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12173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诗中的语言学知识音步一、音步 、什么是音步 一行诗之所以成为“诗”而不是普通的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有均衡的节奏,有起伏的韵味。各种语言的节奏来源于这种语言的规律自身。现代汉语的规律不同于古代汉语,也不同于外国语。现代汉语诗的节奏单位是“音步”。通常由两个字(音)或三个字(音)组成一个音步,再由若干音步构成诗行。诗行中的一个音步与下一个音步之间,在朗读时可以有一个小的“顿”,把它们划分开来。二字(音)组成的音步,叫做“二字组”。例如: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三字(音)组成的音步,叫做“三字组”。例如:一早起我儿子直催我他骂我怎么还不出城(讲解:“二字组”是最基本的音步;“三字组”可以认为是

2、由二字组派生出来的。此外还有“一字组”,“四字组”等等。)、音步中的衬字一个音步中,往往可以有衬字(轻声):的、了、着、过、子、儿、们、里、上、下、了的、着的、着了、起来、下去、等等,以及虚字、其他轻声字:在、于、和、把、以、等等。重读音节加上这些衬字以后,使得音步有灵活性、参差性,不单调乏味、不呆滞僵化。(讲解:通常,“二字组”音步中的两个字都是重读的(可以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中的任何一个声调);然而,加上的衬字则是轻读的(轻声)。衬字可以加在重读字音的前面,称为“前衬字”;加在后面、称为“后衬字”;加在中间,称为“中衬字”。)例如: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 桌椅,朋友

3、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般的洁白;其中,“这”都是前衬字;“的”都是“后衬字”;“了的”、“似的”、“般的”是两个相连的“后衬字”;又如:“也许你要睡一睡”“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其中“一”、“不”、“得”都是“中衬字”。、二字组()两个重读音节组成的二字组严格的“二字组”音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读的。例如,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双音词:春天兰草秋季菊花以及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双音词组:有酸有甜是苦是辣()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衬字组成的“二字组”音步例如:过了村头别了你们好吧看哪花呀走哇、三字组严格的“三字组”音步中

4、的每一个字都是重读的。例如,由三个音节组成的三音词,(多半是名词,也有形容词):紫罗兰 图书馆 无线电 通行证还有许多三个重读音节构成的“词组”,例如:新大陆 好望角 太阳岛 红樱桃这些三音词和三字词组,都可以用来作“三字组音步”,例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二字组加一个衬字”、“一字组加两个衬字”,通常也都可以看作是三字组(或“准三组音步”)来灵活运用,它们与标准的三音重读的“三字组”有不同也有相通的地方。这要依照具体情况而加以变通。在写诗和读诗的时候,可以灵活掌握。例如:两个重读音节加一个衬字构成“三字组”音步老头儿 白杏儿 小孩子摔一交 睡了睡 看得见 、一字组在

5、现代汉语诗中,“一字组”是一种特殊的音步。通常,在“一字组”后面有一个无形的“空白”,也占一个字音的长度。这样,在朗读时。“一字组”跟二字组音步的节拍(时间长度)就相等了。特别是在句尾的场合。例如: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象春风里一出梦象梦里的一声钟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她”、“花”、“梦”、“钟”等一字组后面,都应有一个“空白”,使得它们的长度都相当于“二字组”音步的长度。有的时候,“一字组”加上一个轻声的衬字,也相当于一个“二字组”音步。 例如: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其中“谁的”就是“一字组”加一个衬字,相当于一个“二字组”的音步。6、四字组在现代汉语诗中,“四字组”是一种罕用的音步。但有时

6、因为诗歌艺术上的需要,使用“四字组”音步(节拍上念得急促一些)可以收到特别的效果。“四字组”音步通常由两个重读音节加上两个“衬字”而构成。()两个后衬字。例如:蝼蚁一样死亡;-加两个后衬字 “一样”; ()一个前衬字,一个后衬字。例如: 这浓郁的香味; - 加一个前衬字 “这”, 一个后衬字 “的”; 是黄昏中交集的悲欢; - 加一个前衬字 “是”, 一个后衬字 “中”; 在太空上*,- 加一个前衬字 “在”, 一个后衬字 “上”; () 一个中衬字,一个后衬字。例如:吐不完的苦水;- 加一个中衬字 “不”,一个后衬字 “的”;听得清的足音; - 加一个中衬字 “得”,一个后衬字 “的”;“四

