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12206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在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教学策略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但许多学生非常害怕作文。我自任教以来,一直在乡村学校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发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为改变这一状况,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一、进行听说训练,加强普通话,培养学生语感大多学生来自农村,交流都是用当地方言进行,这对写作有一定的障碍。对此我要求他们在生活中要多讲普通话,还对他们进行了听说训练。我按座位依次每天安排三名同学分别在早读前、上午第一节前、下午第一节前分别到讲台上讲故事,读报纸,转述他们前晚看过的优秀动画片、电影、电视剧,叙述他

2、们的所见所闻,其他同学在位置上听。老师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天长日久,学生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朗读比赛、演讲、辩论、口语交际这样在使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又帮助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达到了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累。二、认真观察,细心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具有特定的素材优势。我们有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景观,也有现代农村乡土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指导学生去用耳朵听、

3、用手摸、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山山水水等。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找到习作的活水,不断激发习作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只有生活丰富了,学生才有富足的作文素材。三、在阅读中学习作文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的命题方法多样,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窥视文章的内涵。所以,我在教学中,结合具体课文,教给学生怎样认识题目类型,学生掌握了方法、规律后,在作文时,就能运用从阅读中学来的审题方法,分析题目的写作要求,避免了跑题

4、、偏题的现象,抓住主题来习作。上课时,在指导学生读懂、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某些段落的写作方法,让从学生生活中选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练写片断。同时要加强背诵训练,背诵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最佳时期,小学阶段背诵的东西往往可以终生不忘。根据这个特点,我让学生熟读、背诵一些语言经典的范文。,学生背的多了,词语也就丰富了,因而写的文章就比较精彩。此外,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看课外书,阅读时注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做好读书笔记。

5、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把订的报刊杂志,学生自己捐的各类书刊,挂在“图书角”内,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学生随时翻阅。并组织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交流品味,互相促进。还发动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在班里用小黑板设置名言名句专栏,每天轮流由学生写一句自己搜集的名言名句展示,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四、记日记,写随笔,丰富作文素材 首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如椰子树,通过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之后,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在平凡之中觉察出不平凡的东西来写在日记本上。

6、农村学生在家经常干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等,让他们写一写,说一说亲自当家的感受,字数不限,只要每天都记就好。这样不仅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还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写日记的同时我还让学生们写随笔,写随笔是防止学生有感无处发的可悲现象而产生的。我要求每人一本,随便什么时候写,随便怎么写,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它可能一天写几篇,也可能几天写一篇,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它弥补了日记使学生练习不够的缺陷。日记和随笔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的文风,才能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学生平时写得多、练得多,作文时才会得心应手,作文质量才能提高

7、。五、允许模仿、借鉴,鼓励创新我认为作文可以模仿。当然,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的作文要写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许适当地模仿别人的作文。我让学生结合课本和优秀习作例文进行模仿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多读多背,同时要学以致用,在习作中可以对优美词语、句子、段落进行仿写或借鉴。不拘形式地多样地开展小片断练习。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就会自觉积累优美的语言,把文章中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另一方面在习作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生动、具体,语言不再贫乏、平淡了。这样,可以降低作文难度,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先“扶”再“放”,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写作技巧,易于动笔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会相应同步提高,学生就不至于一开始就产生作文难的心理。总之,农村的作文教学我们要从作文的特点和农村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从而真正提高乡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