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 .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149559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家和牧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画家和牧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画家和牧童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家和牧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家和牧童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家和牧童说课稿教材内容和地位画家和牧童是人教小学语文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生动的儿童故事,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课文情节曲折,任务角色鲜明,人物语言、动作描述绘声绘色。该单元在生字教学的基础上,着重突显人物的优秀品质,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而该篇课文正处于二年级与三年级的过渡衔接阶段,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语气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引号的一般用法,能联系上下文了解文中关键的词句。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半期的学生大多能掌握一些基本的

2、识字方法,如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方式独立识字,只是遗忘得比较快,而课文故事情节曲折变化,人物对比鲜明,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个人体会,所以在教学中,需组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生字词,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品质的体验。教学目标针对以上,我将整课目标定为: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我将分两课时教学,而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整体感知课文,识写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在此基础上,着重学习课文1-4段。所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认识13个生字,会写

3、12个生字。2.积累相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句。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次朗读,认识生字词,巩固生字词,初步感知画家面对错误,谦虚谨慎,牧童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赏图片、想象及练说,欣赏“美”、感悟“美”。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积累相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句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教法情景教学法:欣赏名画图片,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反复练习巩固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及时练习,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和对课文的体会。学法: 勾画关键词句,独立学习和同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和课文中提到的名画图

4、片及戴嵩的相关资料。教学程序一.图片引入,介绍戴嵩的相关资料,板书课题。欣赏“美”,感悟“美”,激发情感兴趣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同桌检查预习情况,不会读的同桌相互教读。集体交流识字情况(生领读、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读、集体读、去掉拼音读、男女比赛读)练习(形近字组词)低端儿童的特点好玩、注意力持久性不强,但机械记忆力较强,所以我选择集中识字法,简单、朴素、追求实效,从形近字、形声字入手,通过组成词语,由易到难,由浅及深,逐步加深、巩固(课堂练习)对生字的识记。在此过程中,因为地方方言的原因,我特别注意了“蝇”和“拱”这两个字。在识记生字的同时,不故意讲解识字方法,因为这阶段的学生对识

5、字方法已经有了绝大部分的掌握,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巩固。如:同一个偏旁的归类、加偏旁、换偏旁等。三观察交流,书写生字1.指名读,并组词2.观察生字,交流观察心得3.师范写,生练写4.展示在写字教学中我仍然沿用一年级时所用的“一看 二写 三比较”这个方法,只是在教学中,不逐个讲解,只针对学生难写或容易出错的生字教学,如“价钱”这个词中,“价”的三个撇的不同之处,捺要尽量舒展,“钱”最后一别的斜勾,“商”里面是“八 口”等。在展示的环节上,我将关注全体学生,既要给写字有进步的同学以信心,又要给写字美观的同学以表扬鼓励。四.感悟画家的著名及画技高超1.自由读1-4段2.说说哪里可以看出他很著名(有名、闻名),读读相关语句,练说“一.就”。3.读画技高超的相关语句,练说“一会儿一会儿.”4.分角色读周围的人对戴嵩的赞美之词,读出感叹号的语气,了解引号的一般用法。找到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读读记记。我把感悟1-4段独立提出用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本科的练说“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等关联词。在练说“一.就.”的同时,我觉得还可适当增加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戴嵩非常出名是因为_.。通过“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巩固生字。五.设悬念,过渡下节课。六.作业七板书画家和牧童浓墨涂抹著名画技高超(?)轻笔细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