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12130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茶园东部新区概念规划说明书 (2).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东部新区(长生组团)发展概念规划一、规划背景简介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经过二、三年的发展已初具城市形象,为进一步抓住南岸区在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中的历史性机遇,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市、区政府提出扩大茶园新区建设规模,并与长生桥、迎龙、峡口、广阳镇的城镇建设发展统筹考虑,最终形成重庆市主城区东部新区(长生组团)的构想。本次规划力图在重庆市总体规划和特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为东部新区(长生组团)的长远发展做出科学的定位和预测,以满足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规划的必要性与迫切性1是实现重庆特大城市空间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目标的需要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

2、辖市,直辖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70亿元,人均GDP接近800美元,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发挥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我市还需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通过将重庆市与全国其它3大直辖市及西部省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可以明确地看到: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市都市圈经济发展处于西部前列,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但落后于其它3大直辖市,须加大发展力度。重庆市分为都市圈发达经济区

3、、渝西经济走廊经济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都市圈有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且对周边地区县具有重要的战略带动作用,应实施先导带动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截止2001年底,重庆主城核心区已建设的用地规模约为188平方公里,通过分析比较表明:主城核心区建设高度密集,人口密度分布不合理。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亟待扩展和调整。在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跨江桥梁、轨道交通等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的实施步伐比原来预计的大大提前,使得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也为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城市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性。主城区将延续 “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重点加大东、北、西几大外围

4、拓展区的建设将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重庆市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全市城市化目标为2000年,33.09%;2005年,45%;2010年,50%;2020年65%。(即:20年间全市城镇人口将增加1200万人)都市圈城市化目标:2000年,79.8%;2005年,85.3%;2010年,90.4%;2020年,95.2%。20年间都市圈城镇人口将增加3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将增加300-400平方公里,而东部新区的建设将容纳30-50万城镇化人口,将为实现都市圈城市化目标提供有力的用地保证。 2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需要本次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的需

5、要,是与时俱进,加快我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我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的客观要求。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就必须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而目前我市主城核心区内城市建设用地逐步“退二进三”,产业用地越来越少,许多企业又都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大的问题,所以急需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而东部新区的建设正好为重庆市主城区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适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3加快东部新区(长生组团)的建设,是实现南岸区“十五”发展计划的需要2001年南岸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亿元。三大产业占国经济比重为3.58:64.31:32.11。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986元。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南岸区“十五”计划发展战略: (1)创新战略。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来开创性地发展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用创新来大幅度提高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开放战略。突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重庆会展中心的作用,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大

7、力提升区域集散、幅射、服务功能,以大开放求大市场促大发展。 (3)科教兴区战略。充分发挥科教优势,重视科教基础作用,以科教来聚集市场要素,实现经济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走科技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生态环保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南岸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大力度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5)五边发展战略。实施五边发展战略,是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位功能,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大举措。到“十五”期末,南岸区将基本实现中国中西部先进区,跨入中西部区县200

8、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末GDP预期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取得明显进展。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控制大气、水质、土壤、噪声污染,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8%,城市形象和硬件设施达到重庆一流水平。今后南岸区将按组团式多中心都市化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南坪、弹子石、长生三个组团构筑的南岸区经济核心圈。其中:三产业布局:建立以消费型都市三产业经济为方向,以南坪、弹子石、长生为三个重点。 二产业布局:调整工业布局为重点,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茶园、盘龙、海外、兵器、广阳工业园区为主导,逐步将分散的工

9、业通过迁建、规并相对集中于工业园区内发展的格局。一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生态型、观光型、科技型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并逐步完成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换。4是提高国土使用效益的需要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南岸区的长、迎、广、峡四镇辖区范围,位于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内,但这一地区目前城市建设用地较少,城市化水平较低,土地使用效益低下,为此,南岸区国土部门正在编制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将调整提升这一地区的土地价值,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土使用效率,大力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5是实施深化重庆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本次规划是对重庆市总体规划中长生组团规划在特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思想下的深化和落实。重庆市总规确定长生组团包括

10、今南岸区所辖长生桥、迎龙镇,组团内可发展耗水、轻污染的工业项目,也可发展农副产品集散或工业品市场,城市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左右。此后重庆市政府批复的茶园新区总体规划紧邻长生组团南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4.28平方公里。此后,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在广阳岛、长生桥镇等地编制了多项发展规划,可见由于重庆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深入,原来的长生组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长、迎两镇的范围了,而是应该将其周围同处于铜锣山以东明月山以西的广阔土地纳入规划研究范围,统筹协调布局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切实,具有长期建设指导意义的东部新区(长生组团)规划。 三、东部新区的发展条件分析1区位条件东部新区(

