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14346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公文处理基础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学完公文处理基础一书,了解到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公文处理基本原则与基本原理、公文处理程序与方法,公文处理工作的管理等方面知识。通过学习公文处理基础,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对我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懂得,要想处理好公文,必须具备一定的公文处理基础和能力,深刻懂得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懂得了撰拟公文的方法技巧。下面我把一些学习公文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的概念。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

2、,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的和使用的一种规范体式的文字材料。 (二)分类 1、按照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公文 2、按照处理日常事务:事务公文 二、行政公文写作对公文作者的要求 行政公文写作是指公文文本的起草、修改和定稿。行政公文的写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也称行文原则,是指在执行公文行文制度时应当遵循的准则。20X年8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下面予以简单介绍,这是公文写作时特别应注意的。 1、少而精地行文 行政公文的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 2、根据职权范围和隶属

3、关系行文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3、请示应一文一事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

4、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当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4、正确运用主送、抄送行文 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或者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件,应当主送一个机关,以便收文机关及时迅速地进行处理。切勿多头主送。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公文,应根据内容写明抄报机关和抄送机关。 、联合行文要会商 一般来说平行机关可以联合行文。在办理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主动和有关单位商量,取得一致意见之后再发文,而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二)选准文种 公文的文种界限非常明显,不同的文种体现出不同的职权范围和机关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办事目的和要求。因此,发文应根

5、据本机关的职权、所处地位和发文目的,恰当地选用文种。如命令(令)、决定、通知、通报都有表彰先进的功能,但由于这些文种的性质、级别、运行方式等不同,其表彰的内容轻重、先进程度、所达到的目的也就有所不同,表彰时,要根据发文机关的级别、先进单位或人物事迹的轻重确定文种。误用、混用文种,会使公文的质量和效用受到严重影响。 (三)严格制定程序 行政公文的制发主要是经过。拟稿、核稿、呈批、签发、缮印、用印、封发等程序,公文写作者掌握了公文制文程序,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加快公文的运转过程。 (四)明确领导意图 行政公文的写作一般是“遵旨”行文的受命性写作,撰写者要遵循机关或组织领导的意图来行文,写作时必须做

6、到:“五清楚”,即任务、对象清楚;思想意图清楚;政策依据清楚;行文方式方法清楚;具体事项清楚。写作者只有做到了“五清楚”明确掌握领导意图,行文才能真实地反映组织活动的面貌,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三、公文写作的格式 一、份号 份号,指公文总印发数中某份公文的序号。 组成。规定6位数。如“份号000015”,表示此份文件是该文总印数中的第份。 位臵。在文头左上端,顶格书写。 作用。便于印数较多的普发性下行文有控制地分发;便于机密文件的分发和回收。 二、秘密等级 组成。我国保密法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标志为正红色“”。“”前标密级,后标期限。如“机密5年”。 璧尘提醒。“绝密”是指最重要的国家秘

7、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指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指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的损害。保密期限一般说来“绝密”以30年左右认定,“机密”2年,“秘密”年 位臵。在份号下边。 三、紧急程度 组成。分为“急件”和“特急”。 璧尘提醒。如果是电报,则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和普通电报。 作用。使受文机关明确公文处理的时间要求。 位臵。在秘密等级下边。 四、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是发文机关公文的固定称呼。 组成。由“发文机关称谓文件”组成。如“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乡人民政府文件”等。位臵在文

8、头的中心,用红色大号宋体字印刷。发文机关称谓,一般用全称,如果是特指,又不易混淆的,可用简称。如“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可以简称“中共市委”。如果联合行文,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各机关联署,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五、发文字号 简称文号,指某件公文在发文机关一个年度内发文总号中的实际顺序号。 组成。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机关代字由一定范围内的领导机关对自己的直属机关、单位的代字统一编定,字数一般不超过个。年份用阿拉伯字完整书写,不要把“18”简化为“”,并用方括号“”括住。如“中办发19985号”,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在1998年度内发的第5号文。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9、 位臵。在文件名称正下方,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 六、签发人 签发人指批准发出公文的机关领导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由本机关领导人签发。重要的涉及面广的,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经授权有的公文可由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签发。” 位臵。在发文字号右侧空两格的地方。 心得体会 一、勤于练笔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多读,更要重苦练,任何好文章都离不了苦练。公文等文稿的写作才能、技巧,也是从刻苦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多写常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本领。 二、注重选材 公文写作之前,必须掌握大量的信息

10、材料,经过鉴别、筛选、分析、综合,将相关的材料转化为公文的内容。收集材料,需要搞好材料的积累,努力建立自己丰富的“材料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通过积累材料,一是能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具体的积累方法是:把自己一本书后的最大感想和书中好语句记录下来,把它抄在本子上;把报纸上的有关资料,如好的观点、标题、典型事例及数据等你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来,条件许可时,最好剪集成册,分类保存;把自己在日常工作、下基层调查和同他人聊天时的一些好想法,他人的好语言记下来。如此长久坚持下去对写作文章

11、是大有好处。有人说,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资料的过程,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你觉得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材料就摘录、收集,并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善于比较 学习公文写作,需要根据行文意图去辨析文体,准确使用公文文种。怎样辨识运用的文种呢。首先能够区分行文的方向,依据隶属关系来确定适用文种。例如,“请示”和“函”都有请求批准的功能,但由于行文方向不同,则要使用不同的文种。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行文,应该用“请示”;向无隶属关系的机关行文,应该用“函”。如,关于购臵*设备的请示,*公司关于与*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函。其次能够区分公文功能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依

12、据公文的具体事由来确定适用文种。报告与请示两种文件,因为同是上行文,人们往往分辩不清,在工作中常常混用、错用。我们通过比较,是完全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区别是:第一,从性质上看,报告是陈述性公文,是阅件;请示却是请求性公文,是批件、办件;第二,从内容上看,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上级询问用的,不能写请示事项;请示重在请求,要写清请示事项,要求上级批复。第三,从时限上看,报告是事后说明,请求是事前陈文,请示的发出机关,要等上级批复之后才能把请示事项付诸实施,决不能“先斩后奏”。一个事物特点,总是在同别的事物比较中显示出来的。具有以上辨体能力,是正确使用公文文种的前提条件。为此,善于

13、运用比较来学习,是辨识公文文种特点,掌握公文写作的重要途径。 四、精于修改 公文写作多写多练固然重要,但每次拟稿时,还要进行仔细的修改。多修改自己的文章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改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规律,也是写文章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文章频改,功夫自出。事实上,多一次认真修改,就多一份写作的体验,就多一项具体的收获。学习公文写作,要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克服怕人挑“刺”的思想,对每一篇文章反复推敲,精思细改,这样写作能力才能迅速地提高。修改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

14、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一些门道;也可以自己写了文章以后,请高手帮助修改。有的时候,人家改动几句关键的话,可以使文章上一个档次,提出几条修改意见,可以使你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生;也可以自我修改,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或者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 总之,只有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公文处理基础,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们的国家服务,为全社会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