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4381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出自东汉王符潜夫论的述赦篇。王符是东汉后期有名的政论家,有潜夫论36篇存世,多为抨击时政之作。述赦篇为了论证“法令行则国治”的道理,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东汉孝明帝时,荆州举茂才,明帝召对,问荆州有何异闻,茂才回答说,有剧贼九人,刺史太守屡屡捉拿不果。明帝追问得知,剧贼猖獗之处正是该茂才

2、治下之郡,大为震怒:“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何以为茂?”于是将该茂才杖捶数百,免其官并严厉追责刺史太守。十天之内,剧贼伏诛。王符在最后说道:“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中国有深远的法治历史与传统。崇尚以法治国的法家自不必说,即便是高扬仁义的儒家也不例外。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是希望有适合的人把文王武王留下的良法善政予以执行和落实。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是强调要把善政良法通过适合的制度与人员,执行出来,落实下去。荀子也说“有治人,无治法”,指出要获得适合的人员来实施法律。 同一时代,在地球的另一端,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

3、德更明确地说:“所谓法治,首先意味着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执行和遵守,其次则意味着法律本身应当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要把超越性的法治理念落实于具体的社会生活,首先,已经制定的法律要被执行,即“行法令”;其次,要努力获得更好的法律,即“定良法”。这是中西先哲的基本共识。 法律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甚至在很多先哲看来,法律实施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制定良法之先。这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究其实却理所当然。因为,如果法律不能被实施,那么就算制定了最好的法律,最终还是会沦为一纸空文。相反,如果从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实施开始,让法律活在人民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逐步树立法律的信用和权威,一方面逐渐培养人民

4、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就算法律存在某些不足,也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正当程序加以修订完善。如果一定要获得真正的“良法”再予以实施的话,那么不仅美好的法治文明会变成海市蜃楼,国家也将危机重重。“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历史已经给出了经验和教训。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吴起、李悝,改革内政,厉行法治,令出必行,使魏国很快强大起来,一时称雄列国。然而后世魏国君臣,虽继承文侯时代良法,却不能予以有效实行,于是魏国迅速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李悝一位名叫公孙鞅(商鞅)的学生,带着老师所写的法经奔赴秦国,以魏国改旧制行法令的经验为基础,帮助秦孝公改革政事。徙木为信,有功必赏,很快就树立了法律和政令的权威。秦国

5、迅速强大,最终平定六国。六国都想统一天下,为何秦国成其大功?原因很多,但其中枢纽,无疑在于秦国对法律实施之重要性的一再强调和一贯坚持。 问题在于,秦国既然靠令出必行而强大,那么秦朝为何二世而亡呢?这就涉及法治理念的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追求良法的问题了。所谓良法,虽然有一般性的理念原则,但具体历史生活中的“良法”,却不可一成不变,而是要随世损益,以应时需。秦法没有在新的时代满足新的历史需求,反而以举国之力将其强行推行到六国各地,最终引发了激烈反抗,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故而秦国之兴,兴于“行法令”;秦朝之亡,亡于其所行之法不再是适合时代需求的“良法”,而是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之法。

6、以史为鉴,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更加适合时代需要之“良法”的追求。这样的良法,一定会因扎根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时代需要,活在人民中间,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2日,有删改) 1关于“法令行则国治”,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令行则国治”是东汉王符在潜夫论述赦篇中提出来的,王符认为,消除盗贼,只能靠严明法令,不能靠屡屡赦免。 B中国法治传统源远流长,像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些儒家圣贤认为法律必须由合适的人去执行落实,良法善政不会自动发生效力。 C中西先哲一致认为,社会要长治久安,首先要求人们执行既定法律,其次要

7、制定更好的法律,这两点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D就算已经制定的法律不太完善,也要付诸实施,这样可以逐步树立起法律的信用和权威,逐渐培养起人们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2下列关于“行法令”和“定良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先哲认为,实施法律比制定良法更重要,若法律不被实施,即便制定出最好的法律,最终也是一纸空文。 B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起来,这得益于他徙木为信,厉行法治,并非其老师李悝所著法经的功劳。 C秦国兴亡的历史告诉我们:“行法令”贵在坚持,令出必行;“定良法”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D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要追求良法。良法要适合时代需求,否则便是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之法。 3根据原文内

