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14594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七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语七则》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七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七则》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序号9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授课形式讲授课授课章节名 称论语七则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读准字音2、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掌握“堪”、“省”、“愿”、“安”、“信”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乎”、“其”、“焉”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联系青年学生交友的实际,对孔子关于“益友”、“损友”的观点进行讨论。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及课后练习背诵全文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一、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他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中年以

2、后,他用全部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聚众讲学,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视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孔子晚年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如诗经等。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二、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一箪食 dan 一瓢饮 盍各言尔志 裘qiu敝之而无憾 自省xing 便辟pian 便佞pian ning 三、疏通分析本文:(一)第一则:(选自卫灵公第十五) 1、孔子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

3、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当颜渊向孔子问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孔子曾对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后来门人问曾参,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已之谓忠,推已之谓恕。所谓的恕,即推已及人,具体地说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虽然是很简单白的话语,但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生都奉行这一点很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克已复礼,做到推已及人,则达到了孔子所谓的“爱人”,即仁的境界。 2、译文: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推已及

4、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二)第二则(选自子路第十三) 1、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归根到底要靠道德教化。孔子说过:“过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为政要靠道德(感化),就像北斗星,安居其位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向着它。鲁哀公向孔子讨教,如何使老百姓服从统治。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放在小人之上,老百姓就心服口服。如果提拔小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服。所以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统治者本身端正(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

5、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随之转化,归于端正。如果统治者本身不正,却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老百姓是不会心服口服、顺从领导的。 2、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服从。 (三)第三则(选自雍也第六) 1、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2、内容介绍: 这是孔子赞许弟子颜回的话,同时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以德行著称,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夸赞他,并认为在众多弟子中,正直理解,禀承他的“仁”

6、学思想的仅颜回一人。颜回一生贫困,但立志向学,不以物质生活的困窘为苦。孔子十分赞赏他的德行。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因为以“道”为至高的追求,所以对物质生活不再重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不能转移人生的追求。 (四)第四则(选自里仁第四) 1、译文 孔子说:“看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2、内容介绍: 古人对修身养性十分重视 礼记大学篇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7、。除了向古圣先贤的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所以看到贤德的人,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要警醒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五)第五则(选自公冶长第五) 1、译文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后悔。”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宁,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青年人得到关怀。 2、内容说明 孔子和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季路在一起,三人闲话志向。子路性格十分豪爽

8、,也很重义气,所以他的志向是与朋友有福同享。颜渊的性格稳重、道德修养也较高。他的志向高于子路,但表白时态度谦虚。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但不骄傲,不夸耀。然后,率直的子路忍不住向老师发问了。孔子的志向与两个弟子不同,跳出了个人理想的范畴,以博大的胸怀,着眼于不同的人群:他希望老年人在精神或物质上能得到安宁、朋友之间能彼此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和爱护。孔子的爱心,博及上一代,自已这一代和下一代,反映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和胸怀。 3、孔子的志向与弟子们有何不同?这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 确:孔子师徒三人闲话各人的志向。 子路重在“义气”,颜渊的境界更高。孔子的志向远远高出

9、弟子,跳出了个人狭小的范围而把着眼点放到对不同人的关怀上,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达到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理想社会。这反映了孔子“仁者爱人”、提倡“仁“的思想。 (六)第六则(选自季氏第十六) 1、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诌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诋毁别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2、内容介绍:孔子谈交友之道。孔子对朋友很重视。一方面,要求朋友之间要讲信用,彼此信任。他的三条志向就有一条“朋友信之”。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把朋友之间的信用和信任作为人生的一件要事。另一方面,他指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个人的行为,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朋友的品性不同,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学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他们会在道德、修养和学识方面给予我们正面的影响。而诌媚、阴险、花言巧语的朋友,则从各方面误导我们。一个人结交了益友会终身受益,反之,则有可能误入歧途。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思想、人格、品性尚未定型,在交友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七)第七则(选自季氏第十六)1、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任性取乐为快乐,以放纵游荡为快乐

11、,以贪图安逸为快乐,是有害的。”2、内容说明: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但快乐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和有害之分。以“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为乐事的孔子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所以他认为有节度的礼乐,发现和宣扬他人的长处,结交贤良的朋友是人生有益的快乐。这里要注意的是:孔子注意的是,孔子注重礼乐,为什么又要节制礼乐?孔子虽然崇高礼乐,但他反对奢华,讲求实际。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礼节,与其讲究排场宁可俭省;丧事,与其大操大力宁可真心地悲痛。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下面“损者三乐”,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当然是孔子反对的。四、解释加点的字: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2、愿无伐善,无施劳 夸,表白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忍受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奉行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得到一安逸;使得到信任;使得到关怀6、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以为快乐7、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用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