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08118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doc(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汛大楼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一、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湖北省水利厅办公培训楼工程设计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二、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的过程中,参照的有关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专业书藉如下:DB42/203-2000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粘钢板加固技术规程CECS25:9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7-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装饰

2、装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27-8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J321-90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标准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电梯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98-9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GBJ3-88砌体结构

4、设计规范项目经理管理手册建筑施工手册高层建筑施工手册湖北省文明标化工地评定有关规定三、从该工程的施工准备、总体部署、施工进度控制、主要分项施工方法、质量技术保障措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方法等方面,对该工程建设做阐述。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建设概况湖北省水利厅防汛大楼改造工程由湖北省水利厅投资,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该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中南路的湖北省水利厅院内, 原有建筑面积为6135 m2,原有大楼为46.92m,原有地上为12层,地下为一层。与新建A、B区将连成一体,其建设服从于水利厅大院的整体规划,同时充分考虑水利厅综合办公、会议、陈列展示及水利调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树立水利厅形象,并结合楼前文

5、化广场建设,为中南路增添新景观。第二节结构概况一、原有建筑1、取消轴间楼梯,在212层楼面新浇板将其封闭。周边梁采用粘钢加固。2、取消一部电梯,将原电梯井封板,作为管井使用。3、修改中部筒体原有风井。对新加梁采用植筋与原结构连接,对相关梁进行加大截面和粘钢加固。4、取消12层屋面轴间楼梯,在屋面新浇板将其封闭。5、原结构局部梁、板、砌体拆除。第三节建筑装修概况本工程室内0.00相当于黄海绝对高程27.75m,其室内填充墙体0.00以上采用200、100厚加气砼砌块,M5保湿混合砂浆砌筑,室内隔墙指明了的采用轻质钢丝网夹芯板。该工程室内外装修内容较多,主要如下:楼面:楼面大厅、电梯厅、楼梯间、等

6、候厅及公共走道、餐厅等公共部分为花岗岩地面,其余主要为地面砖,高级办公室、会议室为复合地板。内墙:大堂、门厅、电梯间、等候厅、休息厅为花岗岩墙裙,其余为水泥砂浆粉刷,外罩乳胶漆。顶棚:除卫生间为铝合金扣板吊顶,管理用房、办公室为铝合金龙骨矿棉板吊顶,休息厅、电梯厅、门厅、走道为轻钢龙骨埃特板吊顶,餐厅为U型格形天花。门窗:主要有夹板门、地弹簧门、卷帘门、防火门、铝合金门、不锈钢无框门,窗有铝合金窗。第四节水电安装概况本工程为高层综合办公楼,设计功能完善,设备齐全。设有生活给排水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空调及通风系统、热水采暖系统以及通讯电视安防等弱电系统。一、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用

7、水采用水池-水泵-用水点的上行下给供水方式,其中底层超压部分采用减压的方式保证水压在正常使用范围,地下室设变频加压泵。管材选用钢塑管及PP-R给水管。二、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施工。2、各楼层生活污水采用有辅助透气管的排水系统,汇合后排出至室外管网。三、空调及采暖系统空调动力采用螺杆冷水机组加热网热水的冷暖两用方式。夏季冷水机组制备空调冷水;冬季利用室外管网分成两路:一路提供一次热水经换热器换热后变成60/50的二次热水,供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空调采用吊式空调器,低速风管+散流器送风、上回风的方式,排风及新风采用全热交换器,回收排风中的能量,节约能源。水系统管路采用同程式设计

8、,闭式机械循环。冬夏季使用同一管路。供暖热媒由地下室换热站集中供应,系统立管为下供下回双管异程式,管材选用采暖专用PB管,热熔连接。四、通风及排烟系统公用卫生间设机械排风。楼梯间及电梯间防排烟:由于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设计上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每隔一层设一个常开百叶送风口,电梯间每层设一个常闭送风口。火灾时,由消防中心开启加压风机,同时控制系统自动打开电梯前室着火层及上下层送风口。内走道及封闭的会议室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装在吊顶下,火灾时消防中心启动排烟风机,并连锁打开着火层排烟口排烟。五、电气及照明管系统1、本大楼供电电源由新大楼地下室的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提供,供电电压为380

