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12789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介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简介l 漢代是中華民族藝術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它上承先秦的百家思想,下接玄風佛雨的魏晉風度,在400余年的歷史時空里構造出的天人合一宇宙論圖式,并賦予了華夏民族一種外在性的征服世界的開拓精神。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重现汉代文化的辉煌历史,展现了古代文化本源,是我们中国人寻找精神价值家园。博物馆是严格按照国家博物馆管理要求成立的,馆藏品均经过文物鉴定站鉴定到代文物真品。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汇聚汉代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祖先们的文化艺术开拓边疆的成就。这里记载中华民族八千多年文明足迹,展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光辉成就,是华夏儿女传承历史、开

2、拓未来的精神家园。广州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对普及对古陶瓷文物保护、收藏等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l 展览种类l 本馆常设陈展重点是汉代陶瓷,分为无釉陶、单色釉陶、汉两彩、汉原始青瓷、汉成熟青瓷五个部分展出。让人们了解汉时盛世发明创烧了釉陶、发明了汉两彩、成功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伟大成就。为了让参观者了解我国陶瓷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伟大历史,设置了从八千多年前大地湾文化开始、依次为仰韶彩陶文化、良渚黑陶文化等远古展品,设置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的陶瓷真品陈列。让参观者在参观完本馆后,认识到陶瓷已伴我华夏民族走过一万多年的历程,不管

3、是风雨飘摇的年代,还是辉煌繁荣的盛世,陶瓷是一部记录沧海桑田的文化艺术典籍。每当我阅览这些陈列,都能感受到远古先辈们,为追求发展、追求美好而留下奋进的印记,为我们留下珍贵的件件真品而感叹万千。l 汉代釉陶l 汉代釉陶气魄宏伟、造型端庄、线条简洁,而莹润明亮的釉层和华美的釉色则是它独有的。l 1、造型:汉代各类罐中的小型罐,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口沿平滑圆润,有的口沿中央有一条小沟槽,其肩部丰满,腹部圆鼓,下腹缓收,平底,从肩部到底都很饱满,线型结构上收放都很缓慢,底部不向外张哆。l 2、装饰花纹:其构图生动活泼,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完整谐调。l 3、釉的差别:施釉分为两种,一种深沉凝厚,釉光莹

4、润悦目,比较暗,没有浮光。另一种釉层薄,釉光比前一种明亮,釉色略微浅淡,施釉也不够整齐,也有窑粘现象。这两种釉的釉层都有流釉现象,或叫垂釉现象。l 汉代铅釉陶l 铅釉是在釉中加入铅,以铅的化合物作基本助熔剂,在700左右开始熔融。铅釉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其着色剂是铜与铁,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呈现出绿、黄、黑、褐等色。其中绿色釉较常见,有深绿、浅绿、翠绿、黄绿等,颜色鲜艳,光彩照人。l 汉代的铅釉陶首先发现于陕西关中地区汉武帝时期的墓葬中,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釉陶。铅釉器物的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光泽,我们称之为“银釉”。它的形成是由于铅釉陶在地下长期埋葬的过程中,釉中的某些物质被水和碳酸气腐蚀

5、分解而出现的层状沉积物。这种银釉有的呈明显鳞片状,有的则呈有珍珠光泽的粉末状。当器物受腐蚀严重时,器表釉层往往被银釉代替,有的深及陶胎。汉代铅釉技术的发明,不仅为唐三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也为釉上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l 汉代瓷器l 东汉时,在中国浙江窑址发掘出的瓷片经化验证明: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表面施釉较厚,釉层透明,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是在1260-1300的高温下烧成的,具备了瓷器的各项基本条件。因此说,中国真正的瓷器应该生产于东汉。l 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由于瓷土中含较多的铁,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论,尽管淘洗很仔细,依旧残留一部分,因此当时陶瓷的胎中都含有2%以下铁的成分。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钙的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入窑烧造时空气流通,进氧很多,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烧出来呈黄绿色;如果不让空气进入窑内,则窑中产生还原气氛,烧出来的瓷器就是青绿色。因此,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为青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