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091616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课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此论文来自于学校“质量工程”项目。九江学院实验中心 谢忠 谢忠,副高,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办公信息系统。 九江学院教务处 王文洁 易艺 摘要目前高校基本采用了市场成型的教务管理系统来进行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功能体现在课程安排、成绩登记、分析统计功能上,但由于各学校在教师课酬计算上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成型的管理系统很难完全满足学校课酬结算、统计和汇总分析要求,因此根据本校课酬结算的具体要求,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得以实现。关键词 教务管理系统 课程类型 课酬核算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核心,而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近年来,在高等教育

2、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师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的办学模式也从单校区转变为双校区甚至多校区,办学层次也出现了多元化及专、本科并存等情况。这些改革变化增加了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为此全国高校基本都采用管理软件来支持高校教务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市面上已经成型的软件有很多,我校也购买了浙大正方集团的教务管理系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管理平台。该系统很好地提升了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为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发挥着积极作用,基本完成了所有的教学计划、教务排课、成绩管理、考试管理等教务管理工作。但在这几年的运行中,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方面现有的系统还是不能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特别是在

3、课酬核算方面。由于排课、课酬分配及核算的多样化和特殊性,加之我校是个多校区的院校,排课时需要分校区,再者一些院系因专业要求,其课程的安排不同于一般院系,这些情况现有的系统很难处理,导致课酬结算管理的困难就尤为突出,课酬结算便成为难题。因此根据本校课酬结算的具体要求,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得以实现。一、 课程类型和系数设定课酬核算的难点主要在于课程类型多样性,使得课酬计算时存在不同折算系数,比如我校课程类型有理论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双语课、艺术音乐术课、音乐方向课、公选课、体育专业术课、公共体育课等,根据不同类型再因合班、人数、实验分组等情况进行课酬系数的设定,故计算起来相当繁杂

4、,对于课酬核算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要对所核算课程的类型进行明确划分,确定好其相关的系数,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折算出教师实际的课酬。我校课酬类型划分情况见图1。图1二、 课酬核算流程课酬核算流程分三个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方式是首先由各二级院(系)根据学校培养计划,填报相关数据,自我审查无误后送交教务科进行审查,对于教务管理科室必须严格审核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量,人工审核经常存在遗漏问题,通过采用机器核查将会大大减少存在的错误,教务科二次审核后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二级院(系),直到无误后再递交校领导审核批准,批准后送校财务处。具体流程见课酬核算流程(图2)。图2三、 课酬管理系统结构系统的研制

5、首先必须根据往年手工结算课酬的数据为依据,结合部门管理和学校要求,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整理出有用的数据,规划数据的结构,确定数据库结构,并找出整个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报表样式,规划出设计的要求和功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系统主要完成的功能为:各学院课酬数据上报的导入和编辑上报数据的开课核查和合并处理教师的课时、课酬的统计和超课时的自动审核和统计课酬补发、实发和分院统计全校及各学院的教师授课情况统计课程类型开课情况分析统计各种分析统计报表的输出教师职称信息、培养计划、班级基础信息的导入和编辑等功能。系统结构模型和主要模块图见图3。图3四、 主要模块实现41数据上报数据上报主要完成将各学院授课教师的数据信

6、息导入系统,教师授课信息主要包括教师的姓名、职称、专兼职、课程名称、总学时、合班数、分组数、双语情况等,此信息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就是各学院将按照教务科规定的EXCEL表填报数据,填报数据时按照学校规定的课酬计算方案填写表中的各项,可以不用去计算各门课程的课酬和统计每个教师的总课酬,只要审核基本信息正确后一次性通过“学院课酬预算导入” 模块导入,第二种方式以采用“学院课酬预算编辑”模块逐条增加、修改或删除。42数据核查数据核查主要包括两大主要部分:教师职称核查和开课情况核查。由于教师多,职称情况对于教务科来讲并不完全,为此教师的职称信息必须来源于学校人事处,核算之前将最新职称信息转

7、入系统,作为核查教师职称的基准库。开课情况核查根据系统已存在的教学计划信息为基准进行对核。这样既可以杜绝以往核查中教师职称不准确问题又可以发现课程开出是否按计划实施的情况。通过此功能大大加快了课酬核对工作,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准确率。实际运行效果见图4。图443课酬核算课酬核算功能是主要部分核心。进行核算中首先是进行“职称转换标准”,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兼职情况后,再根据其职称选择上一节课多少课酬的标准;之后进行“教师课时计算”,将根据课程类型进行折算出其每门课程的课时。根据其折算的课时和其每课时标准计算其这门课程的课酬。这样就可以统计出每个教师本学期的总课酬。在课酬核算过程中,考虑到学校规定课

8、时上限要求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故设计了“教师超课时核算”和“教师课酬补扣”两大功能。最后计算出各学院(系)的总课酬和学校总课酬以及教师的实际发放课酬。44分析统计分析统计主要功能是分析不同类型的课程其合班情况,各学院(系)不同职称教师授课情况,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各学院(系)计划实施情况以及课酬分布情况,以便学校今后修改课酬分配和教学计划实施打下基础。五、 运行情况目前本系统采用VFP6.0进行开发研制,运行于WINDOWS平台。试运行三个学期,效果很明显,大大减轻了教务科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在试运行中发现了很多人工核查中不能查出的错误,也起到了辅助监督学校教学计划实施的情况,起到

9、了很大的作用。六、 结束语本系统面向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适应我校在课酬结算方面碰到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算交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教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管理中去。由于时间紧,所采用的快速原型开发(RAD)方法,未能实现网络功能,便于更好地为教务工作者和教师服务。参考文献1John W.satzinger Robert B.Jackson Stephen D.Burd 著 朱群雄 汪晓男等 译系统分析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 徐兰芳 丁忠峻 编著 Visual Foxpro 6.0编程实例技巧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3 胡峰 江春秀 基于质与量的高校课酬分配体系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ol.19 No.1 Jan.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