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6271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面貌,健康的心理状态。但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不良文化和风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许多学生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下,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发生扭曲。大学生处世未深,容易在不良风气影响下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走向偏激道路,所以高校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将针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 高校教育 1G641A 12095-308902-0

2、070-01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几乎应用到了现代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成为学生沟通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网络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但网络虽给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同时却也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如网络中传播的暴力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不良文化扭曲了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因此,各高校应通过网络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网络教育职能,正确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及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品格

3、和灵感的系统工程,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同时还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行的形成及心理健康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教育的首要内容,更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所以很多国家都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相关策略和教育目标。如:美国很多洲都在通过法律强制要求各级学校将“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的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日、美、英等多国政府纷纷拨专款资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及调查工作,建立了专门机构,专业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儒学思想就是中国早

4、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但由于近些年,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预期教育效果,教学过程多是说教或理论灌输,学生积极性较差,甚至一部分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加之近些年,互联网的普及,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构建与时代特征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迫切性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实施,全国高校校园网建设基本完成,校园网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网络的普及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影响,不仅给学生生活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王丽霞在调查研究中指出,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每天使用网络的学生总数已经占到全国高校

5、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四;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认为网络是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百分之六十四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对网络有较强依赖性;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网络已对其生活产生影响。从该研究数据不难看出,网络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有着较高的普及度和应用度。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影响,导致思想发生扭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最终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一些高校校园中出现了“网生族”群体。这部分学生不仅放弃学习,沉迷网络,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自控能力低下,性格越发暴躁,逐渐失去人际交往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1。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局势正在发生着

6、巨大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网络环境展开教育模式创新,通过网络对学生展开教育,利用网络与学生建立沟通,构建校园网络社区。 三、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代学生思维发生着转变,教育思路也应积极创新,加强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因此,各高校应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各高校应构建网络辅导员团队,让辅导员通过网络与学生建立沟通,通过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挥最大化教育职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传统心理咨询模式,学生往往不好意思、害羞,沟通效果并不好,学生更是难以向

7、教师打开心扉3。而这种网络心理咨询模式,具有保密性、距离性,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所以学生能够更愿意吐露心声,所以沟通效果更好,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更高。咨询方式可选择在线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但网络辅导员模式的构建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意识、网络意识、媒体意识,才能展开具有实效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但目前大多高校思政政治教师不具备信息意识和专业信息技能。因此,各高校想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须加强教师的培养,通过学习、交流、培训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师信息意识和信

8、息技能,使其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以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可构建网络社区,通过建设校园论坛,在校园论坛上举办思想教育论坛主题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规范学生网络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媒介道德。另外,在校园论坛上学生可发布一些优秀文章和作品,使校园论坛起到校报功能,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氛围的校园网络社区。并且从教师角度来讲,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校园论坛中的言行与表现,更深一步的了解学生,便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但网络论坛具有开放性特点,因此校园论坛构建中必须要加强控制和监督

9、,及时屏蔽、删除不良言论,维护好校园网络社区环境,应采用实名注册制度,这样一来教师发现问题学生后,就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便能使教育效率和效果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站的建设,积极利用校园网站展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校园网站树立学生榜样,宣传校园内优秀学生,提高榜样在学生间的影响力,让榜样在学生间起积极带头作用。校园网站是学生了解校园信息的主要途径,加强对校园网站的应用非常重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走多元化路线,构建多模式,以提高教育效益,保障教育有效性。很显然,网络时代背景下,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流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得到高度普及,然而网络暴力、网络污染、网络不良文化严重侵害着学生思想,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各大高校应针对网络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