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19109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甘肃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甘肃水利厅 甘肃农村新风貌 金塔农民的低碳生活 太阳能热水器成时尚 金塔县的许多农村,家家户户房顶上架着太阳能热水器,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方便地洗热水澡了。村民在购买、安装热水器时享受国家“家电下乡”的补贴,能节省一部分钱。除了方便地洗澡外,用太阳能热水器,冬天洗菜、淘米也能用上热水了,还能节约烧水的燃料费。目前已有%的农户家中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电动车成为代步新工具 随着村村通油路目标的实现,买电动车的金塔农民越来越多,电动车成为他们代步的新工具。据村民说,02X年电动车卖得特别火,原来道路不平,摩托车比较实用,现在村村通上了油

2、路,环保又省钱的电动车便成了村民们代步的首选。 废秸秆入仓变废为宝 近年来,金塔县大力推动秸秆转化利用,补贴养殖户购置中、小型铡草机58台,配套修建青贮窖池22座、1.2万立方米,使秸秆利用率达到60%以上。城乡农民李生荣则看到了秸秆的另一种价值,他注册成立了金塔县荣生能源公司,投资50多万元,用秸秆、锯末、木屑来加工机制木炭,年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实现利税3万元。 沼气灶做饭真方便 目前,金塔县有近00户农户用上了沼气。到年底,全县将有%的农户用上环保、卫生的沼气。据金塔县农办负责人介绍,沼气项目入户工程的实施,使金塔县每年可节约燃料支出432万元。用沼气灶,不到三四分钟的工夫,一锅水就

3、烧开了,不但做饭方便,而且厨房干净卫生。 庄浪农村新气象 山区的农民用上了地暖气 柳梁乡陈山村地处庄浪县北部山区,这里是庄浪县最早实现梯田化的乡,地平了,粮食产量年年上台阶,农民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家家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自来水,用沼气做饭、照明,还开始逐步用上了地暖气。 山上的牛吃上了甜玉米 今年,柳梁乡河湾村全村的牛全部吃上了青贮的甜玉米。县上号召村民青贮秸秆饲料,今年与往年不同,连青玉米棒子一起青贮,让牛也吃甜玉米棒。起初,许多村民想不通,认为这是在糟蹋粮食。县上的领导亲自带着技术人员给村民们举办了养牛培训班,专门介绍青贮玉米棒的好处。他们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种

4、植玉米本身就是给牛做饲料的,把玉米棒从地里收回来,晾晒、剥粒,再磨成饲料,费时、费工。玉米棒青贮后,糖分足、口感好,牛爱吃,长膘快,养牛周期缩短了,这钱不是好赚了吗。随后,技术人员又进村入户,给大家推广青贮技术。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村民们一下子青贮了80吨甜玉米和秸秆。牛吃上了青贮的甜玉米,上膘快,到年底,全村家家都有出栏的牛。 山里的田成了旅游景点 田还是那块田,地还是那块地,可如今这田、这地,成了城里人旅游的新景点。202X年,庄浪县委、县政府提出梯田深层次开发利用的构想,通过挖掘梯田农耕文化,推进梯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赵墩乡是庄浪县第一个实现梯田化的乡,乡上依托720亩梯田搞起了生态旅游

5、。堡子沟流域的2座依梯田而建的水坝犹如散落在大山里的明珠,熠熠生辉。水面养鱼、养鸭,梯田栽果树,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等人文生态景观吸引了不少游人。02X年,非洲25个国家的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就曾前来考察。近两年来,省内外不少游客节假日前往赵墩乡堡子沟流域旅游观光。过去,修梯田是为了吃饱肚子,如今,梯田又成了生态旅游景点。夏天,来堡子沟流域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农民也依托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为创收新开了一条新路。 古浪农村新鲜事 埋葬改到黎明前 办丧事时,入葬时间均由以前的午后2点提前到黎明6点。下葬当天早晨,亲戚邻居就被早早叫醒,到事主家忙碌,简单吃点饭就起灵,8点左右就把亡人埋了,然后再招待亲朋、

