜗杆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出:梯形螺纹槽宽= P 0.366P蜗杆的槽宽= P -0.843mx梯形螺纹和蜗杆的轴向剖面形状是一个等腰梯形,而我们使用的车刀也是一个梯形成型刀。如何使车刀沿这个等腰梯形的腰向下延伸,形成一个15或20的角呢?在这里就要运用三角函数算一个进刀比。如图二,车刀的左进1mm车刀向下进多少才能形成一个15的角,利用三角函数ctg15=x/1,x = 3.75,进刀比为1:3.75,但是这个进刀比有小数,不是整数,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方便,为了在实际的操作中方便简单,我们最好找一个

4、整数比,在三角函数表中,我们发现ctg14的比正好最接近整数,进刀比为1:4,沿着这个进刀,做出的梯形槽的成形角在14左右,双面成形角为28多,正好有1多一点的角度留给我们进行精车出30的梯形槽。(图二)蜗杆的进刀比也按此方法在三角函数表中找ctg20=x/1,x=2.74,进刀比为1:2.74,但不是整数比,ctg1826所形成的对刀比为1:3,而且成形角为37左右,还有几度角留给我们精车。梯形螺纹小拖板与中拖板进刀比为1:4蜗杆小拖板与中拖板进刀比1:3算出进刀比后,根据要切削掉的余量,按进刀比,平均的分配到每一刀,从T406梯形螺纹为例,根据计算公式得出槽深就是牙高h3=0.5P+ac=

5、3.5mm,根据梯形螺纹进刀比1:4。如果小拖板进刀0.1mm,中拖板进刀深度为0.4mm。需要9刀能进到3.5mm深。左右来回18刀能切削出一个深3.5mm成形角为28左右的梯形槽,但这个吃刀量太大,容易使车刀磨损。我们把吃刀量缩小一倍,小拖板进0.05mm,中拖板进0.2mm,这样就需要18刀才能进刀3.5mm深,左右来回得36刀能形成一个28左右的梯形槽,另外6140车床小拖板一格为0.05mm,中拖板一格为0.05mm,这样小拖板进一格0.05mm,中拖板进4格为0.2mm,正好跟进刀比1:4一样。蜗杆的分层按1:3的进刀比,根据公式算出槽深进形分层计算。在梯形螺纹与蜗杆的“分层切削”

6、中,需算出车刀刀头的宽度,其宽度应比牙槽底宽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保证车刀不三面同时参与切削,在开头的几刀车削中,需在槽宽中间进行几次“赶刀”。另外在车削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小拖板与中拖板的刻度。附图一,T=6梯形螺纹的左右分层切削图(附图一)附图二,m=2的蜗杆左右分层切削图(附图二)结 论本人在实际的教育实习中,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传统切削方法,另一组使用“分层切削法”切削T45的梯形螺纹进行对比,发现使用“分层切削法”的一组。在切削速度上明显要比另一组快。在车刀的磨损上,明显没有另一组快,在螺纹的中径尺寸上,没有一个做坏,而另一组有几个同学做坏。通过传授这种方法,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比传统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综合了传统各种切削方法的优点,使学生在梯形螺纹和蜗杆的切削中,每一刀都格式化,机械化,由其在内螺纹的车削中更加体现出此种方法,不容易“扎刀”不容易断刀,方便简单的特点。所以在技校的教育实习中,在车削梯形螺纹与蜗杆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广这种机床厂几位老师傅所发明的优秀的切削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