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8164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七下18竹影精品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七下18竹影 18竹影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3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2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3体会本文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描写。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领会艺术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2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领会国画的内在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教学设想】 1诵读法;鉴赏;讨论;比较阅读;提问;点拨。 2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我们来才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再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每当这时,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踩影子等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

3、验。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 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2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

4、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二、整体感知 撇开( )蘸水( )惬意( ) 朱砂( ) 横幅( )水门汀( )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本文以几个少年月下描竹影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主旨)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第三自然段) 有趣的发现: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

5、国画。 3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引出下文,为下文画竹影做铺垫。 4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孩子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而且已全被父亲看在眼里,担心会受到父亲批评。 5文章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主要有三处: 第3小节: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 父亲早就来了,却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孩子的作为,在合适的时机参与话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 第3小节: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

6、看。” 能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并为他们解围,这真是难能可贵的长者风度。 第8小节: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示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童年时的作者活学活用,审美水平马上有了提高。这正是有了实践经验作为指导的结果,胜过多少空洞的理论教育。 6爸爸的表现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 7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 竹是否难画的问题;另一方面:画竹所用的颜料问题。 8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

7、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孩子们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好奇心;爸爸和蔼可亲,不仅精通艺术更精通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进行引导教育。 三、研读探究: 1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画”或者“童年趣事”? “竹影”实际是本文的叙述的缘由、源头;也是文章的线索,即:看竹画竹品竹。用“竹影”做标题,比用“谈画”或者“童年趣事”更具体、实在。 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特点? 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要求“传神”。所谓“神”,就是活的神气,神韵。西洋画则看重写实,要求“画得象”,“画得同真物一样”。) 颜色方面:

8、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几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3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你怎么理解? 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式;西洋画重写实,要求与实物一样?br 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

9、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4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即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提到竹,我就会想起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竹在中国人心中之所以会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风度,一种精神,一种气节。正像明朝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

10、郑板桥所赞颂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磨还节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课堂小结 1多媒体展示,配音乐欣赏。 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2一句话来概括感受、收获: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11、。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朱光潜先生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这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每人说一句话!戏中。 3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2、课外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宋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

12、,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郑板桥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居易池上竹下作: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苏轼文与可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