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187766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拉盖管理区20052010年畜牧业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在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推动下,乌拉盖管理区畜牧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总体趋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地仍面临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等不少挑战和困难。在客观评估近年来工作经验和当前发展条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畜牧业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对于推动管理区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保障牧区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一) 乌拉盖管理区基本情况

2、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兴安盟、通辽市与锡盟的交界处。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22mm(19612002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降水量70%集中在68月份,且由东北向西南递减。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蒸发量为1552.1mm,年平均气温-0.9,平均风速每秒4.1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59.8小时。海拔高度864米到1280米之间,平均980米。境内有乌拉盖河和其支流斯也勒基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2559平方公里。另外有乌拉盖水库、贺斯格淖尔水库、布日都淖尔湖等多处湖泊和水库。乌拉盖管理区现辖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牧场等三个国有农

3、牧场和一个镇,即巴音胡硕镇。哈场和乌场各辖4个分场,巴镇辖3个居委会和9个嘎查村。管理区总人口18326人,其中农牧业人口9800人,现有牧户2830户。牧业劳动力6664人。(二)草资源基本现状1、天然草原状况 乌拉盖管理区土地总面积为5013.67平方公里,天然草原总面积689.4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637.85万亩,大部分属于草甸草原类,是锡林郭勒盟质量最好的草原,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原生草原植被之一。据2004年进行的生产力监测,乌拉盖管理区天然草场最高月份平均亩产草量为86.9公斤(干),其中暖季可利用牧草平均亩产量为43.45公斤(干),可利用牧草总贮量11640.12万公

4、斤;冷季可利用牧草平均亩产量为16.38公斤(干),可利用牧草总贮量10447.98万公斤,其中,乌拉盖牧场和贺斯格乌拉牧场冷季天然草场平均可利用牧草产量为20.62公斤(干)/每亩,哈拉盖图农牧场平均19.5公斤(干)/每亩,巴音胡硕镇各嘎查村15.09公斤(干)/每亩。天然打草场总面积87.5万亩,打贮草总量5031.3万公斤。2、草原建设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此,乌拉盖管理区的草原建设速度也有了明显加快。截至2004年末,管理区草原建设保有总面积已达到270.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9.2%,其中:(1) 草地围栏总面积253.3万亩

5、,占管理区草原总面积的36.74%,当年建设30万亩。(2) 人工草地总面积16.13万亩,其中,人工多年生牧草保有面积8.63万亩,当年建设2.1万亩,产草总量1160万公斤,主要牧草种类有老芒麦、披碱草、苜蓿、猫尾草等;当年生牧草总面积7.5万亩,产草总量2100万公斤,主要牧草种类有青谷草、青莜麦等。生产人工牧草籽种3.75万公斤。(3) 2004年高产饲草料种植面积为1.2万亩,种植种类主要是青贮玉米。其中,保灌面积0.78万亩,当年新增灌溉面积0.44万亩。高产饲料总产量2089万公斤,青贮入窖1922万公斤。(4) 全管理区范围内推行了“三牧”制度,其中,2004年实行春季休牧面积

6、627.7万亩;实行禁牧面积10.07万亩;实行划区轮牧面积10.8万亩。2005年,实行全年禁牧面积为21.27万亩,春季休牧面积为616.58万亩。管理区于2004年被列入国家禁牧舍舍饲项目区。国家禁牧舍饲项目区涉及常年禁牧区4.9万亩、季节性休牧区414.9万亩,享受禁牧休牧补贴。3、草原载畜量和储草量 乌拉盖草原是锡盟质量最好的草原,但由于多年来牲畜数量不断增长,加大了草原压力,草场载畜能力大幅降低。目前,草原超载过牧问题非常突出。根据草地生产力监测和载畜量核定,2004年,包括人工草料基地可增载畜量,全管理区冷季理论适宜理论载畜量为37.7万羊单位,冷季实际载畜量为51.2万羊单位,

7、超载13.5万个羊单位。随着牧民的防灾抗灾意识的提高,冷季打贮草量逐年增加。2004年全管理区共打贮草9909.3万公斤(包括陈草、桔杆和农牧场、引进企业的商品草),畜均(羊单位)实际贮草量193.54公斤。冷季饲草储备总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牲畜需求量,但与储备标准(畜均200公斤)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三)畜种资源、牲畜数量、畜产品产量及收入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以来,乌拉盖管理区畜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乌拉盖管理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为74.9万头(只),比2003年有所回落,但仍创下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年;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52.56万头(只),是历史上冷季牲畜存栏

8、最多的一年。乌拉盖管理区牲畜种类主要为绵羊、山羊、牛和马等草食动物。绵羊、山羊、牛和马的数量占畜禽总数的99%以上。管理区牲畜良改化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尤其从全盟实施家品种优化工程以来,采取黄牛冷配、良种畜鉴定引进、乌珠穆沁羊和乌珠穆沁白山羊的提纯复壮等措施提高牲畜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牲畜良改比重为95.5%。由于牲畜数量的不断增长,乌拉盖管理区畜产品产量也有了显著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牧业总产值达11486.0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609万元的65.22;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526.92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9%;牧民(农牧场职工)人均收入为

