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16478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和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文化创新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政治组 范璟梅)【教学目标】 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教学重难点】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交流与传播,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其中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辩证的否定,是对既有理论、观点和形式等的突破,没有这种否定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前的臭水坑。”失去这些否定性力量,社会历史也就失去了前进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否定力量的意义

2、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和“创新”已被各国所普遍认同,并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社会历史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这种自觉地否定意识是现代性的显著精神状态,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根本动力。二、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创新的源头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他们总结了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文化发展、文化

3、创新的典例。(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源于实践的需要。)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深入民间的采风活动,给了作者以无限的灵感,这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不同时代的壁画和雕塑,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容貌、风度乃至精神也都各异。观赏下面几幅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思考这种艺术风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壁画也好,雕塑也好,不同时代的艺术内容形式各异,都带有深深地社会实践的烙印。)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4、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P49探究关于鲁迅和高尔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其一,二者的作品都深刻地反映体现了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特定国度的社会生活,这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鲁迅的很多作品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藤野先生、孔乙己、少年闰土,闰土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后来的生活处境,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写照,折射出封建社会里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处境。高尔基的作品亦然如此。其二,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尔基文学笔锋的转变是适应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从这意义上讲,社会

5、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仅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200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1938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祖国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社会实践出现的新情况推

6、动了艺术家的艺术创新,实践的变化发展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人不可能脱离实践的大潮而孤立地存在,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置身于实践中,这种实践构成了人的生活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实践中。三、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洗星海创作的抗日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抗日。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

7、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下了“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话。徐悲鸿在愚公移山图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作品也极大的鼓舞了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这些事例都生动地说明了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在这些作

8、用中都包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的精神元素,推动着实践地不断发展。 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从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新为民族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活力而日益丰富。) P50探究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唐代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创新丰富发展了书法艺术。)四、课堂小结 本课探讨的主要内容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就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而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社会实践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