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0875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不是最弱小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是最弱小的.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师:请你给“弱小”找一个意义相反的词。生:强大。师:现在我们做一个读题目的游戏。前面屏幕上有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用课题来回答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但问题不一样,该怎样来读呢?自己先试试。生:1、谁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

2、弱小的。2、我是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3、我不是怎样的人?我不是最弱小的。师: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即便是同一句话,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要强调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要比一比,看谁能像读课文题目一样,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轻重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人和物的感情读出来。2.课题中“我”指的是谁?看图:一家四口,萨沙显得十分弱小。(萨沙)那么在萨沙的眼里,还有谁比她更弱小呢?(板书:蔷薇花)二、对比雨前、雨后的蔷薇花(一)雨前蔷薇花1.这是一朵怎样的蔷薇花?打开书,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2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用“”把它划下来吧。2.指名读,

3、出示:原来有一从野蔷薇,被铃兰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3.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 师:用哪一个词形容恰当?你能读出它的美丽?师:想不想看看蔷薇花?(出示课件)4.看着这美丽的蔷薇花,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万绿丛中一点红,它是那么的(板书:鲜艳夺目 美丽动人 )在铃兰花的簇拥下它又显得那么娇嫩可爱 (板书 娇嫩可爱)孩子们,看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再读这句话,你能读出蔷薇花美丽动人 、 娇嫩可爱)?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这朵野蔷薇被铃兰花紧紧簇拥着,萨沙都能发现,多么善于发现的萨沙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指名读,指导读

4、出感叹号的语气。读出惊喜!(二)雨后的蔷薇花 1. 师:多漂亮的花呀,难怪萨沙一家会被它深深吸引,干脆坐在蔷薇的旁边,一边欣赏,一边聊起天来。正当大家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中,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此时的蔷薇花是怎样了?谁来读一读描写雨中蔷薇花的句子? 2.出示: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师: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你感觉此时的蔷薇花怎么样?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生: 此时的蔷薇花很可怜,我是从“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无力地垂着头”感受到的。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一句吗? 生读。3. 师:雨水打在花瓣上,多像一颗颗晶莹的

5、泪珠啊!你感觉此时的蔷薇花怎么样? 生:难过、无助、弱小。师:你再来读一读,让大家从你的读中听出这些感受。4. 多么娇嫩,多么可怜的蔷薇花儿呀。我不禁又想起了大雨前的蔷薇花,读书要联系前面,想想后面,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出示两句话)师引读:“多么美丽动人的野蔷薇啊!”(女生读)“多么娇弱无助的野蔷薇啊!”(男生读)5.师:蔷薇在无情的风雨中是那么的弱小。如果你在它的身边,你会怎么做?(生说)评价:真有爱心的孩子!花儿一定会感激你的!师:雨前、雨后的蔷薇是多么的不同啊,请男同学代雨前的蔷薇说话,请女同学代雨后的蔷薇说话,比一比,看谁说的更好?(读后引导)听了、说了这两段话后,你有什么想法?你

6、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师:大家的想法就是作者的想法,关爱弱小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美好品格。师:充满生机的蔷薇花在大雨中变得弱小无比,它极需要人们的帮助。人们在大雨中也需要帮助。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件雨衣,一家人是怎么做的?师:小组讨论思考妈妈为什么给托利亚而是给了萨沙?他们的行为要告诉我们什么?又让萨沙明白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在暴风雨中,爸爸妈妈首先想到的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萨沙要保护弱小。 A、屏显: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件雨衣显真情。 父母的心意你们明白了吗?萨沙明白了吗?6.那么萨沙是怎么做的呢?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谁再来读这

7、一句?生读。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他对蔷薇花的关爱、 爱护)哪个词更加形象的突出了他对蔷薇的关爱?(轻轻的)萨沙是多么关心蔷薇花啊,谁来读。蔷薇花是那么柔弱,一定要小心哦,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轻轻爱护它。三、研读萨沙和妈妈的三次对话1、萨沙为什么这样做?是他一开始就想到的吗?(妈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给萨沙,萨沙就给蔷薇花。或者能提到妈妈和萨沙的对话)板书:妈妈托利亚萨沙蔷薇花2.萨沙除了从妈妈和哥哥传递雨衣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之外,他还从哪儿受到启发教育?文中还写了妈妈和萨沙的三次对话。请你读读课文3-9自然段,画出妈妈和萨沙的三次对话,再细细地体会萨沙当时的心理变化,读出这种心

8、理的变化。学生自由读段。边读边画边体会。3. 读了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后你体会到什么?下面就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体会到的。 4.出示萨沙的话重点指导: 出示问话:(1)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3)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指导读第一句问话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话。生读 。说说你从这句问话中感受到什么?(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做法感到不理解。)说说你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雨衣,可是妈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给萨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生:因为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出示填空:在()的眼中,()是弱小的,所以()把雨衣让给了()。 生:在爸

9、爸的眼中,妈妈是弱小的,所以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 生:在妈妈的眼中,萨沙是弱小的,所以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 师:这句话暗示了在这一家人中,萨沙是最弱小的。爸爸妈妈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引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保护弱小 )那就是说萨沙的家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生齐读: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师:这里的每个人指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萨沙。妈妈为什么要对萨沙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做呢? 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萨沙传递着一个信念,那就是生齐读: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师:一家人表面传递的是雨衣实际是在传递着导读第二句问话:我们再来

10、看看萨沙的第二句问话。谁来读读?你从萨沙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师:你再来读一读,读出萨沙不愿做最弱小的心情。师:这里的每个人指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萨沙。妈妈为什么要对萨沙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做呢? 师:萨沙听了妈妈的话,怎么说的? 师:他心里会怎么想?你怎么读?(指名读)师:你读出了萨沙的那种不服气、不甘心。谁都不愿意当弱小者。 师: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理解?请同学们默读萨沙与妈妈的两次对话,注意妈妈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再想一想。(默读、小组交流) 过渡:家人传递雨衣的行动感染着萨沙,妈妈的话语鼓励着萨沙,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他不光从语言上不承认自己弱小,而且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师

11、:他真了不起!他找到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他只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呀,可他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弱小的眼睛,拥有了一颗勇敢保护弱小的心灵。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里不由地升腾起一股敬佩。于是,她问妈妈: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指导读第三句问话 师:你听懂了萨沙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样的意思,不仅可以表现在声音上,还可以表现在表情和动作:看图,图上的萨沙挺着小胸脯,那样子多么(自信、骄傲、神气)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萨沙天真可爱,妈妈慈爱可亲,请同桌分角色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直接读妈妈和萨沙话)5.妈妈、托利亚、萨沙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人

12、?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有爱心、勇敢的孩子。在我们二年三班,没有一个弱小的人,谁能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学生一个接着一个不停断地读着: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我不是最弱小的!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有时候我们是弱小的,因此受到了别人的保护;但有时候我们也是强大的,因此我们也要去保护比我们更弱小的。这一幅幅画面生动地说明了“每个人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现在,让我们挺起胸膛,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师:(激动的)这节课让老师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班级,一群不甘于做弱小者的孩子。孩子们因为我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对!我们都不是最弱小的所以,我们要向那些比我们更弱小的人或物奉献爱心,因为给予爱比接受爱更快乐!带着爱心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