9、3050元,其中来自农业的收入410.53元,占13.46%;来自牧业的收入元2578.49元,占84.54%;来自二、三产业及政策性补贴收入61元,占2%。主要生产指标如下表。2004年畜种结构和良改化比例情况统计表牲畜种类2004 年牲畜头数(万头只)占牲畜总数的比重(%)良改畜比重(%)主要品种牧业年度日历年度绵羊58.3240.9777.9595.8乌珠穆沁羊山羊1510.0319.0894.8乌珠穆沁白山羊牛1.551.52.8597西门塔尔改良牛1万头, 荷斯坦奶牛53头,其余为安格斯、海福特等马0.070.060.11乌珠穆沁马合计74.952.561002004年牲畜增长速度统

10、计表牲畜种类繁殖成活率(%)总增头数(万头只)总增率(%)备注绵羊11721.954.8山羊64.15.3621.5牛86.50.8230.3马45.30.016.07合计28.135.62004年牲畜出栏及母畜比重统计表牲畜种类出栏头数(万头只)出栏率(%)日历年度母畜比重(%)备注绵羊29.1688.282山羊7.4788.280牛0.523665马0.0148.1816.7合计31.03-日历年度2004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收入统计表单位:万公斤万张万元项目羊肉牛肉乳类羊毛羊绒皮张合计产量437.4977.74171.2108.96.0181.28总收入6912.3886.24277.34

11、272.251444.3286.0211486.02(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1、截至2004年,全管理区围栏化草牧场总面积达到253.3万亩,已占管理区草原总面积的36.74%。2、截至2004年,全管理区标准化畜棚总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畜均0.15平方米;普通畜棚总面积达到10.24万平方米,畜均0.20平方米;畜圈总面积达到69.82万平方米,畜均1.39平方米;青贮窖总数650座,总容量1.3万立方米;拥有药浴池210处。3、截至2004年,全管理区拥有可利用机电井280眼(包括电力提水、柴油机发电提水等)、筒井2440眼(包括水泥管井10眼、普通口井30、压水井2400眼)。4、

12、截至2004年,全管理区拥有牧业机械总动力34275.8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31320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650千瓦、电动机动力305.8千瓦。主要机械包括,大型汽车4台、小型汽车109台、大型拖拉机161台、小型拖拉机1100台、小型柴油机280台;其它主要牧业机械品种有青贮切割机(粉碎机)245台、收获机19台、打草机1010台,楼草机1010台、捆草机18台。全管理区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五)畜产品及饲草料加工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截至2004年,管理区辖区内注册登记并运营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2家。其中肉类加工企业有草原兴发肉食品加工厂、蒙绿公司、义昌

13、德公司等3家企业,年加工能力为15万羊单位,速冻能力14吨,冷藏总容量为1500吨。乳业和绒、毛加工企业尚空白。饲草料加工企业有鸿图草业和丰盈草业等2家企业,年加工加工生产能力为10000万吨。(六)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乌拉盖管理区现有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1家,即2003年成立的乌拉盖管理区畜牧业产业化协会。目前,该协会会员有170多个。由于牧民认识程度、自身组织管理水平等原因,目前,该协会运作非常困难,发挥效益不大。另外,农牧民经纪人约有50个。(七)畜牧业科技服务机构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情况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乌拉盖管理区畜牧业技术服务组织的门类逐步增多,服务面逐步扩大,就业容量也在进

14、一步增加。目前,已拥有牲畜改良、草业、兽医、机械推广等多个门类。其组织和运作情况如下:1、牲畜改良服务业乌拉盖管理区牲畜改良工作有一定的基础。2005年,管委会决定在全管理区范围内实施黄牛冷,并全面开展乌珠穆沁羊和乌珠穆沁白山羊的提纯复壮工作。目前,包括管理区改良站和场镇业务人员、冷配站点技术人员在内的牲畜改良服务人员共有60余人,大部分技术人员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其中,改良站工作人员2名。全管理区已建23个冷配站点,形成了以管理区农牧业局牲畜改良站为中心,以各场镇冷配站点和冷配人员为主要服务力量,辐射全管理区的三级牲畜改良服务网络。2、草原服务业管理区于2003年成立草原工作站,现有技术人员

15、2名,场镇从事草原工作的技术人员共有8名。1997年以来,管理区累计引进推广14个种类、18个品种牧草和高产饲料作物;推广或实施了轮牧、休牧、禁牧、施肥、灌溉、浅耕翻、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等多种草地改良技术。3、兽医、防疫、检疫服务乌拉盖管理区兽医、防疫、检疫服务体系包括管理区兽医站、场镇动物防疫站、防疫人员和个体兽医门诊等。管理区兽医工作站隶属于农牧业局管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成立于1993年(此前由农牧场管理局管理)。场镇级动物防疫站共有4个,均成立于2003年。场镇动物防疫站人员编制尚未纳入事业编制。除兽医人员外,各场镇兽医站还聘用了一部分防疫人员,协助开展防疫注射。目前包括管理区兽医站、场镇动物防疫站在内的兽医人员共有26名,防疫人员人员共有24余名。近年来,管理区个体私营兽医门诊发展较快,已成为兽医服务系统中的重要力量。根据2004年年初统计,全管理区现有注册登记的个体私营兽医门诊5个,从业人员5名,年营业额约30万元。4、农牧机械推广服务体系管理区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