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透析手册.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174768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透析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上海透析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上海透析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上海透析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上海透析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透析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透析手册.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血液透析手册(一) (2009-02-10 11:20:19) 标签:健康泌尿外科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医学 分类:肾脏泌尿科第一章 总 则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普及,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也有了逐步提高。为了规范本市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行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以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制定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总则。 一、本市设置血透室的单位必须是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血液透析业务。 二、本市医疗机构新设置血透室或改(迁)建血透室,

2、必须按程序申报,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新设置(改、迁建)血透室的审批程序 (流程图见附件四)1、医疗机构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上海市卫生局,并附血透室平面布局流程图。2、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所在地区的血液透析布局和需求,结合医疗的功能定位进行审批,对同意新设置(改、迁建)的单位,将血透室平面布局流程图批转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通知医疗机构领取、填写上海市医院新设置(改、迁建)血液透析室审核表(见附件五)。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有关消毒隔离规定对血透市平面布局流程图进行审定,并将审定意见书面反馈至医疗机构。4、医疗机构接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3、心的书面审定意见后,组织施工。施工结束后,医疗机构向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验收申请,并附上海市医院新设置(改、迁建)血液透析室审核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有关消毒隔离规定对血透室进行实地验收,并对透析用水等进行检测。对符合要求的,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书面验收报告报上海市卫生局,并附上海市医院新设置(改、迁建)血液透析室审核表。5、上海市卫生局收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书面验收报告后,对血透室的规章制度、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以及血透机的数量等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在上海市医院新设置(改、迁建)血液透析室审核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医疗机构须收到经上海市卫生局审核盖章的上海市医

4、院新设置(改、迁建)血液透析室审核表后,方可正式开展血液透析业务。 四、本市医疗机构血透室如因透析病人增加需添置血透机,也应按上述程序申报(不需附血透室平面布局流程图,上海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不参与审批),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购置。 五、血透室从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员)必须参加上海市血液透析质控室举办的上岗培训班并考试合格、取得结业证书后,方可上岗。 六、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业务,在保证透析充分性等透析质量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消毒隔离规定,严防由此引发的血源性交叉感染,确保透析安全。 七、透析器和透析管路的重复使用严格按上海市卫生局印发的透析器、透析管路重复使用方法和质控标准(见

5、附件三)执行。第二章 肾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及禁忌证一、慢性肾衰竭(简称CRF,下同)血液透析适应证一般在病人肌酐清除率(简称Ccr,下同)降至l0ml/min左右时即应开始进行血液透析,糖尿病病人宜适当提早,当Ccr小于l5 ml/ min时开始透析。其它的参考指标为:1、血尿素氮28.6mmol/L (80mg/ dl)。2、血肌酐707.2mol/L(8 mg/ dl)。3、高钾血症K6.5 mmol/L。4、代谢性酸中毒HCO316.74 mmol/L。5、有明显水潴留体征(严重浮肿、血压升高及充血性心力衰竭)。6、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明显尿毒症表现。二、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基本同

6、CRF。 急性肾衰竭诊断确立,少尿或无尿二天以上;血肌酐442mol/L (5 mg/ dl);或存在高分解代谢(每日血尿素氮上升l0mmol/L以上,血肌酐上升177mol/L以上或血钾上升12mmol/L以上)。三、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1、休克或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者。2、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者。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包括心律失常、心肌功能不全或严重冠心病者。 4、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或有血源性传染病者。 5、不合作的病人。 对上述情况的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具有相当的风险,原则上不予透析;如病人不进行透析将加重尿毒症,即刻有生命危险,则由透析医师决定是否进行透析。第三章 血液透

7、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准备 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前需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等),对病人和家属进行相关事项告知,并签署血液透析医疗风险细情同意书(见附件六、七)。 二、每次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质控要求 (一)血液透析开始程序 1、开机原则:先开水源,后开电源。 2、连接、安装并预充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对复用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应查对消毒日期、病人姓名)。 3、调节透析机各项报警指标的范围。 4、准备好病人的动静脉血管通路。 5、透析前应了解病人的病史、病情,以及血管通路是否通畅,抗凝剂使用情况,有无并发症等,特别注意心、肺功能及有无出血情况,并作必要的体检(如体重、

8、血压、脉搏、体温等)。 (1)体重:透析前体重应与病人上次透析后体重和干体重比较,了解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程度,以确定透析的超滤量。 (2)血压:通常上午透析的高血压病人,停服早晨一次的降压药;下午透析的病人,停服中午一次的降压药;但如个别病人在停止降压药物后发生严重血压上升,则不能停药。 (3)体温:透析前发热者应仔细寻找感染灶,要特别注意血管通路有无感染的征象。 (二)血液透析治疗程序 1、将病人动静脉血路与透析器动静脉血路连接,开始透析。 2、按医嘱确定病人的透析处方 (1)血流量:根据病人血液通路、心功能情况及透析要求,由慢到快地调节病人血流量,一般为200ml/min300ml/min。

