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10062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最新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年月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 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 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

2、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

3、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插田歌作品介绍插田歌的作者是刘禹锡,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4卷第 6 首。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贬为连州(今广东连

4、县)刺史期间。 诗以俚歌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意 在讽喻朝政。插田歌原文插田歌1(并序)作者:唐刘禹锡连州城下2,俯接村墟。偶登郡楼3,适有所感4,遂书其事为俚歌5,以俟采诗者6。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7。农妇白纻裙8,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9,嘤咛如竹枝10。但闻怨响音11,不辨俚语词12。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13。水平苗漠漠14,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15。自言上计吏16,年初离帝乡17。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18。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19。”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20,侬入无度

5、数21。 昨来补卫士22,唯用筒竹布23。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插田歌注释1插田:即插秧。2连州:地名,治所在今广东省连县。3郡楼:郡城城楼。4适:偶然。5俚歌:民间歌谣。6俟(si):等待。采诗者,采集民谣的官吏。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资)考证也”。 这一句指有意仿照民谣,中含讽谕,希望能下情上达,引起皇帝注意。7参差(cdn ci):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 光闪烁,明暗不定。8白纻(zhd )裙:白麻布做的裙子。9郢中歌:楚歌。一说俚歌。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客 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和者数千人”10嘤咛(ying ning)

6、:形容相和的声音。如竹枝:象川东 民歌竹枝词一样(句中句尾有和声)。11 怨响音:哀怨的曲调。12 不辨俚语词:听不懂歌词的内容。13 嘲嗤:嘲讽、讥笑。14 漠漠:密布的样子。15 乌帽:官帽,乌纱帽。东晋时为宫官所戴,至唐代普及为官 帽。16 上计吏:入京办理上报州郡年终户口、垦田、收入等事务的 小吏。亦称“计吏”。17 帝乡:帝王所在,即京都长安。18 侬:我,方言。谙(dn):熟悉。19 相参:相互交往。20 省门:唐代设中书、门下、尚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此处指宫禁或官署衙门。轲峨:高耸的样子。21 无度数:无数次。22 昨来:近来,前些时候。补卫士:填补了皇宫卫士的缺额。23

7、筒竹布:筒中布,又名黄润,唐代一种价值昂贵的布。贮藏 在竹筒中,为蜀地名产。插田歌创作背景这首乐府诗是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所作。诗以俚歌的形式 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 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 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 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诗的后半部分,先以四句写景承上启下, 使场景由水田转到村路,展现农民归来时村落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 气氛,引出计吏的登场。接着通过农民与计吏的对答,揭示了封建社 会世态炎凉和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也揭露了大官僚贪贿卖官的弊 政。全诗用白描手法,语

8、言通俗,尤其是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 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 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插田歌赏析此诗序文说希望中央派官吏来采集歌谣,明确表示诗人作诗的目 的是讽谕朝政、匡正时阙。中唐新乐府诗虽然大都有意仿效乐府民歌 通俗浅显的风格,但像插田歌这样富于民歌天然神韵的作品也并 不多见。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 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 意境。首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 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 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

9、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 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 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齐唱郢中歌”以下六句进一步通过听觉来描写农民劳动的情绪。 在农夫们一片整齐的哼唱中时时穿插进一阵阵嘲嗤的大笑,忧郁的情 调与活跃的气氛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因而歌声虽然哀怨,但并无沉闷 之感。“但闻”、“不辨”、“此必”扣住诗人从郡楼下望的角度描 写,虽然楼上人听不真歌词和嘲嗤的内容,却传神地表现了农民们朴 野而又乐天的性格特征,绘出了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怨响音”是 农民们在繁重劳动和艰难生活的重压下自然流出的痛苦呻吟,而“时 时一大笑”则爆发出他们热爱生活、富

10、于幽默感的旺盛活力。时怨时 嘲的情绪变换,暗示了农民对现实的不满,这就与下文农夫对计吏的 嘲讽取得了照应。尤其高明的是,诗人没有描写劳动时间的推移过程,而仅用“水 平苗漠漠”一句景物描写点明插秧已毕,使场景自然地从水田转移到 村路。炊烟袅袅、鸡犬奔啄的四句景色点缀承上启下,展现了农民劳 动归来时村落里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同时引出计吏的登场, 将全诗前后两部分对比的内容天衣无缝地接合成一个完整的场面。计 吏乌帽长衫的打扮出现在这青田白水的背景上,在农妇田夫白裙绿衣 的衬托下,不但显示出计吏与农夫身份地位的差别,而且使人联想到 它好像一个小小的黑点玷污了这美好的田野,正如他的庸俗污染了田 间

11、辛勤劳动的纯朴气氛一样。计吏的自我介绍引出田夫与他的对话, 着一“自”字,巧妙地表现了计吏急于自炫身份的心理。田夫对计吏的应酬颇含深意。“君家侬定谙”,说明田夫知道计 吏本来也是出身于附近乡村的。“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讽刺 计吏一旦当上官差,去过一趟长安,便与乡邻不是一路人了。话虽是 对“这一个”计吏而发,却也概括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普遍现象, 揭示了官贵民贱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计吏没有听出田夫话里的讽刺意 味,反而“笑”着致辞,借机大肆吹牛。这一“笑”正显出他的愚蠢。 “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活画出尚未脱掉土气的 计吏鄙俗可笑的神情和虚荣浅薄的性格。“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

12、布” 是全诗讽刺的重点。既然计吏的姓名补入朝廷禁军的缺额,只须拿出 些筒竹布便贿赂得来,那么官职当然也可随意买卖了。“君看二三年, 我作官人去”,这种推测既是计吏的自夸,也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但 让这话出自一个小小的计吏之口,则收到比诗人直接议论更强烈的效 果。连计吏都觉得官价便宜,更可见出皇家卫士名额之贱,朝廷卖官 鬻爵之滥。全诗写到计吏得意忘形地预卜自己将会高升的前途时便戛 然而止。听了这一席话田夫的反应如何,则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就 留下了无穷的余味。这一段对话全用口语,寥寥数言,朴素无华,却 传神地表现出农夫与计吏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 性格特征,体现了诗人通俗活泼而又具有

13、高度概括力的语言特色。这首诗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以俚歌民谣揭露重大的 社会问题,在诙谐嘲嗤中寄寓严肃的政治意义,以平凡真实的生活显 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从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到人物对话都 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但又表现出诗人明快简洁幽默的独特风格, 因而以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插田歌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 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 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

14、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 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 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的诗现存800 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 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 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 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 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 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插田歌繁体对照全唐詩卷 354_6 插田歌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壹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黃犬往複還,赤雞鳴且啄。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自言上計吏,年幼離帝鄉。田夫語計吏,君家侬定谙。壹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計吏笑致辭,長安真大處。省門高轲峨,侬入無度數。昨來補衛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刘禹锡插田歌(并序)原文翻译注释】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