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节日风俗.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17863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山节日风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福山节日风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福山节日风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山节日风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山节日风俗.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山节日风俗 教学设计 要真正了解祖国,产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还是要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我们福山是一个美丽的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小镇,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本课主要关注福山的节日风俗。一、教学目标1、 通过亲身经历,亲自开展调查与研究,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福山的节日风俗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到更多对家乡的风情,从而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 通过外出调查、采访、参观、拍照等方式,学会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源的方法。 3、通过制作图片展、办手抄报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资源的能力。二、教学准备(1)教师介绍本次的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注意事项,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小组。(2) 根据兴趣,小组讨论,确定有福山特

2、色的节日。教师为活动提供调查表“福山风土人情”之节日风俗组专题实践活动调查表节日风俗三、教学过程:1 活动要求: 通过调查、收集图片以及照片、参观、向前辈请教等了解福山节日风俗。2 活动步骤与指导:(1) 通过查找图画册、拜访前辈等方式收集福山节日资料。(2) 收集活动拍摄的照片。(3) 办一期手抄报3 活动作业/成果:节日风俗图片展及小调查汇报会。手抄报展。1、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一年中 最隆重的节日。旧时,“腊八”(腊月初八日)一过,家家户户即开始筹备过春节。“辞灶”(腊月二十三)以后,将室内外彻底打扫一遍,称为“扫灰”。然后,开始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太阳饼”和“圣虫”等面食

3、。腊月二十八、九,贴“门对子”(春联)、年画。腊月三十设供桌,挂家谱,于院内搭天地棚,包水饺,“栽谷”,在院内放木桩,撒谷草(意为给回家过年的祖宗栓马、喂马)。此曰中午设家宴,吃米饭,晚饭吃水饺。夜晚“守岁”(不睡觉)。初一凌晨,穿新衣,摆供品,点烛烧香焚纸,放鞭炮,“接神”(于衙门之外,按一定方位烧香焚纸,接神进门),然后到祠堂拜祖先,到本族及邻居家拜年。初一早饭吃隔年水饺(腊月三十包的),部分水饺里包有钱(硬币)、枣、鱼、豆腐、花生仁、糖块等,吃到者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吉利、如意。初二,到姥姥家拜年,晚上“送神”出门。初三,到岳父家拜年。此后数日,亲朋互拜,一般中午皆设宴款待。春节期间,大部分

4、村庄都办秧歌、排演戏剧。旧时,农村有“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之说。建国后,过春节仍沿旧习,但封建迷信礼俗基本废除。 2、人七日 正月逢七为人七日,人们以此日天气晴朗预卜身体状况:晴则身体健康,阴则多灾多病。初七为“小人七日”,预卜儿童;十七为“中人七日”,预卜中年人;二十七为“老人七日”,预卜老年人。此日早饭吃糕,午饭吃面条。 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俗称“过十五”。旧时,正月十二、三,家家户户皆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或豆面做成许多小油灯,十五傍晚送到坟前、祠堂、庙宇点燃,称为“送灯”。入夜,户户烧香焚纸点灯,各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厕所、锅

5、底洞都点上油灯。有的搭灯棚悬灯,供人观赏。建国后,农村“送灯”习俗仍存,城镇多举行灯展。此日,早饭吃糕、元宵,晚饭吃水饺。 4、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日。旧时,此日清晨,家家户户皆用草木灰在院内、门前、场院等处撒几道圆圈,称为“粮囤子 ”,俗语“二月二,撒灰囤”。“囤”中间放五谷杂粮,象征五谷满仓。人们多在此日剃头,称为“剃龙头”。建国后,此俗渐废。 5、清明节 清明节前四天祭扫新坟(三年内之坟),前三天祭扫旧坟,前两天给坟墓添土,前一天为寒食节(此日家中不动烟火)。清明节当天,男女老幼皆外出“踏青”。建国后,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群众团体有组织地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敬献

6、花圈。 6、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节”,初五为“大端午节”。旧时,各家都在门框上插艾蒿,桃枝等,在幼儿手腕、脚腕束五彩线,衣扣上挂五彩麻扎制的小扫帚、小炊帚,意为驱瘟辟邪。早饭吃粽子、鸡蛋。建国后,节日食品依旧,其他渐废。 7、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农民多用新小麦面粉蒸包子吃,俗语“六月六,看谷秀(吐穗),揭开包子一包肉”。此日起,许多农家将新麦炒熟磨粉,加糖、水搅拌当粥喝。 8、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俗称“七月七,牛郎会织女”。民间称侄女为“巧姐姐”,青年妇女多于此日夜在庭院供“巧果”(将面粉、糖、鸡蛋混合,用带有各种花果鸟兽图案的模具(俗称“巧果磕子”制作),

7、然后烙熟等,向织女乞巧,故此节俗称“乞巧节”。此日,居民多烙制“巧果”。南部山区初六烙制;中午吃用绿豆下的面条,谓“吃巧芽面”。建国后,“乞巧”活动渐废,其他习俗仍存。 9、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旧时,居民于此日到坟地或村外路旁烧纸祭亡灵,称为“放鬼魂”。建国后,此俗渐废,但未绝。 10、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人们一般于节前购买月饼,馈赠亲朋,孝敬老人,并备自家食用。旧时,节日晚上月亮升起之后,于院内设供桌,摆上月饼,水果类,烧纸焚香祭月,并举行家宴,品尝月饼,饮酒赏月。建国后,祭月习俗渐废。 11、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农家多于此日改善伙食,吃水饺或包

8、子,并以此日阴晴预测此后天气情况,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半冬干”之民谚。 12、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亦称“十月朝”、“月一”。俗称“鬼节”。居民多于此日祭扫坟墓。旧时,长工多于此日散工结帐。 13、冬至 俗称“过冬”,民间有“冬大似年”之说。居民多于此日祭祖。中午吃包子,晚饭吃水饺。 14、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此日早饭多用米、豆、栗等八种植物果实混合煮粥吃,称“喝腊八粥”。 15、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亦称“过小年”。此日晚饭后,用粘糕、糖果等供奉灶神(供奉粘糕意为粘住灶王爷的嘴,使其上天后不能多说话;供奉糖果意为使其嘴甜,多说好话,烧纸焚香祭祀,取下灶神像烧掉谓之送灶王爷上天,然后贴上新灶神像。建国后,此俗渐废。四、教后记学生收集的材料不少,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增加了对福山节日风俗的了解,培养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感情,增强了家乡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