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13002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8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doc(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八月1目 录前 言1一、基础和背景3(一)三年对口帮扶主要成效3(二)“十三五”对口帮扶背景7二、思路和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帮扶原则10(三)帮扶目标12三、任务和工程14(一)强化共建,积极打造产业帮扶合作新模式14(二)注重电商,着力帮助苗侗特色品牌出山17(三)促进就业,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和劳务合作20(四)突出引领,帮助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寨22(五)教医为先,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帮扶合作23(六)注重理念,继续加大智力帮扶合作力度26四、项目和资金28(一)项目选择导向28(二)精准扶贫项目重点29(三)优势帮扶项目重点30(四)

2、项目资金安排32(五)具体项目安排32(六)资金使用管理33五、实施和保障35(一)健全帮扶机制35(二)强化监督考核36(三)营造良好氛围37附表1、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2016年度项目实施计划2、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2016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市本级对口帮扶项目)3、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2016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区、县(市)对口帮扶项目)4、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20172020年度储备项目库前 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的东南门,下辖16个县(市)和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聚集33个民族,户籍总人口4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6%,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

3、中的地区。全州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全州生物物种繁多,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78%,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素养“森林之州”、“天然药库”、“苗侗药都”、“百节之乡”等称号。2015年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811.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73元、6863元,截至2015年底,黔东南州尚有贫困人口81.34万人,贫困发生率20.9%。2013年,国务院启动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确定杭州在内的8个经济发达城市对贵州省除贵阳市外其余8个市(州)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自2013年7月以来,在

4、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导下,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和黔东南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两地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合作、教育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旅游合作、现代农业合作、文化合作、民生合作”七个方面,对口帮扶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为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黔东南州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期。对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持续做好“十三五”时期对口帮扶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11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黔东

5、南州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1351号)、杭州市和黔东南州两地签署的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书以及贵州省扶贫办关于开展对口帮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扶领办通20158号)、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杭州市和黔东南州的相关规划衔接,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黔东南州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一、基础和背景(一)三年对口帮扶主要成效近三年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府主导、各方配合、突出民生、统筹推进、注重造血、务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围绕黔东南州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问题,杭州市和黔东南州密切协作、

6、精准发力、定向施策,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对口帮扶任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十二五”期间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4%、实现“三高于”目标,三次产业实现“两升一降”,贫困人口减少85.9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21.2个百分点,为“十三五”时期对口帮扶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1、两地互访交流频繁,日趋常态。近三年,黔东南州与杭州市的交流往来达100多次,其中市(州)级领导带队开展交流达16次,两地主要领导开展高层次互访交流和实地调研。杭州市发改委、市农业局等30多个市级部门(单位)和余杭区等13个区、县(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多次到黔东南州开展对口帮

7、扶,签订了16个县(市)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和15个部门专项帮扶框架协议,形成了常态化交流机制。2、帮扶项目顺利完成,基础夯实。按照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工作计划(2013-2015年),突出职业教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公共服务等重点,三年安排对口帮扶项目119个、帮扶资金9400万元,且集中近三分之一的帮扶资金(3200万元)重点帮扶凯里市、台江县、岑巩县等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第一批、第二批对口帮扶项目全部顺利完成,第三批40个对口帮扶项目有序推进,项目进度达到预期目标,大大改善了黔东南州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有力促进了黔东南州教育、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3、五大平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杭州市积极

8、搭建和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产业招商平台、旅游推介平台、农产品展销平台、文化会展交流平台等对口帮扶“五大平台”,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拓展、招商推介、旅游合作、文化和会展交流、农产品展示展销等交流活动。产业园区共建有序推进,凯里杭州经济开发区协作园正式挂牌运营,黔杭电子商务产业园(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已引进100多家企业入驻,麻江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台江休闲观光农业(扶贫)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同推进,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世界休闲博览会、西博会等杭州举办的国际性会展平台在黔东南设立分会场,帮助黔东南借船出海、借梯登高。4、电商扶贫亮点纷呈,全国领先。大力发挥杭州“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优势,引进了阿里