11、长生组团)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部长江下游南岸,用地开阔,环境优美。距离江北国际机场26公里(走中环);寸滩港区18公里(走中环);距离重庆市现有及规划的CBD中心区12(走渝黔高速)公里;其周围还有一些市级大型基础设施(现状及规划)如鸡冠石污水处理厂、长生垃圾卫生填埋场、黄桷渡水厂、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江南大道等。另外,新区还紧邻南山风景区和广阳岛体育度假区,区位建设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在重庆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重要的外围发展组团之一。2综合现状分析 (1)地理位置长生组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东部,峡口镇、广阳镇、长生桥镇及迎龙镇境内,隶属重庆市十一个外围中心组团之一的长生组团,是重庆市主城区的拓展区,

12、西傍天然绿色屏障铜锣山,有渝黔高速公路穿越,东靠明月山,北临长江,南与巴南区接壤,规划总用地120平方公里左右。(2)交通条件外部交通条件较好,长生组团是重庆主城区外围十一个中心组团中最靠近主城区的组团,与南岸中心城区和南坪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以南山相隔,现状有刚改造完成的黄明公路、弹广公路,仅3Km长的渝黔高速公路真武山隧道把两地紧密相连,对外交通十分便捷。(3)自然资源长生组团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内植物群落和植被类型具有多样性,地带性植被属常绿阔叶林,成片林地主要是次生的马尾松林、黑松林,还有人工香樟林、竹林及零星分布的楠木等。按土壤和气候条件适种树种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几乎无裸地,乔木和

13、灌木均生长旺盛。(4)城镇建设东部新区范围内包括长生桥,迎龙,广阳,峡口四个城镇, 总人口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人。(5)基础设施交通:在水运交通方面,长生组团位于重庆主城核心区下游郭家沱,具有修建港口码头的良好水域条件。在陆路交通方面,渝黔高速公路由主城核心区的南岸区穿过明锣山从长生组团的西南角经过,并修建了茶园立交作为进出长生组团的主要出入口;弹广公路已从南坪区弹子石沿长江边修到长生组团的峡口镇。另外,从南山风景区与黄桷垭镇分别有一条山区公路接入长生组团。在航空运输方面,长生组团通过渝黔高速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到达机场仅需30分钟的路程。在铁路运输

14、方面,长生组团通过渝黔高速公路到达重庆市龙头寺火车站仅需15分钟。在重庆市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长生组团地处主城区的东部,位于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中环与二环之间,城市轨道交通环线接入长生组团的中心区,与主城核心区将形成密切的交通联系。 电力:长生组团现有电力依靠重庆市大电网提供,现已建有110KV茶园变电站、110KV迎龙变电站和35KV长生变电站各一座。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在迎龙规划建设50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各一座。上述现状和规划的供电设施将为长生组团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燃气:已建输气干管自黄桷垭至位于长生桥镇西侧的配气站,管径为D219,供气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

15、供长生桥镇和正在开发建设的茶园新区用气。通信与广播电视:长生组团通信由位于长生桥镇的长生模块局提供,该模块局容量为1万门。在茶园新区已建主要道路上均已建有6-12孔电信管道。 给水:长生组团现状依靠各镇公用水厂供水,茶园新区则由新建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的雷家桥水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另外,自南坪水厂至真武山隧道已敷设DN500供水主干管,只需建设一座加压泵站,即可向茶园新区提供2-3万立方米/日的用水量。在迎龙镇东南面,迎龙湖水库即将开工建设。该水库为一中型水库,总库容为1700万立方米,待其建成后,可以为长生组团提供5-10万立方米/日的用水量。排水:长生组团地形呈两山相拥,南高北低的形态,其间有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是苦溪河、迎龙河,汇入长江,其流域面积分别为82平方公里,76平方公里。从可能的用地范围来看,长生组团的污水可以相对较容易集中,在污水处理方面,比较我市其他地区如北部新区、高新区等,也很容易组织,因此有较好的经济性。从而在组团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一旦污水主干截流系统建成,则组团在产业拓展上将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在雨水排放方面,现状的地形亦有利于雨水的有组织的排放。苦溪河、迎龙河因流域面积较小,属季节性河流,加之河床断面特点,对城市建设用地并不构成多大的限制,还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