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10722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明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考自市委、市政府酝酿、形成并于2003年正式提出“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三市”发

2、展战略以来,“生态兴市”这一发展战略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实施。笔者认为,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应该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探讨、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以求对进一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能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一是应拓展“生态兴市”涵。在狭义地理解和把握“生态兴市”涵、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地从广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生态兴市”的涵,进而从广义角度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以使各种生态建设能够振兴的,不仅仅是的经济,而且包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

3、一方面可以将“生态兴市”发展战略拓展为“生态兴市利民”发展战略,使生态不仅能够兴市,而且能够利民,与市民的发展密切相关。与此相应,可以将“工业立市”和“科教强市”发展战略分别拓展为“工业立市富民”和“科教强市健民”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可以从广义角度来理解、把握和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使“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不仅关注经济的振兴,而且关注各项事业的发展,关注市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家园环境的营造等。 二是应努力强化市民生态意识。市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能够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造生态环境,如将园林引入城市,引入单位,使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但是,市民利用和开发自然生态环境,将自然生态环境的

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意识等还较差。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努力强化市民的生态意识,特别是应该强化市民对自然生态环境加以利用和开发的意识,重点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应该以泰宁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等具体事例来引导、启发和教育市民,使广大市民确立起较强的生态意识,能够更加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造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能够确立起生态利用和开发意识,更加自觉地发挥所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造生态环境的各种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现实优势、社会优势、生活优势等。 三是应全力建设绿色产业高地。是省的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又有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而生态兴市

5、发展战略的直接目标,就是要把建设成为绿色产业高地。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全力将建设成绿色产业高地。应该根据自然概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以及现有的绿色产业状况和优势(如,的烟叶居全省第一位,林业、粮食居全省第二位),重点抓好的林区、烟区、粮区、蔬菜区、食用菌区、中药材区、畜牧水产区等的建设,从而使的这些产业能够较充分地发挥的资源优势,成为的产业特色和区域产业优势,又能够形成较长的绿色产业链条,打响绿色产业牌,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使成为海峡西岸的非常重要的绿色产业区域,从而保证占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产业高地。 四是应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兴市首要的是要振兴经

6、济,是省的陆山区,而发展生态经济是陆山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性选择。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将生态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应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特色和资源的总量,明确的生态优势之所在,能够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之基础;应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大力发展符合实际的生态经济产业,目前应将林业生态经济、旅游生态经济、生物医药生态经济等作为重点来抓,把生态效益型经济作为着力点来抓;应将生态经济作为最有后劲、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努力打造生态品牌,把生态环境和资源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形

7、成生态产业链,谋求跨越式发展。 五是应立足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具有较好的林业环境,丰富的林业资源,2005年开始又拥有“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这个大平台。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立足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应继续保护好林业环境,培育好林业资源,积极调整林业结构,不断扩大林业资源总量,使的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的条件和基础。同时,应将林业作为“第一”要发展的产业来抓,摆在经济工作的第一位置,加强林政管理,加快林木的精深加工,不断开发和利用林业生态环境和资源,在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尤其应该做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的木材、人造

8、板、松香、制浆造纸、竹制品等林产品方面的优势,将的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 六是应搞好绿色生态旅游产业。拥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比较优势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着力搞好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应对现有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不断地改善条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规经营管理,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突出山水特色,做好“碧水、丹山、奇石、溶洞、森林、古文化”等文章,重点抓好森林、温泉、地质等类型的度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区,打造

9、在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生态旅游精品,借助世界地质公园等品牌打好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牌。还应在搞好绿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方面的立体开发和利用,将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全面转化为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七是应着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产业,而辖区物种丰富,现有2843种植物种群、1713种药用植物,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的生态基础。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着力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态兴市的新突破。应一方面继续做好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好辖区遗传、生态等方面的多样性,同时做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基础调研、规划等工作,制定相应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应扶持现有

10、的华健生物公司、利科生物公司、南方生物技术股份、华灿生物科技、博峰科技等,引进其他生物医药企业,使生物医药产业在连成链条,形成规模,成为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再一方面应大力培育、开发生物资源,种植绿色药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是应打造好“中国绿都”牌。在发展旅游事业的过程中,早打出了“中国绿都”的品牌,2006年编写出版了相应的名为中国绿都的导游词集。而为了全面开发丰富的自然和人造的生态资源,很有必要将“中国绿都”的涵加以拓展。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打出具有广泛涵和战略意义的“中国绿都”牌,使其成为生态方面的最著名的综合性的品牌,成为拥有中国独具特色和最具

11、优势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代名词,并打造好“中国绿都”牌,让成为在中国最名副其实的“中国绿都”。 九是应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政策。为了保证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另一方面,国家、省在生态方面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政策以及法规,以保证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应充分了解、熟悉国家、省在生态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并加以充分利用,如可充分利用国家对核定的重点公益林每亩每年有补偿基金5元的政策,因为作为重点林区,利用这一政策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可受益不少;应对如何更好地落实生态兴市发展

12、战略统一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并加以宣传、包装、利用,以使这些政策在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当然,政策的制定、利用应以不损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十是应完善发展战略实施机制。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才不容易被人为地干扰,也才能将发展战略切实地贯彻并落到实处。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建立、健全并完善各种发展战略的实施机制。应该将贯彻落实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作为市里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明确具体实施的主要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宣传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以及各种生态方面的政策、法规的主要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建

13、立、健全相应的宣传发动机制;明确具体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抓具体的与生态有关的经济项目以及其他项目,保证这些项目顺利进行并做大做强的主要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操作运行机制;等等。此外,还应在建立、健全生态兴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机制的过程中,根据的实际情况以及机制的运行情况不断地完善这些机制。 十一是应把建设成生态家园。生态兴市的直接目标是振兴城市,终极目标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深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应该将把建设成为生态家园作为生态兴市的目标之一。自将园林引入城市之后,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生活条件,目前沙溪两岸的绿地已经形成点、线、面、圈有机联系的城市绿化格局,全市园

14、林绿化覆盖面积798.3公顷,绿化率42.15,人均绿地面积7.05平方米,已经有了建设生态家园的良好条件。应该在这个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涵,以实施生态兴市发展战略为载体,以增强市民生态意识为保证,明确提出把建设成为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家园的目标,并将实现这一目标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中,成为发展的重要定位,进而使“生态家园”成为最重要的城市特色、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之一。 总之,“十五”期间提出的“生态兴市”发展战略,是符合实际、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深入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可写的文章有很多,要做的工作有不少,因为实施这一发展战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一旦“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得到了较好地、深入地实施,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这已经是被现有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也是“生态兴市”这一发展战略的容所决定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