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53408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kAAA文言文阅读参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提高班(五)(一)山 石李 渔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性相符。【注释】玲珑:精巧细致。 在在:处处,到处。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下列解释“壁立当空”中“当”的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对着,面对 B在,正在 C占着,把着 D抵挡,当作(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若有道路可行”中“若”的意思相同的是 (填序号)A若处处有眼B则似窑内烧成

2、之瓦器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2分) 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 9从文中看,“漏”指的是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10作者认为“漏则不应太甚”,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 (3分)7(4分,每词2分)(1)A (2)B 8(2分)但透、瘦两个特点在每一个地方(处处)都适合,而漏却不可以太过分。(关键词:在在) 9(3分)石上有空洞,四面敞明通亮(意到即可) 10(3分)(略)评分要点:有观点,1分;言之有理,2分(二)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3、。”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注释瘿:(y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焦:同“憔”字,细瘦。垒然:凸出下垂的样子。7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凡饮之者辄病瘿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及见外方人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异哉,人之颈也曰“姑俟异日观”云尔(2)“焦而不吾类”中“类”在句中的意思是_。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_9南歧之人“无一人无瘿者”,原因在于_。(

4、3分)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3分)7(4分,每题2分)(1)B (2)类似,相像 8(2分)我们乡里的人都是这样的,哪里用得着(把瘿)割掉呢!(关键词:然 去) 9(3分)都饮用当地那种能得瘿病的水10(3分)要点:讽刺了把缺点当作优点,把丑恶当作美善而不自知的人(言之成理即可。回答“要听从他人正确的意见”得1分)(三)陈尧咨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时,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旦入厩,不见是马,因诘圉人,乃曰:“内翰卖之商人矣。” 尧咨遽谓内翰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畜此?是移祸于人也。”亟命取马,而偿其直,戒终老养焉。其长厚远类古人。 注释 圉人:此指养马的人。 旅人:

5、此指奔波经商的人,即买马的人。 直:通“值”,这里指钱。 戒:通“诫”,告诫的意思。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时( ) (2)其长厚远类古人( )17对“旅人安能畜此”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商人怎么能够安抚马 B商人怎么能够对待这个牲畜C商人怎么能够储蓄这匹马 D商人怎么能够管好这匹马18内翰把马卖掉的原因是 (3分)19从文中看,陈尧咨在为人方面的品格是 (3分)16(1)任、担任 (2)像、类似 17D 18不可驭,蹄啮伤人多 19待人宽厚,不把自己的困难推给他人(意到即可) 分)(四)戴震难师 先生少时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

6、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注释】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就傅:跟随老师。 大学章句:儒家经典之一。 朱文公:朱熹。 非常:不寻常。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先生少时就傅读书( )(2)相去几何时矣( )17画线句子“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是,朱熹为何

7、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B既然这样,那么朱熹为何可以知道自然现象呢C可是,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D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18读了上文,你认为戴震日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的原因是(1) ;(2) ;(3) (6分) 16(1)(年纪)小、年少 (2)距:距离 (4分。各2分)17D(2分)18热爱学习(勤学)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好问) 具有出色的记诵能力(或:老师的理解与宽容。写出任何三点即可)(6分。各2分) (五)东野稷驾车东野稷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直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8、?”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注释】御:驾车 文:线条交错的图案、花纹。引申为“绘画”。钩:来回兜。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东野稷御见庄公 ( ) 公密而不应( )17.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分)少焉,果败而反、少了一匹马,果然失败了、过了一会儿,果然马回来了、稍停片刻,马果然走反了、过了一会儿,马果然疲困而返18. 颜阖认为“稷直马将败”的原因是(用文章语句回答)(分)19.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分)16.拜见 回答17.D(2分)18.马力竭矣,而犹求焉(3分)19.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然规律。过犹不及(3分(六)出人头地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

9、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注释(1)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 (2)殿试中乙科: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且难易度为甲科和乙科 (3)梅圣俞:北宋诗人 (4)避:让 (5)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好贾谊,陆贽书( ) (2)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1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2分)母程氏亲授以书

10、。18.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3分)A、本文批评了苏轼好出人头地。B、苏轼认为庄子的思想不能言传。C、因母“亲授以书”故苏轼能成才。D、欧阳修赞扬苏轼才学出众。19.本文告诉我们学习方面的道理_ (3分)16. (1)喜欢 (2)处于(4分)17.母亲程氏亲自教苏轼读书识字(2分)18.D(2分)19.一个人只有勤读书,勤实践,才能学有成就(3分)好的学习环境(涉及到学习方面亦可)(七)好猎疾耕吕氏春秋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媿其家室,出则媿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

11、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媿:通“愧”。惟:思,考虑。恶:不好。无以:不能,指没有买狗的钱。1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惟其所以不得之故( ) 于是还疾耕( )16、对画线句“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是单独打猎,做一百件事也能够完成的。B不要独自打猎,那所有的事也都完成了。C不仅仅是打猎,其他各种事情也都是这样。D不仅仅打猎可以,其他各种事情都可以完成。17、文中的好猎者最终能够“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词句),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4分)15、(4分,每个2分)原因,缘故 回去16、(2分) (“非独”、“尽”、“然”要翻译准确)

12、17、(4分,每空2分)还疾耕 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八)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以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注释:圉(y)人:养马的人1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晏子举戈而临之曰 (2)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公怒,援戈将自击之 18.景公最终没有杀圉人的原因是:(2分) (1) (2) 19.文中晏子说“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以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除了不想让景公杀掉圉人外,更主要的意图是: (3分)16.(1)靠近(对着)(2)缘故 原因(4分,各2分)17.景公大怒,拿起(操起)矛戈要亲自杀了圉人。(2分)18.(1)晏子巧妙地劝诫 (2)景公心里仍有仁义之心(3)两个角度 景公不想在诸侯面前表现出不仁义。(2分,一空1分;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9.晏子不想让景公在诸侯面前表现出不仁,希望景公以仁治国(3分)(如果答出:晏子想让景公不杀圉人,得1分)(九)猴弈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