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18675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中感情表达的超常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中感情把握的超常规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陈亚飞诗言志。“志”即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诗的灵魂。对一首诗思想感情理解的偏差往往会造成对该诗整体内容的误读,也会使得读者对该诗的其他所有鉴赏变得枉然。诗歌因其表达上含蓄凝练的特点而允许作个性化或多元化解读,但不能误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可见,对诗歌艺术魅力的领悟,离不了对其“思想内涵”和“丰富意蕴”的准确把握。而目前语文教学中中学生对古诗感情的“误读”现象十分普遍,许

2、多学生甚至不能判断诗歌的基本感情倾向(喜怒哀乐),又何谈对其思想内涵的挖掘和评价。归结起来,他们对古诗感情误读的表现五花八门:或孤立地就事论事,不能做到知人论世;或缺乏整体意识,只抓只言片语;或依据定势,乱贴标签;或无中生有,胡猜乱想 可见,对思想感情的准确解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点和难点,教学中认真研究并纠正这类问题很有必要。诗歌本身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本身的情感态度的复杂性决定了欣赏者理解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另外教学中重写作技巧分析,轻情感体验和感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认为,矫正学生对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误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以上所述,都是就诗歌感情的常规表达而采用的鉴赏方法,有时,诗人

3、感情的表达并不十分合乎“常规”,此时依据常规方法并不能完全奏效,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一些超常规的表达方式,并采取相应方法。其一,词义的丰富性。汉字词意丰富,韵味无穷,其含义乃至意蕴的丰富多彩在诗人笔下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一个字,在不同诗人的调遣下,表达的情意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就要求我们鉴赏时不能局限于对其常规意义的理解,而应注意对其特殊意味的体味和涵泳,从而明辨其所传达的不同感情。 比如,“闲”字,常见意义为“悠闲”“闲适”,表达一种优游自在的轻松心态,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梅尧臣东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等句均是。而以下这些“闲”表达的却是

4、相反的心情。“有约不来待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之“闲”,反映的是诗人约客不来时等待的焦躁、不耐烦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之“闲”,是闲得无聊,揭示了荒凉后宫中被长期冷落的宫女此时无所事事中透出的个人辛酸,表达了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深深同情;“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冯延巳)之“闲”,是闲得无趣,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借逗引鸳鸯遣散愁绪,传达出的是惆怅、孤寂、失落等情绪;“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骆宾王于西京守岁) 之“闲”是赋闲,表达诗人无忧无虑的欢笑都已永远地逝去而闲居在家的失落和郁郁寡欢。可见,一个“闲”字,或反映某一瞬间的特定情绪,或反映某一阶段的生

5、活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包含了多种复杂微妙而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颇值得我们好好咀嚼,细细辨析。其他诸如“可怜”(既有“可爱”义,如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月似珍珠露似弓”;又有“令人同情”“令人遗憾”义,如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沈佺期“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无赖”等均是此类表意丰富的词语,我们鉴赏时必须细加区分。其二、意象的多义性。诗歌中意象的含义约定俗成,是基本固定的,但同一事物,在诗人笔下可能是不同意象,所寄寓的感情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此时我们如果依据思维定势,不加区分地对号入座,则往往导致对诗人感情的误读。比如“柳”,通常在诗人笔下通常为美好之物,如贺

6、知章咏柳“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摹出春风中碧柳生意盎然的秀姿。柳枝新绿,色泽鲜亮,仿佛碧玉雕饰而成,浓密的柳枝柔嫩轻盈,纷披下垂,在春风中婀娜多姿,迎风漫舞,如同万条绿色的丝带一般,形象优美可爱。其他诸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写柳枝繁茂,又软又嫩,秀色夺目,娇态可掬;“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雍裕之江边柳)作写柳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葱葱郁郁,袅袅婷婷,好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这些柳的形象中,均流露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但并非所有诗人笔下之柳都如此可爱,请看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

7、天地有清霜。”诗中之柳,枝条杂乱枯槁,面目可憎,但一旦得“东风”之势,便猖狂傲慢,不可一世,甚至企图以自己“飞花”,来遮蔽日月。柳,又成了得志便猖狂而又不自量力的小人的象征,形象与常态截然不同。若我们不加辨析,就会对其寄寓的情感做出错误判断。其他再如“杜鹃”(子归)常态下,是愁苦的象征,比如“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但在“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浣溪沙)中子归的啼叫与孕育无限生机的兰芽、洁净无尘的松间小路一起,给诗人带来的却是一种愉悦之感,使作者从中感受到一种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情调,促使他

8、唱出一首催人自强的赞歌。宋人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子规的啼叫与具有鲜明色调的景物相映成趣,使作者笔下的整个画面充满生机,烘托了农人紧张劳作中的那一份从容恬静的气度。陆游初夏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中布谷(杜鹃)的到来,一扫春天百花凋残的衰败之境,代之以生机勃发热情似火的夏天,这里的布谷是催生新的季节的使者。子规的意象被赋予和常规完全不同的意义和感情,鉴赏时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其三,情景关系的不一致性。写景为抒情服务,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方向一致,即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古人认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9、(王夫之),因此有不少诗作情景关系方向不一,或乐景写哀,或哀景写乐,我们如果不明了这样一种创作方式,也会对诗人感情基调产生产生误解。如诗经采薇 中典型片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全诗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经历,“杨柳依依”是出征时的情景,杨柳轻柔婀娜,随风翩翩而舞,是乐景,然而此处要表达的却是出征时对家人的依依不舍,对未来生死难卜的命运的担忧,是哀情;而“雨雪霏霏”则是纷纷雪花,漫天飞舞的哀景,却从反面衬托了征人此时身经百战,历经磨难,终于得以回家团圆的喜悦和兴奋。再如唐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作者笔下之

10、景有“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都是一些宜人之景,构成一副花红草绿,鸟语花香的画面,但如果我们联系诗人所处晚唐时代的社会背景,并且紧扣两个副词“自”“空”分析(表达的是“鲜花再美也无人欣赏,鸟啼再动听也无人谛听”的意味儿),便不难发现,作者抒发的却是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此处之乐景,是为衬托诗人凄凉心境服务的。当然,识别情景关系方向的是否一致,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综合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了解写作背景,诗人处境,紧扣关键词语分析体味等等。其四、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有时一首诗中诗人感情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往往交织着丰富复杂,不断变化,甚至前后矛盾的思想感情,我们必须综合多种因素

11、,分清主次,理出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从而弄清作者真意所在。比如,陈陶陇西行(其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让我们既可以触摸到爱国将士那勇于为国捐躯、泼泼跃动的赤心,又可以感受到征人思妇的痛苦之甚;既可以体味到人民对边境不宁、战乱经年不息的怨艾,也可以倾听到诗人渴望和平,盼望征人团聚以安居乐业的呼声,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细腻。再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鉴赏时必须注意这种变化,并弄清

12、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实际表现的还是少妇的悔和愁。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前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诗题和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含“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直接表达了悲凉之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并且总的倾向于悲。可见,诗人此处表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喜交加之情,我们不能受诗题误导而做出单一理解。训练学生掌握作品中常见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去探索和发现,在此过程中真正提高理解和分析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是个鉴赏教学总的原则和归宿。邮编:226400联系电话:1321822345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