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08913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刘礼奎 、1 绘声绘色写“百草园”。 文中第二自然段春天的百草园。突出了 一个“乐”字。体现了少年时代在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主体。首先以“不必还必单是”的句式,从个方面写景。“碧绿”、“光滑”、“高大”、“紫红”从颜色、性质、形状。从视觉方面,从静态写景;(蝉)“长吟”(黄蜂)“伏”,(叫天子)“窜”,从听觉、视觉、初态写景。:“单是”一词更突出了“泥墙根”的“趣味”。在这里“我”听着自然界的美妙音乐(“油蛉弹琴”);玩着有趣的动物(“斑蛰烟雾” ),做着成仙的梦(“有人说像人样” )吃着覆盆子(“如果远”)。看,这里有看的、听的、玩的,还有吃的。这一切怎能说,不是“

2、我”少年时代的“乐园”呢?2 怎样领会“传说”的作用或目的或用意。本文中的“传说”,除了表现“百草园”,恐怕更深层的意思,也许是这个令少年的“我”恐怖而有趣无穷的传说,对“我”的影响特别的重大-它教会“我”怎样识别“真善”与“丑恶”,即“我觉得做人之险”,教会“我”不为生活中的“美女蛇”所骗。 3 如何理解17自然段.25自然段中学生逃学、上课做游戏的两件事.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这两件事,即不能仅仅硬性地告诉学生,作者这样安排是反对“三味书屋”的读者生活的“枯躁”、“无味”;更不能主观地要求学生“不要向他们学习.而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用意. 这关键要引导学生明确“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少年;

3、“我很想详细的知道这故事”,“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当请教不成时,“我”满怀愤怒(“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求读书”).从这里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我”是一个求知欲望非常强的少年. 这样一个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生为什么去“折腊梅花”、“寻蝉脱”、“喂蚂蚁”,“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画画儿”.一方面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另一方面学生只死读书,先生不讲解。自然学生学而无味,就会寻找自己的天地 到自然中去;学自己认为有趣的知识。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领会,对此就会在不确认识,学而不仿;也不会觉得教师教得“枯燥无味”。4怎样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认为最好是从人物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领会感受:“我”是一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或热爱学习)的学生,然而有喜欢玩,有时还趁先生不注意在课堂上“画画儿”。先生、正派、质朴、博学对学生也不严厉。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拒不回答;只知道让学生习字;也不给学生讲解书的含义。显然,学生是个调皮的孩子,然不失为一个好先生,只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法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文章自然要表现的是对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制度不满和憎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