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9288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9高一下平顶山期末)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B .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C .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 .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2. (2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

2、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0s,则( )A . 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B . 运动员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8m/sC . 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D . 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3. (2分) 运动员踢足球时,人对足球的作用力大小为,足球对人的反作用力大小为。关于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4. (2分) (2018江苏) 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 时刻相同,地

3、点相同B .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 .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 .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5.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某人站在台秤上,从他向下蹲到静止的过程,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 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B . 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C . 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D . 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6. (2分)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 0B . kC . ( )

4、kD . ( )k7. (2分) (2016张掖模拟) 下列物理实验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A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 .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D .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8. (2分)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A . B . F2G tanC . 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与F2的合力变大D . 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9.

5、(3分) (2017高二上济南开学考) 如图所示,木箱顶端固定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下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物块与箱底间有压力若在某段时间内,物块对箱底恰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 . 加速下降B . 加速上升C . 物块处于失重状态D . 物块处于超重状态10. (3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 . 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B . 小球第4秒末速度为0C . 小球始终向前运动D .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1. (3分) (20

6、16高二上襄阳开学考)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 , 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 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gC .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 D .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x0 )12. (3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月考)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静止于光

7、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有一物块以速度 向右运动,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假设木板足够长,物块不会从木板上滑下,则木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 ) A . 物块速度最小B . 物块和木板之间还有相对运动C . 物块速度与木板速度大小相等D . 木板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13. (1分) (2019高一上北京月考) 如图是气垫导轨装置图,现在利用气垫导轨来测量滑块的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1.2 cm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1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5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

8、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4.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 14. (6分) (2017高一上溧水期中)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 理想实验法B . 等效替代法C . 控制变量法D . 建立物理模型法(3) 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A . 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 . 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C .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

9、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 . 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15. (5分) (2017黑龙江模拟)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原理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实验测量值,比较两者的大小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后的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的实验测量值a测=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 如果用天平测得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

10、则小车加速度的理论值为a理=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3) 对于该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A .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小车上B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C . 小车和车内钩码的总质量要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D . 通过增减小车上的钩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E .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三、 计算题 (共4题;共50分)16. (10分) (2017高二上浦东期中)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4107kg的微小带电油滴在A、B两水平金属板间静止,该油滴的带电量是5.010

11、12个电子电量,(元电荷e=1.61019C).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试求:(1) 带电油滴所带电荷量(2) A、B两板间电场强度大小.17. (15分) (2016高三上延川期中) 交叉路口处有一辆静止的小汽车等候信号灯,当绿灯亮时,它以2m/s2的加速度起动,与此同时,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从小汽车旁边驶过此后小汽车保持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大卡车仍以原来速度直线行驶问:(1) 小汽车追上大卡车时距起动位置多远?(2) 小汽车追上大卡车时的速度是多大?(3) 小汽车追上大卡车以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18. (15分) (2016高一上如东期中) 小明同学在离地面为h高

12、的阳台,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细绳上下两端各栓一个小球,手提细绳上端,放手后两小球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后均不反弹,重力加速度均为g,求:(1) 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B;(2) A球下落的时间tA;(3) 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t19. (10分) (2020高一下中山月考)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成 ,传送带A、B间距 ,传送带始终以 速度顺时针转动,将一小物体轻轻释放在A处,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 ,(sin =0.6,cos =0.8, ),试求: (1) 刚释放时,小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 小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13-1、14-1、14-2、14-3、15-1、15-2、15-3、三、 计算题 (共4题;共50分)16-1、16-2、17-1、17-2、17-3、18-1、18-2、18-3、19-1、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