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16178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初二物理基础知识(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物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声现象一、 填空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发声停止 振动 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 不能传声。声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 种类 有关,还跟介质的 温度 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2、乐音特征有 音色 、 音调 、 响度 。声音的高低叫 音调 ,声音的大小叫 响度 ,每个发声体独具有的声音的特征叫 音色 。3、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物体振动的 频率 ,物理学里用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赫兹 ,简称 赫 ,符号 Hz。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音调范围是 20Hz-20000Hz 。 高于20000Hz 叫做超声波,低

2、于20Hz叫做次声波。4、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靠 弦的振动 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 、 长短 、 松紧 有关。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 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5、管乐器是靠 空气柱的振动 发声的。长的空气柱产生 低 音,短的空气柱产生 高 音。6、我们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是气传导和骨传导。造成耳聋的两种类型: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7、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时刻、 强弱 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 声源方向 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 方位 。8、什么是噪声? 0 分贝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

3、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9、声包括 次声 、 超声 、 声音, 声能传递 能量 和 信息。10、根据 回声定位 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11、外科医生用超声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 能量 的性质。第二章光现象1 能发光的物体 是光源。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和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是3108 m/s = 3 105 km/s。在其它介质中,随介质而不同。2 光年是 长度 单位,1光年= 9.461012千米。3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说明了 光是沿直线

4、传播 的。4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 各种 色光 ,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 品红、黄、青 。 5 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两种。它们都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叫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法线平分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6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7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 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物

5、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射了 漫反射 。8 平面镜的作用有 成像 、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特点有 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物、像相对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远。)9 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10 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人眼看不见的能量的辐射是红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人眼看不见的光 是紫外线。11 红外线主要作用是 热作用强 ,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 升高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6、,利用灵敏的红外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被测物体的 形状 、 特征 ,这就是红外遥感。12 紫外线主要作用是 化学作用强 ,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紫外线能 杀菌消毒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进行防伪,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13 影和像(1)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区域所形成的跟物体相似的暗区部分称为影。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2)、像分为实像和虚像,像是以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如小孔成像,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倒立的

7、像, 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反射或折射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如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折射成正立的像。实像可在屏上呈现,虚像在屏上不呈现,但实、虚像都可用眼睛观察到。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 叫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叫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 靠近 法线,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远离 法线,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2.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光从某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3生活中由岸边向水中看,虚像比实际池底位置高,由水中向岸上看虚像比实际物体高等成因都是光的折射现象。例: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 虚 象,比鱼的实际位置高。潜水员潜入水中看到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物体 高 。4凸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 。对光有会聚作用,称会聚透镜。5凹透镜能使 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 焦点。对光有发散作用,称发散透镜。6凸透镜对光有

9、 会聚 作用,凸透镜又叫 会聚 透镜。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凹透镜又叫 发散 透镜。应广义地体会“会聚作用”,“发散作用”。如从凸透镜焦点射出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折射光线并没有相交一点,但折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相比,相互“靠拢”,仍对光起会聚作用。可见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条特殊光线:(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7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

10、立放大的实像 的性质,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 的性质。8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物体经凸透镜成 倒立的实 像,并且物体离凸透镜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 大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 远 , 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的点是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一倍焦距 的点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9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倒立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 。10凸透镜所成虚像一定是 正立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11、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用眼睛直接看到;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

11、接,能用眼睛直接看到。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焦距的二倍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二倍,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4、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不成像。5、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

12、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 焦距f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摄影仪U=2fv=2f倒立等大实像fu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电影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6、 光心的光学性质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的光学性质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经透镜折射后相交(或者在反方向延长后相交)于该点。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已画好的直线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能在光屏上接受到烛焰的像。8、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成缩

13、小的实像,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成实像特点: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成虚像的特点: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9、不管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体等大,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11、 晶状体 和 角膜 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 上,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来接受物体的像。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 平凸 程度,改变 焦距 而获得清晰的像。12、近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 太厚 ,它的

14、折光能力 太强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长 ,而造成的。这样的眼睛应配戴 凹透镜透镜的眼镜。13、远视眼的产生是由于晶状体 太薄 ,它的折光能力 太弱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短 ,而造成的。这样的眼睛应配戴 凸 透镜的眼镜。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物体经物镜成 倒立放大的实 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 像。15、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目镜 附近成 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在经过目镜成 正立放大的像。16、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近,它对眼睛的 视角就越大。经眼睛所成的像就越大。 第四章热现象1、物体的

15、冷热程度叫温度。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内装液体如水银、煤油、酒精等,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温度计上的字母 C 表示采用的是 摄氏温度 ,它规定:把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 C 表示。3、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是 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 开尔文,简称 开 ,符号是 K 。4、医用温度计也叫做 体温计 ,内装液体是水银,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 缩口 ,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所以用体温计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 甩回到玻璃泡里再测人体温度。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C-42C , 分度值是 0.1C 。6、使用温度计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