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与人生.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0969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审美与人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审美与人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审美与人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审美与人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审美与人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审美与人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审美与人生.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审美与人生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美学从广义上说,不仅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内涵的丰富多彩现象的思考,同时也包容在生存方式中,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实践,体现着美。审美活动更直接指明了审美现象中主体方面的状况,因为在审美中,主体是动态的,是实践的,同时也是生存性的。审美的目的就是需求的实现,审美的目的就是审美境界,审美活动一旦发生,由于其性质所致,它必然向审美境界发展,审美的活动是在对象之中的活动,是主、客合一的活动。另外,如果对审美经验具体分析,可看出审美是主体的自我超越,是对对象的投入,在理

2、论上,这种超越与投入,就是审美活动与实践的本质的内涵。主体以一个个体,一个与对象相对而立的“我”出现,这种情况,与对象分为现象与实体、材料与实体、材料与形式,意义与基质的情况共生,它和对象合为一体,共同进入一种非功利的状态,当进入这种境界时,可以说人在“美”之中。这种具体的超越它使获得的意义更模糊,更丰富,它使获得的意义虽不明确,但更“痛切”。就获得的意义核心来说,抽象的超越获得的是“本质”,“本质”是对事物的陈述,它分离于事物。但在具体的超越中,人们面对事物直接的感性展示,并不在其“后”寻找“本质”,而是让事物就这样出现,也即“存在。”在审美经验中,事物在如其所展示的那样存在着,同时向主体展

3、示“意味”。“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美总是存在于美的事物中,而美的事物之所以成为美的事物就在于它能给我们精神性的愉快,应合着我们的审美活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想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美的环境中,那将会多么痛苦。也正是审美需求,促使人,哪怕是在原始时代,去追求美,创造艺术。审美需求是与人生的求知欲,功利欲相并列的。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拥有了金钱,那么这种生活还是不完善的,生存本质地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等样式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故而,爱美,是人的生存对自己不仅作为一个与它物相对的生命,而且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的确证与表达。人的一生是追寻美的人生,而具审美的人生是诗意境界,达到人

4、格的和谐完满,二者还有如下内涵: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向来有一种认为艺术与生活分离的思想倾向,认为在面对真实的人生时,不敢落足,于是站在生活之外。其实,人们的认识都只强调了艺术的某一侧面,如果我们对人生实践与审美活动细加分析,则可发现两者的统一。(一)、从实践方面来看。我们认识到,实践,生存是世界的基础,它是生产性的。除此之外,实践,生存与生产有其内在结构,这个结构是包括关照,思考与享受的。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往往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行动。但是,从根本上看,实践必然含有欲望,筹划,生产,评制等环节。在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现象性要素。例如欲望,总是伴随着,生产着想象,欲望会把自己的

5、对象想象出来。而且正是这样的对象的想象刺激着欲望的加强。但实践又有有限实践和全面实践之别,在有限的实践中,欲望总是无关整体的欲望,它只是某一部分的欲望,如饥渴,只涉及人的部分,因而它仅是肉体的;全面实践中的欲望必有关于人的本质表达以及对对象“本身”的显现。有限实践的筹划将现象的基础当作材料来处理,其中人的本质力量的运用也是“处理”性的;全面实践的筹划将作为基础的现象作为“你”来对话,它是真正虚心投入的体验与追问。有限实践的产品中形式与材料是分离的,一旦产品形成,材料即被遗忘,这样的产品因为形式的普遍性,是可复制的;而在全面实践中,产品并不扭曲材料,它让材料将自己的光,色,质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6、使形式与材料结合为一个“存在”,它是不可复制的,有限实践的评价是局部的,它获得了部分与有限的满足;无限实践的评价则是对自我实现的欣赏。总而言之,有限实践中,生产者与环境,与产品是分离的,他的产品对于他,不是被他占有就是占有他;全面实践因为自我的投入与整体性的需求,他的产品就是他本质的展现,自我和对象是合一的。但尽管真正的生存是全面的,可是现实生存却常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实践中,人的活动不是偏于对象(求真),就是偏于自我(欲望与意志),然而,自我与对象结合的全面生存也有自己在现实中出场,那就是审美活动。所以在日常的现实中,审美活动不仅是生存的一种样式,而且是与生存本身最契合,最相通的一种样式。(二

7、)、从审美活动方面来看。审美活动是与真正的人生实践最为相通的现实活动。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人生实践中。1、审美活动起源于生存。审美活动是人们在生存中逐渐意识到,并加以确认,加以培养而发展成的活动,审美活动伴岁着人类的成长而成长。在人类原始时期,就有了审美活动。不过,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它可能并不视为审美活动。例如,在原始人的祭神舞乐中,人们可能不是为审美而这样做。当然,人们可能也不是为了求知,为了教化而从事这项活动。那种原始性活动,毋宁说是一种综合性的生存狂欢。在这里,有求知、有审美、有意欲,他们综合在一起,分不开,切不断。审美正是这种综合性活动的某一部分,逐渐为人所意识,珍惜,需要,最终获得了独立

8、与发展。2、审美活动为生存所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为各种有限性而困扰,人的整体性本质得不到表达。“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在具体,有限中(食“肉”的欲望,需求)体现超越与整体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体验;(赏“竹”的闲雅之趣)是人的整体性本质得到表达与自我确认的最佳方式。3、审美活动在生存中获得内涵。无数艺术实践证明,艺术品要取得成功,必须扎根于现实,从现实中获得灵感,材料与形式。浪漫主义强调自我表达,强调理想,其实也是根置于现实,其表达的情感,表现的倾向,都是对现实的应对。西方现代派艺术,则是以反讽的态度对待现实,现实在它那儿得到了曲折的表达。4、审美活动的结果使自我和现实更“痛切”地出现

