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08337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如何做好数学作业提高数学技能一先复习再做作业打有准备之仗部分同学做作业前没有复习的习惯,认为只要会做就行了。这种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做作业的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作业前的复习不是把书浏览一遍,而是要抓住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对某些问题深入思考,以求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此过程中,就能把定义、定理、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都记住,掌握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有时还会有自己的创新解法。解题要一气呵成,不要在作业时一会由于思路不通翻书看书或看笔记(遇到较难问题时也未尝不可),一会由于记不住公式翻书看公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公式一

2、定要在当天或作业后的一段时间内记住,否则等到学习后续知识就再也记不住了。二注重独立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做作业贵在独立思考。不经过认真思考获得的知识是不扎实的,“懂得快,忘得也快”。要认真思考,反复研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变换角度去思考、尝试,设法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实在解不出要和同学讨论或问老师,直到把它彻底解决。千万不要抄作业,这样一是自己把问题掩盖过去,二是给老师发出错误信息,认为同学们掌握了,就不评讲了。对一时做不出的题目,就空在那儿,老师就会评讲。经过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能形成长久记忆,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能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在逆

3、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数学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抄作业不仅在学业上没有长进,更重要的是助长了弄虚作假的歪风,千万使不得。三摸着石头过河有想法就写出来建议同学们在解题时有点思路就写出来,一步一步往前走,实在坐不下去再想办法。不能等全部想通了再动手解题,有时觉得会做了,但做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还要再调整思路。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问题,要边思考、边试探着做。形象的说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试探”。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当你遇到问题,在你没有尝试解决之前,你若把困难看得太大,看得太复杂,没有良好的心态,就失去解决困难的勇气,以致于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有具备良好心态,树立必胜信念,敢于藐视困难,

4、才能努力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四书写简洁明了不要过繁过简有些同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有时候即使答案是对的,但过程不完整,要扣分;另外有些同学则解答务求完整,但不得要领,书写主次不分,过于繁琐。这要求在学习时能区分重点,掌握主次,抓住要领即可。解答题的书写要言简意赅,在得到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表达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步步有据。五认真复查总结规律作业做完之后,要从头到尾检查一下,自己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复查的方法很多,可以顺着解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检查;也可以重做一遍,看答数是否一致;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做一遍,比较结果是否一致;或者把结果代入题中,按题意要求是否恰当,等等。具体用哪种方法复查可由学生根据具体的习

5、题来选择确定。复查之后,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动脑筋归纳提炼出一般的解题路子,以求举一反三。如果检查中发现了错误,除了立即更正,一定不要忽视找到出错误的原因。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

6、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7、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总之,作为教师,只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掌握做作业的技巧,随时给学生以鼓励,不给学生劣分,既可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