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09036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为增强统计的应用意识,本节课在设计上有以下两个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感受知识的系统性。本节课通过对学过的统计知识以及每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绘制方法的复习,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根据统计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图,不同的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哪些信息等。通过用不同方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的广泛性。2体会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练习,促使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一、回顾一

2、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预设统计表统计图设计意图:通过对学过的统计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对统计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能够有效区分统计表和统计图,从而为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作铺垫。二、分类整理。1本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每个统计项目的实际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个统计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或趋势)2什么情况下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如果需要对比、观察几个事物的数量的多少,那么就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3什么情况下选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需要对比、观察几个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那么就

3、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4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画出纵轴和横轴。(纵轴高度的确定:要确定一个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横轴长度的确定:要根据纸的大小以及项目的多少来定)(3)所画直条的宽度要一致,直条之间的间隔要相等。(4)不同的直条要涂不同的颜色或条纹。(5)写上标题、制图日期、单位及项目,并标明图例。5怎样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基本相同)(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6统计图一般包括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线条

4、、图例以及单位的大小)7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什么?(1)意义不同。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统计项目的实际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统计项目的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统计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或趋势。(2)表示的方法不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8对于平均数,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预设(1)平均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平均数很灵敏,一组数据中的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会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统计图的基础

5、知识,使学生对统计图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明确两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不同求法。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97页1题。(课件展示)笑笑调查了一些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并制成下表。项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跑步跳高游泳跳远如果用深色条表示男生,浅色条表示女生。下面哪幅图是笑笑调查的结果?A.B.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

6、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C.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D.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