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16285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摘要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 , 对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托幼机构和儿童自身。关键词学前儿童 同伴关系 影响因素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 系。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观点: 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八个心理社会阶段,每一阶段都需要解决一个 心理社会危机。儿童同伴关系是成人人际关系的“ 实验室” , 是一种准人际关系 .社会学家们 早就认为,人际交往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尤其如此。心理学家们认

2、为, 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同伴交往是儿童最需要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力;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同伴交往 有利于儿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系统的发展。因此学前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 和身心发展都至关重要。对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起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1. 父母的背景和对儿童的教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三岁之前的活动基本都在家 庭。父母的背景因素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父母学历大专以上的幼儿交往能力 好于父母学历初中及以下幼儿的交往能力; 母亲非独生幼儿

3、的合作能力好于母亲独生的幼儿 ; 父亲职业是教师、医生的幼儿协商、合作及总体交往能力好于父亲职业为个体及自由职业者的 幼儿。父母的同伴关系会言传身教地影响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同伴交往。 在对儿童教养中,一般来说热情、敏感、权威型的家长培养的孩子, 易形成安全依恋,也较易和 同伴形成良好关系; 不敏感、随意性较大的家长,易培养出有敌意、攻击性强的孩子; 专制型的家 长培养出的儿童经常容易对同伴表现出焦虑、严厉和喜怒无常.(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2. 家庭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结构。现代中国家庭的居住环境基本上是居住在独门独户式的单元楼里, 楼上楼下没有交往,农村

4、也居住在独门独院式的封闭空间。这种居住环境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儿童 对外交往,而且家庭结构多半以三口之家为主,家庭关系非常简单。对儿童影响主要来自父母,父母 的建议和指导对学龄前儿童的交往起主要作用。如果家庭环境比较民主和谐,家庭成员有责任感, 善于合作,孩子跟同伴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就会较强,孩子的责任感意识也会较强,这样容易在同 伴中得到认可也善于跟同伴合作.父母如果对儿童使用的言语是积极的有礼貌的,那么他们的孩 子攻击性行为就较少,也更易获取影响同伴行为的能力。二、托幼机构对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1. 教师。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又一个权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1 )

5、 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评判。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好一些; 而经常受批评的孩子,受同 伴孤立的可能性较大。(2) 教师对行为问题的处理方式。教师对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一味地 以批评和孤立、冷落的方法,会使这样的儿童在同伴中更受排斥和冷落。( 3 )教师对儿童的信 任程度。教师对儿童的信任通常表现在言语表情行为上。那些常受教师的信任而为教师做某事 的儿童, 可能在同伴中显得更有地位。(4 )教师的个性。对幼儿来说,热情、有爱心的老师在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方面影响最大.教师是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对待孩子的公正与博爱,信任与鼓励, 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

6、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缺乏对儿童同 伴关系进行观察与指导的意识,其大部分精力比较注重集体的建设。同时,在家长重视学业成 绩的压力情境下,许多教师不重视儿童的同伴关系,只是笼统地强调要友好、团结,即使发生了 同伴间的冲突,也只是以武断、简单的方式仓促地解决冲突。2 游戏活动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游戏中的角色、语言、情节和规则都含有较多的同伴交往 成分,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1 )游戏的材料和场地.研究表明,儿童在游戏中的 交往从使用材料开始。托幼机构应该提供适合的场地,有利于孩子开展合作、轮流、分享等。(2)(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游戏的角色和

7、情节。幼儿机构要多提供角色型玩具供孩子游戏 , 以此促进孩子间的交往 .儿童在 角色游戏中对角色的分配, 是一个需要协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建立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对角色理解正确,扮演顺利的孩子, 能更顺利地进行同 伴交往,也更受同伴欢迎。三、儿童自身素质、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1。儿童的认知水平。皮亚杰认为, 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 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会影响其同伴交往能力。非常年幼的儿童是 自我中心的, 既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和感情。然而随着游戏的开始 ,在平等互惠 同伴关系建立的同时,体验冲突、谈判或协商的机会亦随之出现.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拓展。2。社会交往技能。拥有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孩子,更易获得同伴的亲赖,继而获得同伴关系。3。儿童的品行特征。对伙伴友好,善于与伙伴合作,不带有明显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容易被同伴 接纳。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 消除不必要的担忧 ,认识到儿 童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家长更应以身作则,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行,教给儿童必要的社会 交往策略, 以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