6、邻居。这么一改,一是埋人后回来待客清静安稳,二是以前在埋人前后要吃两顿宴席,现在改为一顿,麻烦少了,也节俭了一些。 婚事一天即办完 办理婚事时,大多人家只用一天时间就办完。女方的客人招待完后,选派女方的客人陪新娘到新郎家做客,宴请后双方客人共叙友情,按当地习俗办完一些手续就返回,改变了以前女方客人在新郎家留宿一晚、吃两次宴席的习俗,既缩短了时间,也减轻了负担。 网络进入百姓家 目前,古浪县农村已有电脑网络用户3万多家,手机网络用户万多人,还呈现出继续增加的势头。村民们在网上看新闻、看节目、学技术、学法律、了解农产品价格、玩游戏、听音乐、购物、聊天,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日常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农村

7、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汽车开进农家院 村民们遇到红白喜事、接人送人、到外地办事、看病等情况,大多会租车,所以,很多有经济条件的人就开始买车对外出租,既增加了个人收入,也为群众提供了方便。 流动餐厅受欢迎 在举办红白喜事时,很多人家都会考虑流动餐厅。流动餐厅酒席的档次和价格与城市的相差无几,既有凉菜,又有热菜,花样繁多,美味可口。其服务形式分为全流动和半流动,全流动的提供全部菜肴、用品和服务人员;半流动的根据当事人要求,只提供一部分。目前,全县流动餐厅达2多家,均生意兴隆,应接不暇。 文县东风新村谱新篇 村办集体企业鼓足农民钱袋子 22年,临江乡东风新村依托当地重晶石矿资源优势,自筹资金500万成

8、立了矿粉厂(其中7户村民每户入股万元,其余以村集体资金参股),从10月投产到年底,每户村民分红就达到3万元,再加上村子矿山施工队分红,一年的收入至少有56万元。有多户村民自筹资金买了大卡车,占到全村总户数的0%左右。同时,村办企业也产生了连锁效应,矿粉厂工人一个月工资有00多元,解决了当地0多人的吃饭问题。如今,农民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自家地里现在栽种蔬菜和果树,收益比以前种粮食翻了几番。家中也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有些家庭还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致富不忘发展教育 致富不忘发展教育,东风新村从202年开始创立了一个助学资金,资助村里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到目前已资助三个

9、大学生和九个高中生,其中一个还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随着经济形式越来越好,助学资金也从刚开始的00元滚动到20年的0万余元。从今年开始,村里还计划对小学教学成绩好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质量。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东风新村年终分红还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评选的要求包含守法、计生、勤俭、卫生等十个大项,星越多,拿的钱越多,既能创建星级文明户,又能多拿钱,何乐而不为呢。春节期间,东风新村还通过举行篮球赛、乒乓球赛、老年象棋赛,排练节目参加临江乡元宵节文艺汇演,丰富农民的春节文化生活。 康县生态文明新农村 10个村扮靓美丽山川 2年,宋沟村和青岗坝村、龙潭村被命名为陇南第一

10、批生态文明村。康县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和示范点建设,以建生态文明村为目标,以“一城七路百村”为纽带,以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重点,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启动实施了7个精品村、14个示范村和8个达标村建设,阳坝镇宋沟村、龙潭村,王坝乡鸡山坝村,碾坝乡玄麻湾村等一批生态文明示范村已基本建成。为了确保创建工作落在实处,康县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综合整治,保护优先、长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县级领导包乡抓点,县直部门帮扶。针对资金紧张的问题,县上探索和建立了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六个一点”融资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载体,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11、。 “三步走”打造美丽新村 在康县龙潭村,学校、自来水及农网改造、公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的。康县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年抓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年启动配套工程,第三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以创建生态文明新村为核心,坚持因村而异,一村一景。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在农村大力推广庭院经济、循环经济,大大提高了群众经济收入。宋沟村全村整体退出粮食生产,建成茶叶专业示范村,形成茶园养鸡、鸡吃虫子、鸡粪肥地的生态经济链,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和龙潭村

12、一样,走在康县的各个村社,现代元素在这里都有体现。房前屋后有人行道、绿化带、文化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室,供水、供电、排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康县的乡村因为“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五进一出八配套”工程和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变得越来越美。 “百村清洁”优化乡村环境 在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康县结合城乡清洁活动和文明长廊建设示范点建设,在全县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在农村开展“百村清洁”活动。100多个乡村环境清洁活动示范点遍布全县21个乡镇,有力地带动了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除此之外,康县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兴建文化站2个、农家书屋12个、配送图书17.5万余册,兴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98套,修建文化墙37面560平方米,兴建小花园104个。农民休闲健身、求知增智有了好去处,以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枯燥乏味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