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181251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进入高三,高考在即。如何在高三物理复习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推进知识向 能力转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每个老师和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物理教学 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教学;更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 但误入歧途的人”。学习也是这样,只有看清路,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可见,掌握物理学 科的特点,熟悉物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好中学物理,不只是一个 肯不肯用功的问题,它还有一个方法问题,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2、 果。下面我们从高中物理综合复习教学的角度,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解答、训练,介绍 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以期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1模型法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将复杂的问题抽象化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 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科学家通常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把研究对象的物理学本 质特征突出出来,形成概念或实物体系,即为物理模型。模型思维法就是对研究对象或过程 加以合理的简化,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分 析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得出一幅清晰的物理图 景,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实际中必须通

3、过分析、判断、比较,画出过程图(过程图是思维的切入点和生长点)才能建立正确合理的物理模型。例1如图1 1所示,光滑的弧形槽半径为R (RMN弧),A为 弧形槽的最低点,小球B放在A点的正上方离A点高度为h处,小球C 放在M点,同时释放,使两球正好在A点相碰,则h应为多大?F落时间为tB=B:2h7解:对小球B:其运动模型为自由落体运动,对小球C:因为RMN弧,所以沿圆弧的运动模型是摆长等于R的单摆做简谐振动,从M到A 的可能时间为四分之一周期的奇数倍解得:h=(2n +1)2 兀 2R8(n=0, 1,2)(2n +1) “R所以tc-4TcTc =2w 一 g【评注】解决本题的关键就在于建立

4、C小球的运动模型一一单摆简谐振动,其圆弧的圆心相当于 单摆的悬点,圆弧的半径相当于单摆的摆长,只要求出C小球运动到A点的时间,问题就容 易解决了例 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条直线,其中2、3 小球静止, 并靠在一起。而1小球以速度v0朝它们运动,如图1 2所示,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 碰后三小球的速度的可能值是y /V /(A)肯丁萨化3肯 丁丁*巨(C) V1=V0/3,(D) v =v =0,12v3=v0解:依题意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小球之间的碰撞一定是 弹性碰撞,这里关键是如何建立正确的碰撞过程模型。若把 2、3两小球看成整体,建立1小球和2、3小球之间的两体 碰

5、撞模型就会得出(C)答案错误结论。其实2、3小球只是 靠在一起并没有连接,加之碰撞过程的位移极小,必须建立 三小球之间依次碰撞的过程模型,由两球弹性碰撞得速度依次交换,所以(D)正确 【评注】本题关键在于建立正确地符合客观规律的小球碰撞模型两两依次碰撞,要做到这一 点必须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题意,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行。例3如图1 3所示,有一根轻质弹簧将质量为mi和m2的木块连在一起并置于水平面m2上,问必须在 m1 上至少加多大的压力,才能在撤去压力后, m1 弹起 来恰好使m2离开地面?解:用力F向下压mi到A位置放手后,mi和弹簧应看成弹簧振 子模型。在A位置放手时F即为回复

6、力,由振子特点知振动到最高 点B时回复力向下也为F,又从m的受力知:F=F +mg从m1弹 12受力知恰好离地有:F弹=mg 所以F=(m + m ) g弹 212【评注】正确的建立模型对突出问题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本题巧妙利 用振子模型,抓住本质,出奇制胜。2等效法当研究的问题比较复杂,运算又很繁琐时,可以在保证研究对象的有关数据不变的前提下,用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来代替原来复杂隐晦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等效法。在中学 物理中,诸如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以及平均值、有效值等概 念都是根据等效的思想引入的。教学中若能将这种方法渗透到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中去,不仅 可以使问题的解

7、决变得简单,而且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知识向能力转化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例1如图1 6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十q的小球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中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试求带电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解: 这个问题中带电小球运动轨迹是比较复杂的曲线,对学生 而言分析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容易错误的认为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洛 仑兹力和重力平衡。实际上小球做曲线运动,它的受力是不平衡的。将小 球刚运动时的静止状态等效为向左、右两个方向大小相等的水平初速度 V、V ,现使小球向右的分运动V产生的洛伦兹力恰好与重力平衡,则01 02 01有 qV0iB=mg因而得 V0i=mg/qB故小球的运动可视为水

8、平向右以速度出V01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平面内以速度v02沿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合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半 径R=mV02/qB = g (m/qB) 2,因而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下落的最大高度为Hm=2R=2g (m/qB) 2【评注】通过深入分析,将原来的复杂曲线运动等效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面内 匀速圆周运动,巧妙地解答了这个复杂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2 如图1 7所示,一条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的带电 小球,将它置于一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当细线离开竖直位 置偏离a时,小球处于平衡。求:(1)小球带何种电荷?求出小球所