9、 (2)透析液流量:一般为500ml/min。 (3)肝素抗凝剂量:(详见第四章)。 (4)确定超滤量:根据体重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 (5)确定超滤率;根据病人所需超滤量、透析时间和静脉压。 (三)血液透析治疗中监测要求 1、关注透析机上的各项报警指标,及时纠正各种异常情况,使治疗顺利进行。 (1)血液透析管路监视系统的监测:包括静脉压及动脉压监测,如发生异常应及时寻找原因,给予处理。 (2)透析液监测系统的管理。 a.透析液浓度:透析液浓度一般超过设定电导值3%5%机器就会报警。 b.透析液的温度控制装置。 c.漏血检测器:当有血液渗入透析液区,检测器就会发出漏血警报。 d.透析液负压监测

10、。e.透析液的流量监测。 (3)抗凝情况监测(详见第四章)。 2、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的各种并发症。 3、透析中病人生命体征监测 (1)通常透析中每小时测一次血压和脉搏,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因低血压症状因人而异,甚至无先兆症状而血压已降到危险水平。 (2)密切注意病人神智情况,有无恶心、呕吐、心慌及心绞痛等状况,有无发冷、发热等致热源反应等。 4、及时、完整作好透析记录。 (四)血液透析结束程序 1、透析结束前0.5-1小时停用肝素(根据肝素给药方案),并继续对透析机上各种参数进行监测。 2、关闭血泵,用止血钳或管路夹将管道动脉端夹紧,拔出动脉端穿刺针头接上生理盐水,开启血泵,泵入生理盐水约50

11、0ml左右,将透析器及透析管路中血液返回病人体内(一般不推荐用空气回血),关闭血泵,用止血钳或管路夹将管道静脉端夹紧,拔出穿刺针头。 3、回血结束,拔出穿刺针,并立刻压迫止血510分钟,压力要适中,要既不完全阻断血流而又不使其出血。 4、将复用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送复用室处理(见附件三),将不复用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进行毁形消毒后按规定程序处理。 5、相应监测要求 (1)测体温、血压、心率,并作好记录。 (2)结束时应注意透析后体重是否达目标值。 (五)血液透析结束后冲洗、消毒等程序 1、将透析液的管道接头连接在透析机的短路接口上。 2、透析机的冲洗和消毒:吸反渗水吸入柠檬酸反渗水次氯酸钠冲洗关机

12、。 3、关机后,关电源,最后关水源。擦洗机器表面灰尘和污迹。 4、作好床单、床位的处理及消毒、血液透析室环境和空气消毒、废弃的透析用品及其他医疗用品的消毒。 5、应每周用福尔马林消毒透析机一次。(六)血液透析结束后病人管理1、测病人血液透析后体重,并作好相关记录。 2、指导病人的饮食、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告知病人或家属注意事项,通知下次透析时间,完成其他治疗。 三、血液透析前后血液生化监测及透析效能测定 透析前血标本应从穿刺处取得,注意避免肝素稀释标本。透析后的血标本一般应从血路动脉端取,取样时必须排去针头与管路死腔中的血液。 监测指标及频率: 1、根据病人情况可36个月测定血尿素氮及肌酐,以

13、作透析充分性评估。 2、每月测定血常规。 3、每3个月测定PTH、血钙、血磷、血气、电解质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测定。 4、每6个月测定肝功能及肝炎标志物1次。第四章 血液透析的抗凝及抗凝剂的选用一、 血液透析的抗凝监测指标1、实验室监测常用的有全血(应采自透析器动脉端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简称WBPTT,下同)、活化凝血时间(简称ACT,下同)、和试管法凝血时间(简称LWCT,下同)。血液透析时的凝血时间目标值应控制在合适范围,见下表。血液透析时的凝血时间目标值ACTIN FS基础值常规肝素法边缘肝素法血液透析中血液透析结束时血液透析中血液透析结束时WBPTT60-85秒+80%(120-14

14、0)+40%(85-105)+40%(85-105)+40%(85-105)ACT120-150秒+80%(200-250)+40%(170-190)40%(170-190)40%(170-190)LWCT4-8分20-309-169-169-161、临床监测临床上主要通过了解病人既往肝素用量、动态观察透析过程中静脉压及透析器和透析管路有无凝血块等方法监测血液透析时抗凝情况。 二、血液透析的抗凝方法 (一)一般采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法 1、凝血时间目标值 (1)血液透析过程中,维持WBPTT或ACT在基础值的180%。 (2)血液透析结束时,降至正常140%,以防止血液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出血。 2、肝素给药方案 (1)持续给药法 a首次剂量通常可给2000U,内瘘静脉端一次注入。 b维持剂量约1200U/小时,血路动脉端持续以肝素泵输入。 c必要时监测凝血指标,以维持相应的目标值。 d血液透析结束前0.5小时停止输入肝素。 (2)间歇给药法 a首次剂量4000 U,内瘘静脉端一次注入。 b维持剂量,每小时监测凝血指标,如WBPTT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