9、。审美活动的重要成分是创造艺术品。例如一幅花鸟画与真实的花,鸟之间难以等同起来,艺术品真正的意义在于它的意象与意境,即“意味”。而真实的花,鸟对人而言,也不在于它是一个组合物,而在于它的“意义”。“意味”大于“意义”。因此,艺术品在更深的意义上与现实相通,而且逼出了现实的“存在”,现实更“痛切”地出场于艺术品中。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才会说戏剧比真实更真实。正是基于审美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活动,中国人更推崇“艺术的人生”。即在生活本身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体会对象的存在。从而深刻揭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也正是在对对象的“存在”揭示中,自我突现了有限的“小我”,使自己的存在,一种

10、不扭曲对象从而不扭曲自己的自身得到了确证与表达。达到神与物游,天人合一,逍遥而无待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审美就是一种特殊的,即与人生本体最切近,最易相通的人生实践。二、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广义的“美”是一种价值性的观念,它表征着最高审美体验,也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境界”即“意境”。“境界”是主体与对象合一,是投入,忘我的体验。但广义的境界并不要求主体一定要投入主客合一的境界才行,哪怕是主,客两分的状态,只要自我在其中不自知,也是一种“境界”。因此,人总是在一种境界中,而且境界有高下之分,最高的境界是“境界”的境界 。境界并非为审美所独有,在实际人生实践中,由于每个的生活阅历,命运遭遇,教育学养等的

11、差异 以及人们对生活自觉理解程度的不同,所追求的生活目标不同等等,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个人生活境界。例:在李白眼中多壮美的景物;王维笔下多优美的情景;刘帧的诗气盛韵弱,多壮美;曹植的诗气韵双高为优美 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因受制于外在客体的特点,但更多则取决于主体特定的心灵活动状态,即使同一处景观,在不同气质的人眼中必然会有不同的情调。不过审美境界却不同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人生也是有多重境界的,人作为一种特定的生命存在,他既有意识,又有意志,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命存在。人不仅总是实际地从事着某种具体的活动,而且他总是能自觉地意识到

12、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甚至会自觉追问自己从事这些活动的意义。因此,人不仅活着,能意识到自己活着,而且也会不断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正是这种对自己生命的自觉以及对自身存在的反省与追问,使人的生命活动能与动物混沌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也正是这种对生命的自觉,使人的生活具有了境界。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对此作了深刻的阐发。他认为“人生是有觉解底生活,或有较高程序底觉解底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底动物的生活者。”他所说的“觉解”即自觉与了解,正是这种“觉解”使人进入了一个意义的世界。“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对它能够了解,便有意义 ;否则便无意义。”这种惟有人才会

13、有的意义世界,就构成人所独有的境界。但是,不同的人,对生活的自觉程度是有区别的,因而,尽管每个人都面对着相同的宇宙,置身于大致相同的生活之流中,但是,生活对每个人却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从而每个人处身于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对于我们认识“境界”作了恰到好处的阐述。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对人生的自觉程度最底。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依照社会习惯或本性去做,既不思考也不了解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更别说有什么超脱的理想去实现人生的意义;处在功

14、利境界中的人,虽然对社会人生有较多了解,但比较狭隘,因而所作所为,都脱不出一个“利”字。尽管他的行为在客观上也可以对他人与社会有益,但他的出发点却是为己;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与功利境界中的人适成对照,他不是以“小我”为中心,而是以社会为本位,因此他能自觉地把自己融入社会整体中,所作所为都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了解的程度最高,它是人的存在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不仅能超个人,而且能超社会,因而他具有更加宽广的胸襟和眼界。一个人究竟达到什么境界,并不是从外部看他究竟做些什么事,而是着眼于其内部的精神态度。例如:处于自然境界中的人并非一定是目不识丁的愚民莽夫,处

15、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也并非都是成就了惊天伟业的旷世奇才。即使人们都做着相同的事,但由于了解程度的互异,精神态度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境界。鲁迅曾谈到,人们读同一部红楼梦,所获各不相同:“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造成这种现象在于境界不同:一个耽于酒色的人很难区分裸体只画与春画,一个执著革命的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特别敏感,一个道德家心中先有一套规范,以之衡量现实而常忧患缠身又如同样是大学教授,因为了解不同,亦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属自然境界的,他们留学回来,有人请他授课,他便莫名做起教授来;有些教授属功利境界,他们当教

16、授是为着提高声望,以便将来做官。有些教授属道德境界,他们具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怀抱。有些教授则系天地境界,他们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这四种教授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可因了解程度不同,其境界自有差别。所以,面对人生的挫折时,有人笑对人生,有人遇难而退,有人以死相“殉”,有人视其为磨刀石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有人蝇营狗苟,有人勇猛精进。然而,最高的人生境界是超越了小我,进入了大我的境界,是自我与世界合一,把握了生活的真谛,体会到万物的滋养,把握到世界化生之“道”的境界。这种境界,便回到了生存本身,是真,善,美合一的境界。同时,境界本身具有审美特征。但并不是说境界本身就是审美境界。天地境界的区分,每一种境界本身有高低之分,在这四种境界中,审美境界又处于最高的地位。因此,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生境界的提升。如果说审美境界是高级的天人合一,那么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形同构的对应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形式感则是初级的天人合一,美的形式既是意象创造的中介,又是情感对象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