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086947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材简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

2、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

3、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4、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四、单元教学课时8课时课 题17 长 城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教学内容生字教学节次1备课时间2012、10教学目标1、认识“祟、

4、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教学方法从读课文入手,教学生观察画面说话,进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及其写作特点。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1)、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2)、学生

5、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教学过程设计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课文

6、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三、练读课文,朗朗上口重点在读正确、流利、熟练上下功夫。1、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

7、同桌互读,相互指点,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3、自由展读,共同欣赏,互评提高,在难读处老师作适当点拨,同时,要关注读书发展慢的学生,多给机会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四、小结 1、 师生共同说说本节的主要内容。 2、读读本课的生字,词语。知识梳理一、词语解释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二、段落意思第一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二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第四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教学反思课 题17 长 城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教学内容课文节次2备课时间

8、2012、10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背积累、教师点拨相结合。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

9、课文。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放开品读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老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一是要读出理解,让文本语言承载的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二是读出感悟,变话为画,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这样才可能当一个有魅力的解说员。2、自选方法,自读自悟。一是要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二是在自己最想读的句段上多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三是注意作者几个观察点。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同读共品,人情人境,不断生成与发展。重点可放在第三段上。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

10、伟壮观。注意结合地图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问: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可由学生板图标注理解;二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可图文对照讲述(对其作用可适当拓展,或由学生简说,或由老师简介);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a、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在被深深吸引中、在忘情的观赏中、在无比的激动中不知不觉地走上长城的)这时,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自然地不容你不想)。b

11、朗读第二句话,让学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艰难,充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此时,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人情境: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c、指名读第三句,让学生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更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所以说第四段: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如果学生入文时直奔第三段,可在读第二句时引入第二段读悟,再回到第三段;第一段也可最后诵读。)3、走出文本,抒发情怀。学生读了课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静,让学生用

12、自己的全部情感对着长城: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二、拓展延伸1、解说:a自主准备,小组练习。可以解说全文,也可解说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讲,也可适当增减用自己的话讲。b展示风采,解说交流。对着长城挂图、图片展览或影像讲。以评价推波助澜。2、积累: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词句。3、拓展: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百字景点简介,准备举行“中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展示会(可安排12课时结合“宽带网”进行)。板书设计知识梳理一、句子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

13、,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二、链接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

14、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教学反思课 题18、颐和园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字词及课文初知节次1备课时间2012.10教学目标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背积累、教师点拨相结合。学法指导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教学准备学生结合课文查找有关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图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激情引趣,初历景观1、承前导人。由对长城和世界遗产名录的体验和了解人手,相机出示颐和园中的三幅挂图或展示相应课件。 2、看图引入。先让学生认真观赏三幅图,再谈突出印象。揭示并板书课题。交流(照应课前学生已有的准备):谁了解(插入曾三次被焚毁和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