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168761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考察汇报 农村环境污染调查 调 查 报 告 环境工程系调查团 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日 目录 一、活动概况 、活动时间、地点 2、参与人员 3、活动背景 4、活动简介 二、活动流程 1、调查方法 2、调查途径 3、调查行程 三、活动成果 1、农村污染现状 2、农村污染调查取得的成就 3、关于解决农村地面源污染的一些建议 四、附件:图片精华简介 一、活动概况 1、活动时间:02X/07/202X/08/20 2、地点:榆中、皋兰、成县、会宁部分农村 3、参与人员:罗勇杨舒童高宁李陇东柏雪妮赵洋邹鹏史小刚 4、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农民经

2、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形容“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畜禽粪便乱堆,塑料袋、废地膜满天飘”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住的环境却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还有一些露天厕所,板材厂污染之类的,尤其是造砖厂在我们那一带污染极其严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保护农村环境,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新农村

3、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次通过在农村的问卷调查,对农村环保情况有了跟深刻的认识。我系利用暑假对各个村落的环境现状做了调查,形成了本次的调查报告。 5、活动简介 一阶段:7月2日至7月日地点:各县环保局 工作内容。联系各县环境保护局,了解当地农牧生产、作物分布和土地污染与治理情况等基本信息。 二阶段:7月26日至月7日 地点:铧尖村、龙泉乡、高石村、城关村 工作内容。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展开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 三阶段:月1日到8月2日地点: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内容。各个成员通过交流、沟通、分享实践心得、共同写成实践报告。 二、活动流程 1、调查

4、方法 实地走访与问卷相结合 2、调查途径 首先在网上查资料了解我国目前的农村污染情况,以及学习相关的污染防治的方法和途径。 然后联系当地环境保护局,了解当地农牧生产、作物分布和土地污染与治理情况等基本信息。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已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活动。 3、调查行程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出发,然后到自己家乡的环境保护局了解当地农牧生产、作物分布和土地污染与治理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听取了环境保护局相关工作人员对农村污染治理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介绍。通过环境保护局我们了解到农村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近

5、几年兰州新区的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许多工业企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为保护有限的农业发展资源,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在了解西洞庭管理区在农村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农村环境污染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站我们上门走访了部分农户家,通过交谈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并认真聆听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理解。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以及对调查资料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一。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由于城市空间相对狭小,环境容量有限,大量的工业企业聚集在城市中,加之大量的生活

6、污水,使得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此国家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那些高污染的企业在城市中无法立足,纷纷外迁,农村特别是地处偏僻的农村成为这些重污染企业建厂的首选之地。 原因二。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基本建设费用较低。目前在广大农村各乡镇大都实行了“三通”,即通电、通公路、通电话。使得原来闭塞的农村变得比较开放,便利的条件和城市相差无几,已经能够满足企业投产所需的各种条件。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条件,再者农村土地征用费用也远远低于城市及其郊区,还有农村可以很容易雇到廉价劳动力,这些都无形中减少了企业的基本投入。 原因三: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7、在广大农村农民知识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淡薄,环保意识薄弱,对于周围环境污染只要在短期内不直接威胁到生命,再严重他们都能听之任之,绝大部分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有的为了能在这些重污染企业挣点钱,甚至成了这些企业的保护者。即使有一部分人想制止企业造成的污染也终因知识的缺乏,难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权益。原因四: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大都位于城市中,在农村乡镇没有直属单位,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管理因受交通工具、办公条件、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像对城市中的企业管理的那么严,检查的那么频繁,但凡有超标排放现象也很难被及时发现。对于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查处多数还停留在只有举报才有查处

8、的局面,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不强,案件举报数量很少,就在这极少的举报案件中又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查处力度也不大。 原因五。城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随着乡镇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由于目前大多中小城镇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垃圾、污水的随意排放,致使农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其次,城市生活污水也都直接排入河流,污水随支流进入农村,这样水污染同样转嫁给了农村。 原因六。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之没有掌握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很好的畜禽粪便处理方法,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据调查,目前平均每6耕地氮肥施用量高

9、达kg,磷肥高达5g,远远大于农作物的需求量,且都存在施肥时间不适宜,方法不科学的现象。再加上大量高毒性农药的不合理施用,致使大量肥料、农药都随雨水流失,极易造成农村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 三、活动成果 一、农村污染现状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 (1)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2)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

10、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3)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村镇布局不合理,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房基本未配套,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乡镇特别是中远郊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椐统计城市人口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是081公斤,农村的人均生活垃圾量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比城市应该低一些,但是农村人口众多,垃圾又得不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垃圾量非常惊人。 2、水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有0%不达标准,而农村供水的不达标率则

11、是50%。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目前,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饮用水和灌溉水在水质、水源保证率以及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农民反映强烈。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目前各乡镇污水管网基本不配套,绝大多数无序排放。大量的农村人口仍饮用苦咸水、受化肥农药和细菌污染的污水;沿河、湖圩区灌溉水受到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农村大量的手压井遇到一般干旱年份便无水

12、可取,饮用水水源保证率不够。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活排放废水及农业退水污染。农业退水污染是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约化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现,畜禽粪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3、工业企业污染。 近年来,各乡镇尤其是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 (1)畜禽粪便污染。近几年,由于禽畜养殖

13、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 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据调查,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物污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个人的污物排放量。而几乎很少有规模化养殖场能对污物进行较为正规的和标准的处理。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已成为畜牧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一般来讲,喷洒农药就只有1%2%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农膜的使用量为3571吨。不科学的施用农药和化肥,不仅造成药剂浪费、肥料损失,

14、地力下降,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剧减,更对土壤和水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可以改变而还没有改变的污染途径。合肥地区每年要产生200多万吨的秸杆,每年一到收后种前,为了抓时抢种,农民往往就在田间地头、路旁采取放火焚烧秸秆的方法,一火点燃,漫天遍野,烟雾弥漫,浮尘滚滚,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污染了农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三、关于解决农村地面源污染的一些建议 一是加强

15、环境宣教工作。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但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法律法规不了解。因此,地方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环境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加强对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境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是推广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及技术。要积极推广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回收农业废弃物的技术。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示范项目,推广实施“三位一体”生态工程产业项目。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禁止秸秆焚烧,鼓励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秸秆造粒,推广秸秆颗粒替代煤。加强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管理与监督,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鼓励使用和推广配方施肥、生物杀虫灭害等技术,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 三是加大农村生态环保投资力度。加大农村生态环保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