8、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用较长篇幅写东汉孝明帝杖捶茂才的故事,交代了“法令行则国治”的出处,同时阐明了“法令行则国治”的道理。 B第段运用例证法,列举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圣贤的言论,明白透辟地论证了即便是儒家也强调“行法令”更重要的观点。 C第段借用魏国、秦国通过变法而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正反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树立法令权威、坚持实施法律的重要作用。 D第段通过分析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揭示秦亡于强推落后之法的历史教训,论证“良法”要“随世损益,以应时需”的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材料一: 分享经济又称共享经济,是指

9、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较上年增长103%,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创新、带动就业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预计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分享经济领域提供服务人数有望超过1亿,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将成为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规模及带动的就业机会 领域交易额(亿元)分享企业带动的就业机会(人) 2015年2016年增长率提供服务人数其中:平台员工数 生产能力20003

10、38069%500万151万 房屋住宿105243131%200万2万 交通出行10002038104%1855万12万 生活服务36037233101%2000万341万 知识技能200610205%2500万2万 医疗分享70155121%256万5万 分享经济将重新定义工作和就业:从全职全时工作走向兼职分时工作,从办公室与工厂走向更个性化的居家与旅途;“公司+员工”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平台+个人”所替代,参与者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社会生产过程,减轻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程度。 (摘编自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实体

11、经济的劳动关系。一方面,劳动力的新流向会进一步加剧实体经济“招工难”现象,加大劳动关系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劳动者就业从实体经济转向共享经济,也意味着从国家构建的劳动保护网络脱离,不再享受劳动法律规定的各种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从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或商务关系,以“自雇”的个体经济方式出现,这不仅是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损失,也使得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市场经济风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共享经济带来的这些风险有警惕之心和防范手段。 (摘编自闻效仪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的影响,8月29日工人日报) 材料三: 共享经济给我国就业形势带来了新变革和新问题。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正在焕发“第二春”。目前国内

12、为各类共享单车生产智能锁的制造厂商的劳动者大概有1万人,而老牌自行车制造企业如今有80%以上的员工在为生产共享单车服务。另一方面,共享经济改变了原有的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一、排他的雇佣关系,带来了自雇型、多雇主的新就业模式,就业环境更加开放,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这种就业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流动。未来可能带来一部分结构性失业,但也会带来结构性就业。 (摘编自孙飞等完善就业保障成共享经济发展新课题,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四: 随着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介入市场,传统业态受到严峻挑战。欧盟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等非常注重维护各方利益,常常利用现有法律进行干预。法国自开始实行载人车辆新法规:除了传

13、统出租车外,只有经过统一培训步骤、通过考试获得载人资质者,才有权利用网上叫车平台或应旅行社等机构要求提供载客服务。舆论认为,法国这一法规是社会面临新经济形态的一种选择,也是听取各方利益诉求后推出的一项平衡措施。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各国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中国也一样,甚至做得更好。 (摘编自张洽棠什么才是真共享?,1月25日中国经济导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权分享、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资源与需求匹配,是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分享经济的基本要素。 B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六大领域中,知识技能领域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增长迅速,带动就业能力很强。 C劳动者参与

14、共享经济活动后,就成为“自雇”个体,脱离国家劳动保护网络,面临较大的市场经济风险。 D法国利用法律法规干预共享经济活动,在交通出行领域,对提供载客服务者的专业资质作出了严格限制。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未来几年增速可能放缓,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B分享经济将重新定义工作和就业,不仅能拓宽劳动者的收入来源,而且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新分配。 C共享经济让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也带来风险,政府需要提高警惕,采取防范手段,平衡各方利益。 D共享经济冲击下,实体经济企业面临招工难、与劳动者关系发生了改变等问题,但也有新的发展机遇。 6我国共享经济下的新型就业有哪些特点?劳动者如何适应共享经济带来的新变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 丧家犬 王安忆 我第一次看见这条狗,它是坐在一个收废品女人的拖车上,那时候,它还是一只小狗,脏得可怕,浑身的毛都粘成一股一股,是一种阴沟水的灰黑色。头上的毛垂挂在额下,完全看不出脸了。那样的狼狈相,可它却处之泰然,腰板很直地坐在那女人的拖车上。那女人也穿得一身破,头发蓬着,正与另一个邋里邋遢的女人说话。这周围的环境很杂。虽然有几幢高级公寓楼,可其间夹杂着不少陈旧的工房,路两边多是临时搭建出租给外地人的小店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