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09483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组成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和丹皮 方解: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三补。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八纲辨证,即表里,虚实,寒热,和阴阳。 系统观:标为肾虚,一剂中药包含了对肾,肝,脾的调理。 整体观: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肾虚 普遍联系观:根据五行理论,肾水生肝木,肝木克脾土本方证以肝肾阴虚为本,兼有虚热内扰。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本方为金匮要略所载之崔氏八味丸(仲景易名日肾

2、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是为三补.佐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而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根据病人不同的症候,六味地黄丸可以衍生出知柏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柴芍地黄丸;加味地黄丸等等。(比如有实热,加知母,黄柏变为知柏地黄丸;肺虚,加麦冬,五味子成麦味地黄丸;肝

3、肾同时阴虚,症见眼花的,加枸杞和菊花成杞菊地黄丸。)- 这就叫辨证后对方剂的加减。一、 六味地黄丸处方来源:宋小儿药证直决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方解:本品为滋阴清虚热之代表成药。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患。其中熟地黄滋阴填髓、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萸肉温补肝肾而涩精,山药健脾固肾而益精,共为臣药。佐以泽泻利水渗湿而祛肾中邪水,丹皮清热凉肝而泻阴中伏火,茯苓渗湿健脾,既助山药补脾,又助泽泻利水,且防熟地滋腻而有碍运化。综观全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功效:滋补肾阴。主治:肾阴不足。证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动摇,足跟作痛,骨蒸潮热,手足

4、心热,盗汗遗精,消渴,咽喉干痛,或虚火牙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二、 本品系由金匮肾气丸减去附子、肉桂而成。原为治疗肝肾不足所致小儿发育不良,因其滋阴补肾功效显鞒,所以后世将其视为滋阴补肾的基本方药,并由此化裁出多首补肾方药。祖国医学认为“肾 为先天之本”,很多病证皆由肾虚而致,因此本方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现代常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糖尿病、高血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肾炎、肾炎恢复期、口疮(复发性品疮),虚火喉痹(慢性咽喉炎),盆血、眩晕(高血压病)、衄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眼底疾病、肺结核、神经衰弱,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后遗症等病,以及佝偻病、小儿发育不良。但辩证必须符合中医肝肾

5、阴虚的证候。症见眩晕,潮热盗汁、腰痛或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消渴,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之物。脾虚便溏者慎用。三、 知柏地黄丸处方来源:清医宗金鉴。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方解:本品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知母生津润燥,清泄相火,配伍黄柏清泄相火之强。诸药配伍,共奏滋肾阴,降相火,清虚热之功。 功效:滋补肾阴,清泄相火。主治:阴虚火旺。证见骨蒸朝热,五心烦热,颧红面赤,盗汗遗精及虚火牙痛、咽痛,舌质红,脉细数等。本品在六味地黄丸补肾阴之基础上,更增强了泄相火作用,为治疗阴虚火旺之

6、要药。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阴虚火旺者可用本药治疗。四、 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处方来源:清医级。药物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方解:本品即六味地黄丸增加麦冬、五味子而成。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麦冬清肺养阴,生津润燥;五味子敛肺滋肾,纳气平喘,诸药配伍,既能滋补肾阴,又能补肺阴、敛肺气、平喘止咳。 功效:滋阴补肾,敛肺止咳。主治:肺肾阴虚。证见久咳虚喘,口渴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本品在六味地黄丸补肾阴之基础上,又新增了补肺润燥,敛肺平喘作用。肺结核、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属肺肾阴虚者可用本药治疗。五、 杞菊地黄

7、丸处方来源:清医级药物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方解:本品即六味地黄丸增加枸杞子、菊花而成。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枸杞子补益肾精,养肝明目,菊花清肝疏风明目,合则清肝益肾明目。诸药配伍可收滋肾养肝,益精明目之功。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肝肾两虚。证见头晕目眩,视物昏暗,现金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等。本品为滋水涵木之剂,在补肾阴之基础上更突出了养肝明目作用,为治疗肝肾两虚,目暗不明之常用成药。六、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处方来源:汉金匮要略药物组成: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方解:以熟地黄滋阴补血,填精补髓为主

8、药。以山茱萸温补肝肾,固涩肾精;山药补脾益气;肉桂、附子温补肾阳,补命门之火,共为辅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热佐使,意在补而不滞,补中寓泻。 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主治:肾气虚,肾阳不足。证见腰酸腿软,肢冷畏寒,尿频量少或小便不利,或痰饮喘咳。及足跟痛,脚气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等。本品以治疗肾气虚、肾阳不足之常用中成药。其特点是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又温补肾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故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及老年病、妇科病属肾阳虚,命门火衰者皆可用本药治疗。 注意

9、事项:舌红苔少,咽干口燥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忌用。孕妇忌服。七、 明目地黄丸处方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而成。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配枸杞子、当归、白芍、滋阴养血,益肝能,可收滋肾养肝,益精明目 之功。配菊花、蒺藜、石决明(煅)凉肚明目,散上焦风热,既能益精血以明目,又能散风热以退翳,可助六味地黄丸补肝益肾明目。补中有清、清中有疏,诸药合用,共收滋阴养血,明目退翳之功。功效:滋阴清热,明目退翳主治: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见目涩多泪,视物昏花,头昏耳鸣,舌红苔少,脉弦细等。本品为眼科常用中成药。对内眼病证属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内热翳障者尤为适用。现代常用于白内障、青光眼、干燥性角膜炎等眼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