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11207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读”【摘要】作为一名长期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语文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并不乐观。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不能安静地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思考、体验、解读,老师怕耽误了学生探讨交流互动的时间而把读书的时间侵占了。这其实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失误。我认为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应该是读。阅读教学不仅要注意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的训练,增加“读”的数量,

2、而且也要注意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课内阅读 朗读 自读 熟读 课外阅读 语感“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渗透理解,多读有利于学生领会重点语句,领悟文章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可以说,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朗读又存在一些问题。1.有些老师生怕被人冠以“一言堂”的罪名。随便让学生进行默读、小组读、齐读等,流于形式上的好看。于是,我们常

3、常看到一节自读课,学生读一读,然后老师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就结束了。2.有的阅读课老师安排学生读的时间过少,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马上就开始提问、讨论、赏析评价或表演。例如,让学生用两三分钟默读一篇较长的课文,紧接着就要学生讨论发言,这样往往学生的反应都比较漠然,主要是学生根本不够时间读完,当然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他们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课堂上基本听不到什么读书声,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

4、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3.没抓住精华部分读。课文类型各种各样,朗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老师应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精华部分,而不能从头至尾、漫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如在月光曲一课中描写月光内容的段落是精华部分,老师可在播放月光曲的过程中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大海的景象,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再指导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4.有的老师在学生朗读完后,就继续讲下一段内容,而没有让学生评价,认为太浪费时间,倒不如自己多讲一点,让学生更明白些。实际上,这是老师对“读中领悟”的作用理解得不

5、透彻。学生如果对课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透彻,那他一定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内容。这时,如果老师大胆地让学生相互评价,指出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真正读懂课文,这不是比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课文更好吗?5.教师范读缺失。当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范读愈来愈少见了。许多老师,或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规范为理由,或以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为借口,动辄就是“请听录音”,或指派读得不错的学生范读。现在的课文录音良莠不齐,而学生范读又限于阅历和理解能力,毕竟不如教师对文章的把握。其实,教师首先以抑扬顿挫、感情充溢的范读孕情、造势,营造氛围,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达成共鸣,陶醉其中,爱其所爱

6、,恨其所恨,产生对语文的浓浓兴趣。据说,老舍先生早年听一位老先生范读了几十行伊利亚特后,才真正爱上了荷马史诗。6.语文课堂上学生读课文时,常见一人读到底。一人读,众人听,并且往往是班级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其他的学生好像不需要培养朗读能力似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读。”读课文可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提问接读、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生是朗读的主体,教室里不应该只有一个朗读的主角。那么针对形式多样的“读”:朗读、范

7、读、自读、默读、速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式的读最好呢?首先,我认为朗读应是语文教学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式,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语文学习要注重过程,靠朗读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无须长篇累牍地讲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和深邃哲理,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岂不更好?我国历史上有无数

8、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朗读感悟的事例,如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读到口舌生疮,蔡文姬靠诵读回忆父亲的文稿“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古训,都证明了读者自身朗读、体味的重要。其次,我们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自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阅读方式。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能够找出答案。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有位老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

9、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举了起来,老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们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老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结果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不用老师解答,其他学生就把疑问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所以,语文课的自读

10、,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自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边读边思,圈圈画画,通过长期手脑并用的课前、课中、课后自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自读方法。另外,熟读也很重要。熟读,就是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读以致达到“熟能成诵”。实践证明,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以及篇的积累量,是反映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定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其他篇目,并对能背诵的篇目基本做到正确默写。”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背诵、默写,使学生能把口语语感转化为相应的书面语语感,

11、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越过三千常用字的障碍。同时,大量的语言积累,对发展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课内,把学生思维和知识的获取面局限在课堂上、课本中,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非常不利。课外阅读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拓展延伸。课外阅读表现出较强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是中外名著和文质兼美的时文。阅读目的主要是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在课外阅读活动设计时,宜采取以下策略来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1.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时空条件和兴趣支

12、持。比如师生共同阅读,每周提供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定期举行读书成果交流活动、诗歌朗诵活动等。2.适时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对课外阅读内容、速度作适当调控。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调控,比如部分阅读内容的限定,哪些书为必读,哪些书为自主选择。阅读没有一定的量,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质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的理念,力争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把学生导向浩瀚的世界文学海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总之,阅读教学不仅要注意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的训练,增加“读”的数量,而且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阅读指导,从而保证“读”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刘淑玲 现代语文 2007.2.10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学语文教学 陈树元等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之“怪现状” 200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