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17414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珠海市拱北中学 刘芳【课文品读】无理与有理相融 感性与理性共辉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也有当代学者把东坡的水调歌头称之为“中秋第一词。”其在词这个艺术领域里,地位之高,可见一斑。关于这首词的妙处,夏承焘、袁行霈等大家也已做过精妙的赏析,这里借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对作品的“无理”与“有理”进行细读,以请教大方之家。由于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比较感性的、抒情的,所以我们往往不能用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和生活逻辑来解读文学作品。虽然,也有一些好的作品其实也符合科学客观标准,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2、但大多数文学作品是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人比黄花瘦”;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水调歌头是丰富的,他既有“无理”之趣,也有“有理”之思。我们不难发现词中的“无理”:“明月几时有?”这问题问得无理,“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这样的问是不会有答案的。 “把酒问青天。”问的对象很无理,问的是青天,青天不能思考不能说话,作者知其不能回答还在问,这太无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个问题本身也很无理,宫阙连存在都还要怀疑,更不用说宫阙里是否有纪年。“乘风归去”很无理。首先是归的地方,宫阙本不存在。其次是归的工具,居然是“乘风”,无理

3、得让人担心。“高处不胜寒”,担心很无理,不想归去是因为担心高处太过寒冷,寒冷了有办法可想的。“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怨月很无理,月亮阴晴圆缺是自然而然的事,哪里会认识你苏东坡呢?可细品之,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无理”背后的趣味与意味。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妙在暗示了作者当时已经喝得醉醺醺了,为什么会醉呢?由于仕途不顺,降职外放而生人生短暂之感,故而问月从何时来的,以月之长久来暗示人生之短暂。“把酒问青天”妙在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把读者的视线一下子就拉近了苍茫的宇宙,显得气势宏大、视野开阔,从问月自然转到问天,为下面问“天上宫阙”作铺垫。“

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妙在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却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人间起码要几百年,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个密州不到两年,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乘风归去”妙在用词潇洒,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上天,而且是“归去”,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写出了作者精神上的极度放松,也暗示了作者想回朝廷、积极进取的心态。“高处不胜寒”妙在一语双关,巧妙暗示作者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的微妙心境,引出真正的理由是在人间可以“起舞弄清影”,自由自在,逍遥快活。“不应

5、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妙在作者借月来怨,表达的是非常渴望与弟弟团聚,而不能团聚心生怨恨,加深了渴望团聚的思想感情。原来,苏轼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无理”之处,营造出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孙绍振语”词中作者感情一波三折。先是“我欲乘风归去”的消极避世,后是“何似在人间”的自我慰藉;再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的郁愤,最后终于回归理性,回到“有“此事古难全”的释然旷达,回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如果说前面的消极郁愤都有点“无理”的话,最后两句话综归为“有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最后,作者总算由己推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渲染出这首词的主题。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表达了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无理妙,有理也妙;感性美,理性也美。真可谓无理与有理相融 感性与理性共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词所表达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2.发现规律,学会简单的赏析方法。教学重点探究词所表达的丰富复杂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赏析方法教学铺

7、垫1.导入2.知识简介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一种韵文。在唐五代时称曲子词。曲指的是音乐,词指的是文辞,与曲二者本来不分离,至宋代,词与曲分离开来,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但仍然可以配乐吟唱。词有词牌,即乐调,如水调歌头就是词所配的乐调。古人多以吟唱的方式读词。词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达到或超过91字)。水调歌头95字,属长调。阙,曲终为阙,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活动一 朗读,悟情1.引入:读过了,背过了,这首词里哪个字出现最多?有有有有2.引导阅读小序,明确朗读的情感。资料1: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熙宁四年,苏轼

8、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于是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刚刚在杭州任通判期满的苏轼,因为弟弟当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他便要求调任,就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密州到齐州,大约两百多公里。地理上的距离是缩短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兄弟不能相亲,是个极大的遗憾。到密州三个月后,到了中秋,想到弟弟就在不远处,可就是相见无由。(当年十月,苏辙罢齐州任回京,十二月,苏轼调任山西,他们兄弟始终未能相会。)资料2:他们自幼“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形影不离”,手足情深自不必说,踏上仕途之路后,兄弟二人的命运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进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受到牵连,但弟弟对哥哥从未有过丝毫怨言。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首,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 明确:有降职的苦闷、有思弟的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