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14872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态与学生注意力(席浩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把握学生注意力教师课堂良好身心状态是基础摘 要: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影响学生注意力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作为教师是通过对学生施加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内在因素构成变化,从而更好的调节学生注意力。教师对学生施加外在影响,其更重要的应是教师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身心状态给学生的反馈,而形成的一种自发的无意的注意力习惯。教师课堂中的身心状态对学生注意力的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教师课堂中的身心状态的体现也是其人格特质魅力的体现。良好的教师课堂身心状态是使用一切调控学生注意力手段和方法的基础。关 键 词:注意力、课堂身心状态人类的进步、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经济

2、的发展等等,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创新、民族的传承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达到、保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党、国家和人民一致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有着艰巨的挑战。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义务,更是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注意力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是保证高效教学的核心,是良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很多,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作为教师必须尽可能多的通过了解、预测和控制这些因素,通过对学生施加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内在因素构成变化,从而更好的调节学生

3、注意力,达到高效的教学结果。教师对学生注意力调控有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自己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身心状态,给学生一种反馈,构成学生注意力上的改变,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一定的具体的手段、措施,构成学生注意力的改变。虽然这两个方面对于教师调整学生注意力来讲作用是互补的,但教师使用一些调节学生注意力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必须建立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身心状态对学生的内在因素的影响的基础上。使用的方法、手段配合教师课堂身心状态的反馈,对学生进行感染。二者给学生的反馈要真诚、统一,不能单纯的一味的过度的使用方法,也不能二者反馈不真实或不统一。例如,课堂上表扬一位同学时,教师不能只是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更重要的

4、是通过态度、语言、神情、动作等等反馈给学生老师对他的认可和肯定。课堂教师身心状态包括教学课堂中的教师性格表现、态度、神情、心情、观念、思想、信念、动作、姿态、神色、言语、语调、外表(着装服饰、甚至发型)等,通过调节和优化这些具体的身心状态给学生无意的反馈,使学生注意力无意的受到教师的调节,而不只是强调方法管理学生,是学生感觉到的被动的注意力的控制。例子所说到的态度、语言、神情、动作等都属于教师身心状态。所以调节课堂学生注意力需要以课堂教师身心状态为基础,利用有力方法与手段,对学生内在因素进行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更加无意的自发的自然的兴奋的有意义的注意力,而不能不注重课堂教师身心状态的重要性,从而

5、形成一种更加有意的被动的紧张的僵化的沉重的机械性的注意力。现在学校课堂中,教学普遍存在着这种过度制度化、僵硬的、机械的规范式的调节学生注意力的现象。例如:课堂纪律的规范,教师的批评惩罚。课堂纪律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能有意义的掌握学生注意力,就会使学生不用刻意的为了遵守课堂纪律而遵守课堂纪律,而是使学生形成自发的为了更好的学习或参与活动,而自觉的遵守了纪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性的学习、发现式的学习和接受式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要满足是自发的理解的学习,发现式的学习要满足自己主动探索的发现的学习;相反,被动的不理解的学习被称为机械的,被人告知而不是自主

6、发现的就是接受式的学习。几种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同理,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同样可以用奥苏伯尔的这种理论来解释,一种有意义的注意力的集中,即自发的无意的自然的兴奋的注意力的集中,这种注意力集中对学习是有意义的,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认同感。而另一种机械性的注意力的集中,即被动的刻意的僵化的沉重的机械性的注意力的集中,同样是注意力的集中,对学生学习的意义显然不如前者,并且这种被动的非感染性的注意力的集中长期的存在,势必会使学生产生沉重、压抑、甚至厌烦的情绪。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身心状态再结合正确灵活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做到使学生更加自然放松积极的、师生互相配合的、创造性的进行教与学,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笔

7、者认为,现今教育中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从学生注意力集中方面,讲一讲出现的一些问题。现今各个地区、各个学校都在狠抓教学质量,那么拿什么来衡量教学质量?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往的老观念“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学生平均成绩较高,那么有可能会被称为“名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名校”确实有着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这些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过程,正因为这些原因平均成绩才更高,“成绩”只是结果。从而得出一句话:“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普遍情况下良好的过程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成绩”。这句话笔者认为是对的,当然任何时候都存在普遍和特殊现象,不能以这句话去衡量一切。假若,现在把这句话反过来说:

8、“得到好的成绩其过程一定是良好的”,笔者认为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因为结果的好坏未必就能检验出过程的好坏。但现在有很多人会无意的用这句话来衡量教学中的过程,特别是用这句话来衡量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不是成绩,而是在综合教学下,形成的人的全面发展状况。人的发展无法短期的用什么衡量,因此人总是希望拿出一个标准去衡量,但这个标准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评价体系逼迫学校课堂的作用过于为了知识的传授,在实际社会中需要的不是学校培养的一个个知识罐,而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特点和爱好培养的具有特长的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的社会成员。知识的枯燥传授,课堂缺乏轻松性,这种教学理念下抹杀了多少人的个性,