7、字组”音步还可以由三个重读音节加上一个“衬字”而构成。一般说来,这个衬字是后衬字,例如:白茫茫的喧哗 未成熟的寒噤古铜色的菊花 紫罗兰的圆锥二、 由音步构成诗行、每个诗行的字数与音步数初期(五四时期)的白话诗,每行长短是不拘的;年代,有些新诗人写诗要求每行的字数(音节数)相等。后来的创作实践表明,勉强凑成字数相等的诗行,并不一定能达到节奏的和谐与自然。经过许多现代诗人的努力,认为诗行节奏和谐的关键,在于匀整的音步。有些现代诗,每行的字数相同,音步数也相同。例如,卞之琳的寂寞一诗,每行个字(音),而且都是音步: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

8、他常常艳羡()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其中,“乡下、蝈蝈、操劳、一个、艳羡、家园、如今、休止”都是“二字组”音步;“小孩子、养一只、长大了、在城里、他买了、蝈蝈的、他死了”(有一个衬字)以及“怕寂寞、枕头边、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墓草做、三小时、还不曾”都是“三字组”音步。又例如冯至的十四行集第三首,前行,每行四音步,都是个字(音)-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了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但是,接下来行诗句,就不对头了:虽然都是个字(音),却有的音步,有的音步,字数相同但音步数不同-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音步,)在我的面前高高

9、耸起(音步,)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音步,)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音步,)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音步,)雕零里只看着你生长(音步,)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音步,)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音步,)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音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音步,)其中,你是特殊的一字组音步;筑了、你的、我的是单音词加衬字构成二字组音步;玉树、音乐、在我、耳旁、一座、庙堂、让我、小心、走入、又是、插入、高塔、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身体、喧哗、不脱、躯壳、看成、引导、祝你、永生、我愿、化身、为你、泥土是二字组音步;秋风里、萧萧的、严肃的、翼翼地、晴空的、在我的、圣者的、升华了、雕零里、只看着、在阡陌、纵横的、田野

10、上、根下的是有一个衬字的三字组音步;是一片、你无时、你生长、我把你、一步步是三字组音步:全城市的是有一个衬字的四字组音步。实践表明,如果片面只追求每个诗行的字数相同,但不注意音步匀整的话,写出来的效果并不怎么好。读起来拗口,显得又呆板、又别扭。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必须特别注重音步的协调。(讲解:对于现代汉语说来,五音步或更长的诗行显得有些沉重、平缓、拖沓。朱自清在新诗杂话中说:“据卞之琳先生的经验,新诗每行也只该到十个字左右,每行最多五个音步。我读过不少新诗,也觉得这是诗行最适当的长度。再长就拗口了。这里得注意轻声字,这种字不妨作为半个音,可以调整音步(原文为音节)和诗行;行里有轻声字,就不妨多

11、一个两个字的。”(参看朱自清新诗杂话页)。穆旦说:“诗本来是字少而意繁,所以应避免罗嗦。我认为,每行最多十一二个字足以表现任何思想,诗行太长,就失去了诗的分行意义了。” )下面是一首我校级外语系林琳同学的诗你是我心中孤独的轮廓中的诗句,第一句四音步,第二句四音步,第三句三音步:你是我心中孤独的轮廓我只在孤独的时候将你轻轻地回忆 读来轻盈灵巧,颇富韵律美。有一个办法可以补救五音步诗行的冗长拖沓,这就是在某一行诗的中间用一个逗点或句号甚至问号、惊叹号,作一个句中的停顿。有些诗人不约而同地运用了这个诀窍。如我系08级1班王婷燕同学的读诗的习惯:掠过雪域的那缕微光怎么会那么,那么轻易地穿透了我全部的生

12、命又如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徐钺的近期诗作:仍然像昨天,你在一块红色石头之中找我我则在它消失不见的地方寻找声音。虽然句子很长,但其中加入了逗号和不少轻声字,不会显得沉重冗长(讲解:一行诗中,长短的音步是参差的;一段诗中,长短的诗行排列是交错的;显得生动活跃。如果一连串所有音步的字数长短都相同(例如都是二字组的音步),就会令人觉得呆滞、刻板;如果一连串所有诗行的长短都相等(例如每行都是五音步或十个字音),虽说可以造成庄重、扎实、严肃的效果,但往往难免令人觉得单调。过去人们嘲笑的“豆腐干”诗,就是强求每行字数完全相等,很不自然,形成一种沉闷乏味的古板形式,不容易博得读者们的欢迎。)(讲解:但如果把诗行写得杂乱无章,不讲节奏,不讲韵律,更会令人反感,难以接受,甚至不堪卒读。)现代诗通常爱采用参差的音步和交错的诗行,排列成相对有规则的形式,就造成动态中的对称之美,不整齐中的匀整之美,起伏跌荡中的韵律之美。音步的参差,诗行的交错,是现代诗歌节奏的主要形式,“音乐美”的基本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