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1239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理论课、实验课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樊城区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学校: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课前准备:教师下发导学案准备好扦插的盆栽玉树学生预习课文并查找相关资料导入新课带一盆栽玉树,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通过这棵得到一棵新的玉树,最简单最快的方法是哪种?(用叶直接扦插)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取下一片叶,扦插在另一个小花盆中。放在教室,同学们一定要记得来见证“奇迹”发生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殖。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理论课课时: 1课时主备人复备人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 我能举例说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会区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2、 我能够列举植物

2、常见的无性生殖,通过探究了解扦插和嫁接成活的处理;3、我会尝试对植物进行扦插和嫁接的生活实践;4、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乐趣。【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阅读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用黑笔圈划课本,用红笔标注出课本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独立完成自学探究。1、 访问身边有经验的种植人员或上网查找,了解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导学案用黑笔做题,用红笔改错和补充。评学检测(学为我用)1种子中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的。 A受精卵 B受精极核 C胚珠 D卵细胞 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 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 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3、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 B C D 3对植物生殖多样性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使植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B植物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 C增加了物种变异的速度。 D生殖的多样性可能产生更多的后代。 4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 A要选好接穗和砧木 B接穗上的芽应该大而饱满 C使接穗和砧木紧密贴合 D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5用叶繁殖容易成活的植物是( ) A椒草 B葡萄 C苹果 D马铃薯 6能够发育成果实的部位是( ) A花蕊 B子房 C花药 D受精卵7、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4、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和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我的收获:课外实践: 尝试对仙人掌、仙人球等进行嫁接 尝试对玉树、蟹爪兰等进行扦插整理导学案(理知识链,搭成长桥!)独学:(课前预习、探究,独立完成预习题)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包括 和 ;完成传粉之后, 和 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 ,理由是 ;3、有性生殖 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 产生新个体4、“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语告诉我们柳树可以有 这种无性生殖的方式来繁殖新个体。5、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互学探究(对子讨

5、论,对子互相分享各自的思维过程,求同存异集智解惑组内讨论,将难以解释的问题及疑惑写在小组黑板组长认领展示内容和任务,确定展示的形式)1、用图示、漫画或流程图等形式,描述嫁接的步骤?2、农业生产实践中嫁接常用于哪些植物?嫁接有哪些益处?3、依据P4页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归纳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3、依据P4页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归纳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8、 依据P4页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归纳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樊城区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 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课前准备】1提前三天发导学

6、案2教师在实验室准备相关器材3学生按课前准备操作,并在上课的那天带来准备好的叶4、教师做好安全预案,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操作教育5、放手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并激励其动手操作课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课型学生实验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复备人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通过我的动手操作验证出绿叶在光下制造出有机物淀粉2、我能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3、我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并规范操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4、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学法指导】1、对照导学案,结合课本P119页实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用黑笔圈划课本,用红笔标注出课本中的重点和疑难点。2、利用身边的绿色植物进行实验

7、操作,注意减少误差,提高实验效果方法的运用。【展示交流】(共同分享)1在操作时我的改进措施及遇到的困难2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3我的收获【评学检测】(学为我用)1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 )A生理盐水 B酒精 C清水 D碘液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A.水分 B.空气 C.光 D.温度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液泡 D.细胞壁4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两片叶子,用打空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颜色较深

8、D.三个圆片的颜色深浅相同5下列各项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做法是( )A.在桃树上嫁接新品种 B.选择阴天或傍晚移种C.保持行间距,合理密植 D.移种幼苗里带一坨土6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大桶装上烘干的土壤100千克,然后在土壤上种一棵重2.5千克的柳树苗。在这以后,他只给树浇纯净的雨水。5年后,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却减少了不足0.1千克。请据此分析回答:(1)你认为范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什么问题?(2)范海尔蒙特的这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现在,你知道范海尔蒙特实验中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请简要说明。【整理导

9、学案】(理知识链,搭成长桥!)【独学】(课前准备)1阅读教材P119120内容。2利用身边的盆栽,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的操作。将取下的叶带到生物实验室使用。把盆栽放黑暗处24小时;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3我用的是 植物的叶,在操作时我的改进措施及遇到的困难?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 实验;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4根据我的阅读理解,我认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有:【互学】(动手操作)5检查实验器材,并了解各器材的使用方法6以对子小组为单位,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完成下列步骤的操作: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在大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7(1)暗处理的作用是_。(2)实验中用到酒精的作用是_。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酒精溢出燃烧,要注意安全。叶片逐渐由_色变成_色;(3)实验现象: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实验结论: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 b、绿叶只有在 下才能合成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