9、另外长期下去教师也会职业厌倦,从而导致教师教学不够创新化、生活化、戏剧化 ,又导致学生长期在枯燥环境下,失去兴趣,学生注意力缺少自发的集中。这一切根源都在于现今的评价体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无一不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学生成为了问题,学习压力使学生不能更好的自发的集中注意力,在这种强压下学生失去了兴趣,课堂纪律成为强行约束的工具,特别是在中学,儿童叛逆期更为明显,更容易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形成不正确的主观对学习的认识(即学习不是自发的、失去学习的乐趣),注意力难以集中。正因为以上问题,对教师的课堂身心状态、甚至生活中的身心状态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课堂身心状态不够积极,课堂缺乏感情、生活、

10、经验、态度等教师素材性资源的投入,只有知识的投入而已,与学生缺少交流,使学生有距离感,课堂是师生配合的过程,所以缺少这种真诚的教师素材性资源投入的教学必然使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力就会是被动的集中,所谓教师素材性资源投入,笔者认为可以涵括在教师身心状态的投入中。当然这些资源的投入也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和形式。同时在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确实由一味的知识讲授更加注重了教学的过程,但普遍存在大家都在研究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衔接与标准,过于注重课堂上细节和单一的“一堂课”的质量,特别是新教师。例如:教案设计、怎么备课、课堂怎么导入(故事导入、聊天导入)、怎么展开(提问式、引导式等)、怎么总结等,忽略了在

11、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即兴性和创造性,只强调每个环节的过程,并且通过不同的方法把这种把这种过程刻意化。把教学程序化、固定化。在笔者认为,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符合客观教学资源、教师素质能力基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师教学身心状态之上的有一定规格的“即兴发挥”。当然这里的“即兴发挥”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课前的缜密构思后,加入更多的教师素材性资源进行真实的发挥,一堂课要更好的保证教师本身身心状态的合理和最佳化。有的人可能会质疑,老师的课程安排那么多,同样一节课都要上好多班级,怎么能保证每节课都能保证那么好的身心状态?在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其思考的角度不同。因为他们

12、认为同样内容的每节课都是基本一样的。如果一位教师只是在考虑内容怎么按部就班的教授给学生,那样确实会很累,如果一位教师把每一次走上讲台都当成一次上台表现的机会,不拘于死板的流程而是当成与新的个体交流的形式,更加放松、开放,笔者相信有这种每次教态都不一样的投入和理念,同样的内容也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笔者认为面向学生的不同,自身素养的不同,教学资源的不同,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列过程环节中的方法和手段都不应该是固定的刻板的,应该是在正确的教师教学身心状态下的一种灵活的具有即兴性、创造性、极具艺术性的教师发挥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才能通过教学身心状态对学生注意力进行无形的调节,达到学生有意义的注意力的集中,

13、而非机械性的注意力集中。必须要抵制教学过程的过度固定程序化模式化。所以教师在教案设计等过程中,更应注意的不是每一个细节和手段,而是面对不同学生教师教学身心状态。所以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对自身课堂状态做出调整,感染式的调整学生行为、学生注意力,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所以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外在环境。但是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组织,要管理要计划等等,所以本身就缺乏灵活性和生活性,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往家庭教育方向倾靠,内容生活化、上课方式情感化、方法探索化验证化多样化。例如:一方面,制度、学科和设施的改变,缩小班级人数,班级上课形式的转变

14、,教室的结构,座位的改变等等,多门学科交叉进行(例如:可以把音乐课内容穿插到数学课,音乐课也可以穿插其他学科等等),形式也需要生活化。二方面,大力鼓励教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达到课堂教学家庭化。同时教育还应该走进生活,校外课外教育的大量结合,增加社会实践,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并增加教师在活动中与学生生活化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的身心状态的调整,二方面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培养,师生互相了解,形成默契,增强在校课堂教学家庭化的形成。另外,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往往是将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压力越大,给学生的压力越大,导致课堂只被知识充斥。教师精力有限,在这种压力下,由于更加注重成绩和知识,使课

15、堂失去了很多趣味,失去趣味自然注意力分散,压力大,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身心状态,还应从自身入手。自身内在素质不断的提高,人格更加完善。一方面,教师师德问题、原则性问题必须遵守,教师应有的教学态度、信念等一定要立场坚定。另外,能力的范畴,还需要对智力、语言表达能力、应激能力、动作语调、交流合作等能力的提升和使用。除了对自身素质、技能的提高以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研究调查了解不同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和知识水平,适应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年龄、心理等。拥有了自身能力,再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个性、需要等调整自己各种能力的使用。学校教育家庭化,除了在形式上的改革,更重要的还应该是教师情感投入,经验积累和反思探索研究。教师要做到成为一名高度感情投入的演员,调整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具体方法、策略、措施的学习、应用、灵活掌握,增强信心,辅助良好课堂身心状态的形成与保持,形成教学风格,各种能力无形搭配,“演”好每一课,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课堂良好身心状态下,通过学习优秀教师和各种调动学生注意力、高效教学实施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同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真正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与综合文化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