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15613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大明老师祖父的园子有感还没有正式拜师,就可以领略导师的课堂风采。当张老师把“明天可以听虞大明老师上祖父的园子”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时,心底不禁欢呼雀跃起来。激动,又期待,因为我也曾上过这节公开课,问题纠结中,至今也无良策,希望导师的这节课能打开那扇窗。第二天上午,崇文的音乐厅,静静流淌着略带忧伤的歌声,也流淌着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没有气壮山河,没有纵横捭阖,大明老师就用简约的旋律,轻松的基调,丰富的内涵,温暖的抒情,演绎了这节课。这样清缓、朴实,这样亲和、悠长,缓缓流入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久久地沉浸在无限的思索中:取舍简约的旋律祖父的园子一文,萧红用清新的笔触,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栽花、拔草、“种菜”、铲

2、地、吃黄瓜、追蜻蜓、抓蚂蚱、“浇菜”、睡觉等,描述了自己在祖父的园子里,大干“瞎闹”“胡闹”之事,处处透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这么多事例,个个鲜活,这朵“语言描写”美,那朵“动作描写”也美,“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一朵都舍不得扔掉。如何在一树繁花中,找寻那最迷人最有内涵的那一朵呢?这就是大明老师的眼光,这就是大明老师的功力。淡淡的一句追问:这么多事例中,哪件写得最具体呢?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写具体?一舍一取,删繁就简,直接把学生带入了最能凸显祖父的爱的事例。略读课文的教学,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蜻蜓点水式地学,或是处处关照地学。教师就要在取舍上下功夫。回想自己的这节公开课,最大的弊病在

3、于,在这么多的事例中,不肯舍,总觉得写得那么好,怎么能不去细细品尝呢?不舍,重点没有充分展开,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你就得不到更大的效益。想起杨再隋先生提倡的“一课一得”,这是语文的课堂本色。一课一得,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不是一节课,而是一辈子。一得,足矣;取舍,是我们备课时最该做的。对话轻松的基调大明老师的课堂,总是这样充满情趣,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也感染着每一个听课的老师,沉浸其中,连笔记都忘做。“情”“趣”二字,在有儿童存在的地方来说,我认为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大明老师与学生有一次师生合作对话朗读,教师读爷爷的语言,学生读“我”的语言。读到此处:原文:祖父慢慢地把我叫

4、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不能不承认学生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这个孩子淡淡地一声:“哦”。这一声“哦”,后面藏着孩子对文本的解读萧红马马虎虎地承认,更把对“马马虎虎”的理解转化成贴切的表达与演绎。大明老师的回敲:“你为什么这样说?”更让学生明白不仅要读好引号中的话,也要读好没有引号的话。我想,这样的师生对话,这样与文本对话,是大明老师一贯追求的彰显语文味的情境学习。一篇篇看似孤立的、沉默的文本,当我们引着学生去揭开知识的文本的表层,把文本还原到作者的心灵世界中,我们将会发现,学生也走进了瑰

5、丽的精神家园,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成长,激发出无限的创造潜力。告诉丰富的内涵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萧红以清新的笔触,儿童式的言说方式,反复使用“愿意就”的句式,抒发了自由的心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又通过什么样的句式表现出来,我想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处理该段教学时都会抓住这两点。大明老师也紧扣住这两点,使用了比较的策略:出示自己写的一段话,这段话用上了很多修饰性的词语,着重描写了花园的美景。然后请学生把这段话与第16自然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白不同的语言如果离开了目的,就无所谓好坏。当然,这是一次有效的“告诉”。“告诉”,用教学术语来说,就是讲授。在“自主、探究、合作”潮卷课堂的如今,很多教师

6、谈“讲授”而色变,似乎一和“讲授”搭上边,就变成了“满堂灌”。“告诉”,有错么?“告诉”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教师如果“告诉”学生的,不是学生渴望得到的,至少不是大多数学生希望得到的;或者“告诉”得过早,省略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使用者,没有让“告诉”发挥最大的作用,无效告诉,不如不诉。像大明老师这样的点睛之诉,点中学生的疑惑,也解了听课教师的疑惑。我们总是为了突出文本的语言,而大量使用外来的语言。但是,真的有优劣之分吗?说明性的语言概要准确,描述性的语言形象生动,适用于不同场合、不同情境。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经历一个比较阅读的过程,经历一次有效的探究,对于结果,我想,不需要那么执着

7、。余音温暖的抒情一首好的曲子,结尾或高亢,或悠远,总会给听者留下一片无限的遐想空间。大明老师的结课,直把这种温暖送入孩子的心里。温暖之一:阅读,我期待大明老师最后补充出示了关于呼兰河传的资料,是茅盾对这本书的一个高度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个评价中,最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是这两个字凄婉。在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也跟着萧红沉浸在自由快乐中。然而到此处,这种感觉戛然而止,怎么会是凄婉呢?强烈的阅读期待被激发了,一睹为快的那种渴望多温暖!温暖之二:走进教师的精神世界学生无疑是老师最铁杆的“粉丝”,他们对老师既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好奇。大明老师补充了自己的

8、童年趣事片段,网鸟捕鼠小鸡之死,还有一张很有意思的孩童照片,骑在长辈(爷爷)的头上,尽显天真。学生读着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文字,看着好玩的图片,各个兴趣盎然,乐不可支。当老师的童年时代,以文图并茂的方式,毫无遮掩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征服了学生。教师就是课程,不是吗?不用再多说教,不用再多指令,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整个你,就是活教材!温暖之三:永恒的童年,无限的遐想这节课的最后一句话聪明的你,会让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话音虽然已经消失,但这样一个问号,却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如今的孩子,童年已不再如我们的童年,那般自由轻松,学业负担让他们的童年如此无奈。可是,能用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去尽量寻求童年的快乐吗?能用自己的言说方式,留定格最美的记忆吗?大明老师留给孩子的,不是一项作业,是一道人生的思考题,就让孩子带着遐想,走进温暖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