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18100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热忱(shn) 坍塌(tn) 干涸(h) 拈轻怕重(nin)B戳穿(chu) 派遣(qin) 抽噎(y) 刨根问底 (po)C栋梁(dng) 狭隘(y) 拣选(jin) 哄堂大笑(hng)D废墟(x) 呼啸(xio) 滚烫(tng) 悲守穷庐(l)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炫耀 俯冲 大相径廷 惊慌失措B惩戒 怂恿 畏罪潜逃 篷篷勃勃C决别 烂漫 花团晶簇 油然而生D庇护 缥缈 漠不关心 人声鼎沸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

2、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 000多件。5、下面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

3、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6、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了,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

4、衣。A BC D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

5、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选自木兰诗)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

6、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注 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宣抚使:当地土司。播州:与下文的酉阳、云阳,皆地名。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 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1解释加点的词。(1)东市买骏马(_)(2)旦辞爷娘去(_)(3)朔气传金柝(_)(4)关山度若飞(_)(5)从征播州(_)(6)戎伍肃然(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木兰诗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4木兰和秦良玉都是

7、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_2文中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它的本体、喻体判断正

8、确的一项是(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B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3赏析下列句子。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4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2选段围绕一个“_”字展开描写,流露出作者的_之情。2、最后的老师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

9、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

10、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

11、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

12、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

13、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拼校,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选自20

14、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4小说结尾并未交待山区的最后这个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