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17282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i) 惧惮(dn) 掳去(l)B伛身(y) 凹凼(dng) 颔之(hn)C粗拙(zhu) 愧怍(zu) 自矜(jn)D疮疤(chung) 攥着(zun) 涎水(xi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狂斓 田垄 阿姊 污秽B紫藤 丰饶 山颠 云鬓C祈祷 斑斓 气魄 辔头D怪诞 泛烂 诧异 鞍鞯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B恒大队锐不可

2、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自从盐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盐城警方开展了整治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C随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3、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拟人)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感受

4、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 B C D7、默写填空。水何澹澹,_。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 ,小草也清得逼你的眼。 春潮平两岸阔,_。次北固山下 _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乡书何处达?_ 。 次北固山下夜发清溪向三峡,_ 峨眉山月歌_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念长安故园正是江南好风景,_ 。江南逢李龟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论语十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子

5、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B不耻下问(可耻)C

6、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人不知而不愠水落而石出者C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D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

7、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高贵的“伪证”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

8、儿。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

9、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被告人安迪

10、,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

11、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1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3结合上下文,简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2、大 师 治 学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一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

12、,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13、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

14、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儿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1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本文第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和_描写。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他是如何表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