9、巴巴集团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助推发展“无线黔东南”,协助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北斗”计划实施方案。协助设立淘宝大学黔东南州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三年各类、各层级培训电商人员约10000人次。黄平、黎平、凯里列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凯里、施秉列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施秉列入省级电商扶贫试点县。帮助开设了淘宝“特色中国黔东南馆”、“凯里市民族商品线下体验店示范园”建设运营,帮助凯里市成为中国县域互联网+行动联盟、中国县域互联网+扶贫协作联盟执委单位,助力旅游电商“西江模式”形成和推广。5、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初见成效。杭州市先后投入1530万元支持雷山丹江镇、丹寨兴仁镇和龙泉镇、黎

10、平高屯镇等一批贫困乡镇发展精品水果、茶叶、中药材种植、特种黔东花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全力配合做好黔东南州“百万稻田养鱼工程”,帮助引进了青田鱼100组,冬片600斤、水花60万尾,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两地旅游市场联动协作取得积极进展,帮助黔东南州编制智慧旅游规划,2013-2015年杭州游客赴黔东南旅游人数累计达到360.55万人次。6、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围绕投资、农业、文化、商务等领域,两地积极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经贸活动,近三年累计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86亿元。连续三年帮助组织黔东南州100多家企业组团参加杭州都市圈优质农产品新春大联展、浙江省年货展,拓宽黔东南州农产品在浙江的

11、销售渠道。两地分别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第16届杭州西博会、第8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两岸文化创业交流;在杭举办大型苗族歌舞剧仰欧桑,展示了50多项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电视台制作了8期黔东南州专题片,并依托杭州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秀美黔东南新形象。7、智力帮扶开创样本,良性互动。“两地政府+企业+教育”的对口教育扶贫模式全国首创,杭州师范大学三替家政学院已累计招收112名黔东南“两山”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入学。杭州师范大学与凯里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及10多家优质学校(幼儿园)实现结对帮扶,开展校长互派

12、挂职、共建实训基地等工作,选派了12名优秀教师到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上城区与雷山县8家基层卫生院结对帮扶全覆盖,富阳区与锦屏县、西湖区与镇远县等开展了医院结对帮扶。杭州市先后选派14名干部到黔东南州挂职,接收50多名黔东南干部到杭州挂职锻炼,接收黔东南州1500多名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杭进修学习,举办干部培训班27期培训1000余人次,组织医疗、农业、教育和市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赴黔东南州开展对口帮扶活动。8、帮扶机制不断健全,日益紧密。杭黔两地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定期双向互访机制不断完善,高层组织协调、前后方紧密互动和多层次结对帮扶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实现领导小组办公室

13、和联络处联系区域全覆盖。“月通报、月协调、季督查”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依托市场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建立杭州帮扶黔东南爱心协作网,推动慈善公益帮扶,共募集慈善捐款捐物价值超过600万元。同时,也要看到,对口帮扶工作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县(市)层面结对帮扶还需要加强,交流互动的情况不平衡,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帮扶机制。二是帮扶项目的引领性和带动作用还不够突出,项目偏多偏小、较为分散,缺乏有力有效的示范性重大项目。三是产业发展合作的力度还需要加大,帮助黔东南州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二)“十三五”对口帮扶背景“十三五”时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

14、景下,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工作的外部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1、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明确了对口帮扶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到2020年黔东南州必须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的目标;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又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推进人口精准扶贫对特色产业合作、劳务合作、教育和医疗帮扶等领域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二是通过加大

15、“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以及贵州省“33668”脱贫攻坚计划,对开展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推进电商帮扶等方面指明了新方向。2、“互联网+”行动的推进和高铁经济圈的形成,拓展了对口帮扶的新思路。随着两地时空距离的缩短,有利于两地贸易、商务的往来克服地理界限,进一步激活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动,有利于黔东南州承接杭州市的产业转移,将推动两地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谋求新的帮扶合作。一是“互联网+”行动打破了两地在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思维将实现两地大幅度的“资源整合”,打开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市场共建的新思路,特别是中国县域互联网+行动联盟(中国县域互联网+扶贫协作联盟)的成立,为两地县域在资源、品牌、产业、资本等领域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生态共建”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随着贵广、沪昆两条高速铁路的贯通,黔东南州快速融入长三角“8小时经济圈”和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与杭州的通勤时间由原来的22小时左右缩短至现在的7小时左右,优势互补效应将更加凸显,为黔东南州在新的起点上深化与杭州市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机遇。3、两地互补优势和“十三五”战略重点,指明了对口帮扶的新方向。随着两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未来五年两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双方经济协作规模和领域的思路更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