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12079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怎样认识力教学设计课题: 6.1 怎样认识力科目: 物理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 一、教学内容分析力无处不在,离开力,整个宇宙都将不复存在.因此,认识力,研究力,显得十分必要.力学知识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力,辨别力.而这一章,主要学习力的初步概念,同时对重力,摩擦力等概念由一个粗略的了解.而这一节则要让学生认识物理中力的概念,明白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是什么,为以后逐步深化力的概念作必要的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推,拉,提,压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并能分析简单情

2、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实例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物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力的学习,鼓励学生立志科学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通过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学习,教育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力的现象学生很熟比如用桨划船,学生常见,一般学生以为早就懂得如何划船,但是不会作深入分析;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

3、的力”较难理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以实例为基础,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推,拉,提,压等实例,将蚂蚁,运动员,起重机,水流,磁体等用一个物体来概括,讲物体,杠铃,重物,物体,磁体等用另一个物体来概括,将推,拉,提,压等用作用来概括,从而建立力的初步概念;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实例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三要素难点: 1,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日

4、常生活中的一些力的实例。师: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有什么感觉?.师:你对力是怎样认识的?答: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要用力答:感觉到肌肉紧张。引入课题(二)探索新知一,什么是力 1分析书本几张图片的情况,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加以分析:蚂蚁 拉 物体运动员 举 杠铃起重机 提 重物水流 推 物体磁体 推 磁体(补充在物理学中推,拉,提,压等都称之为”作用”)2.请学生回答:(1) 力是什么(2) 力的存在要有几个物体 教师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投影(结论):(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存在必须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

5、到力的物体。指出上面实例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二、力的作用效果教师1.多媒体展示书本图片(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 多媒体展示踢球动画3. 多媒体展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学生实验(并带领学生分析) A选甲,乙两同学均穿滑冰鞋,当其中一人用力推时,两人的运动情况. B.选一组的同学用手拍课桌,2.概 括:(1)先请学生回答:上面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教师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力的三要素1.学生活动A.学生甲在门上同一点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B.学生乙在门上不同点用大小相同的力推门2.概括A.学生总结刚才的活动

6、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B.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学生讨论,相互补充。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实验让学生活推门B.学生推门谈感受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认识力的概念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将对力的概念加以理解。设计情景,让学生体会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性.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直观感受所学知识体验力的三要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应用新知1、风筝在空中摇晃,以风筝为研究对象,

7、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升力的施力物体是_。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简称为_,符号为_,用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_N。3、当物体受到的作用时,可能产生以下两种效果:(1) (2) 4、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另一个物体对它 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 ,施力的物体叫 。力的作用是 。5、力的三要素指的是_,_和_。学生交流。学生抢答学生集体口答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巩固练习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要有一个物体,就可能产生力的作用2、从深井中提起水桶

8、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一个力,可能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D人用力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5、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 。五)归纳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做练习学生回答。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七、板书设计一、力是什么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存在必须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