9、/220V三相五线制。应急照明及消防设备用电等为一级负荷,客梯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其余为三级负荷。2、电力干线采用预制分支电缆经桥架敷设至各配电箱柜,利用BV线穿钢管送至各分配电箱或分户箱。3、防雷及接地本建筑物设计为三级防雷;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屋面设有避雷带,采用10镀锌圆钢制作;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主筋与接地网相连。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将建筑物高度60m及以上的外墙栏杆门窗等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应每三层与圈梁的钢筋连接一次,并在底部与防雷装置相连。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本工程采用区域系统形式。2、加压、排烟用风机,喷淋、消防用水泵,均设手

10、动控制,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3、所有报警联动总线和电源均采用ZRRVS-21.5及ZRRVS-22.5的导线,消防通讯线采用ZRRVS-41.0控制线采用NHKVV-71.5,均暗敷。七、弱电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第五节工程特点及现场状况、本工程拟建场地东侧为原省水利厅院内,紧临中南路,交通十分便利。但周边商铺林立,异常繁华,人群密集,属于繁华闹市区。、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属繁华闹市区,正面市区道路交叉纵横,在施工过程中对该区交通峰值情况应进行摸底调研,并用以指导施工交通组织方法的确定。、本工程工期十分紧迫,对施工流水进行详细划分,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提高

11、劳动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确保业主各阶段控制工期和总体工期要求。、工程量巨大,对于前期主体结构中各类周转材料的组织应有一定的保障,确保正常工程施工实现连续作业,应从数量上、计划措施上、进场组织上进行统一安排,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在后期工程施工中,业主分包队伍较多,作为施工单位,对其统一协调配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采取措施针对各分包施工单位进行统一制度化管理。、本工程为智能型的综合楼建筑,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专业化程度高,因而对安装施工要求十分严格,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必须配套。工程质量要求黄鹤奖,更对施工的精度和整体配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第三章基本思路及实施目标第一节基本思路以“安全第一、质

12、量为本”为宗旨,认真参照ISO9001系列标准,大力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建立可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广“四新”科技成果,不断开展QC管理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优质、高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第二节实施目标施工中,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要求、科学组织各工种的交叉作业,以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严格履行施工合同,确保实现以下目标。质量目标:严格按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本工程质量确保达到黄鹤杯。工期目标:本工程总工期为 235 天。安全目标:确保达到“武汉市安全优良现场”要求,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杜绝死亡和重

13、伤事故。轻伤严格控制在1.5以内。现场及文明施工目标:认真贯彻武汉市有关施工现场文明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下达各项文明生产标准,确保达到“武汉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相关管理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收集存在疑问,以便图纸会审时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工程如期开展。资料员应及时做好前期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建立本工程各类技术资料档案。安全员、质检员完成对进场人员的各项安全技术教育,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宣贯工作。在工程合同签订以后,由公司预算科就合同条款内容,对项目进行有关工期、质量、安全、经济结算进行交底,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进行上述内容交底。

14、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技术负责人、工长、班组长。技术负责人向工长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对确定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细致交底,对所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必须对具体做法予以交底。除口头和文字交底处,必要时采用图表、样板、示范操作等方法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保证明确施工意图。编制施工预算,根据工程量,按施工各阶段将所需材料用量进行分解,对工程成本情况进行预计。第二节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准备1对该工程所需劳务工人,从数量和质量上严格把关。2择优选用合格材料供应商,及时组织周转材料、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进场,确保工程所需。3机械设备安装就位、调试检查、确保机况良好。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施工部署原则1、根据本工程既定的质量和工期目标,结合工程特点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各阶段目标。在各阶段中明确主导工序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的施工等保证措施,落实专人跟踪管理,项目经理重点监控。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的组织流水及交叉施工。3、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