9、带电量。(2)如果使细 线偏离竖直线由A增大到P,然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则P应为多大时,才能使在细线到 达竖直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解:(1)小球带正电,小球受重力mg、电场力 qE以及细线拉力T三力作用,当偏角为a时,小球平衡, 则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细线的拉力等值反向,根据平 衡条件可求出q的大小为q=mgtg a /E(2)求p,常规的解法是应用能量守恒或动能定理, 但若把电场、重力场等效为合重力场,则等效合重力场 的方向为00连线方向,如图1 8所示。则解题更为新颖、简洁小球在偏角为P时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围绕着0 0连线在AB范围内振动,小球受细线的拉力和一个合重力,大小为(mg

10、)2 + (qE)2 ,它的振动与课本中的单摆振动 相类似,立即可得0 0是p的平分线,如图18,所以p =2 a。 进一步推论:等效重 力加速度g= ;(mg)2 + (qE)2 /m ;若小球绕0做圆周运动等效最高点:在0关于0的对称点上;I l若。小于5可等效为单摆简谐振动,其周期为:T= 丫【评注】用等效法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得出等效重力,然后再利用单摆的振动关系得出结 论。其推论实际中应用很广。例3试分析用伏安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实验误差.解:如图19为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UIr0 实验中,由于电表的 00接人而产生了分流或分压作

11、用,因此使得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 在一差值,为了能很快地得出实验误差的大小。我们采用等效电 源法。实验中测出的电动势和内阻就是方框所包围的等效电源的 电动势 和内阻r。然后再比较测量值 、r与真实值人、r0的数量关系便能得出实验误差的大小。 如图1 9所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R是: =vR + r 0v0rR=vR + rv0则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分别是:As = 0r2Ar =r r =0 R + rv0这说明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r=0R + rv0评注】等效电源法是将虚框内的电路看成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阻 为r,由这样一个等效电源向R供电。可见等效电动势等于

12、方框外的路端电压,内电阻等 于方框内的总电阻。3极端法所谓极端法,就是依据题目所给的具体条件,假设某种极端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存在 并做科学分析,从而得出正确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分析综合能力和数学 应用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应用得恰当,就能出奇制胜。常见有三种:极 端值假设、临界值分析、特殊值分析。极端值假设例1物体A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运动,如图1 14所示。若 初速度为V0它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卩,在相同的情况下,A上滑和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sin9 - u cos0sin9 + u cos0u cos0(A)-(B)-(C)u+ tg (D)-ucos9 -sin9sin9 -

13、ucos9sin9 -ucos9解:本题常规解法:现对A进行受力分析,再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上滑、下滑的加 速度表达式,最后求出比值,得出答案。这样做费时易错。若用极端假设法求解,则能迅速 准确地排除错误选项,得出结果。其步骤是:a)选参变量,做极端假设。取卩为参变量,令 其为最小值,即卩=0b)进行极端分析。在卩=0的情况下,A上滑、下滑加速度应相等为:gsinO,二者之比等于1。把此极端值卩=0代入所给选项中,发现(A) (B) (C)均不 合要求,(B)却满足要求,故应选(B)【评注】用极端假设法解题最关键是准确、迅速地选出参变量。其一般原则是: 1)被选参 变量存在极值,否则不能选;2)

14、当赋予该参变量某一特定值后,不改变题目所给的物理过 程或状态,否则不能选。本题就不能选0做为参变量,这将改变题目描述的运动形式。临界值分析例2 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 向,母线与轴线间的夹角为0=30,如图1 15所示。一条长为L的细 绳,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沿锥面在水平面内绕轴线以速度iT-V做匀速圆周运动,求(1)当V=gL时绳对物体的拉力;(2)当V3了=丫 - gL时绳对物体的拉力。解:本题涉及临界条件是:物体对锥面压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值。如图115,物体受重力mg、锥面的支持力N、绳的拉力T三个力作用,将三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V-解,由牛顿

15、第二定律得:Tsin 0Ncos 0=mTcos 0Nsin 0=mgLsin9由两式得:N=mgsinOV2 cos0m可见,0定,V越大,N越小,当V增大到Lsin0某值V。时,N=0时,即=:訂.=JgL 因N为支持力,不能为负值,故当VV时物体离开 .6 0锥面,物体飘起绳与轴线夹角增大到某值a。当7 gL时叫物体压在锥面上,N不为零,由两式消N得5山+m 代入数字得T=1.03mgL:3 当V=j2 gL时,VV0物体飞离锥面,此时物体只受重力mg和拉力T作用,设绳与轴线的夹角为a :Tcos a=mg mV2Tsina=L sm a将V代入两式消去a可得2T23mgTm2g2T = 0 解取合理值T = 2mg【评注】 本题涉及到物体随速度增大将要飘离锥面的临界问题,故要用临界分析法来解题 临界分析法,就是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