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08093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八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渝线TBJZ双块式轨枕及生产线研制鉴定文件之六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文 件 CQ/ZC 技术.45-2005无碴轨道用双块式轨枕内控标准 2005-5-20发布 2005-5-20实施 受控状态: 分发号前 言本标准根据遂渝线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和铁道科学研究院工程设计院“研线0506”产品设计图并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现场生产时亦应照此执行,可进行局部修订。双块式轨枕系列型号分为:TB- TB- TB-型本施工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标准起草部门:中铁八局无碴轨道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人:目 次1适用范围42引用标准43原材料54工艺流程75斜S钢筋的弯曲

2、成型86骨架焊接87预埋套管及骨架安装88端模板安装89钢模型的质量要求910混凝土施工1011混凝土灌注和振动1012混凝土蒸汽养护、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1113脱模1114轨枕的储存和堆放1215成品检验1216产品标记1517产品合格证1518产品存放及运输151适用范围本标准以遂渝线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和铁道科学研究院工程设计院“研线0506”产品设计图为依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高于技术条件的部分条款,未涉及部分的条文,仍然按遂渝线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的相应条款执行。本标准适用于“机组流水法”工艺生产TBJZ双块式轨枕(以下简称轨枕)。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

3、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细则的条文。本标准执行时,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ASTMC1260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50119-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343-94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T701-1997低碳钢热扎圆盘条 GB700碳素结构钢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

4、性能试验方法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B/T292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QJ/CQ07.1.14-2002产品原材料检验标准遂渝线双块式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研线0506 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双块式无碴轨道- TB型轨枕设计图3原材料3.1钢材3.1.1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II级热轧带肋钢筋

5、,技术要求应符合GB1499的规定。3.1.2螺旋筋螺旋筋使用低碳冷拔钢丝应符合GB/T343-1997的规定。 3.1.3弯曲钢筋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技术要求应符合GB701-1997的规定。3.2混凝土3.2.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仅掺有矿渣或粉煤灰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早强型水泥,水泥熟料的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含量不超过1.0,碱含量不超过0.60,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5。3.2.2粗骨料粗骨料采用5-25mm的连续级配天然岩石碎石,分级贮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

6、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规定。3.2.3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细度模数范围为2.3-3.0,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规定。 3.2.4不应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或砂浆膨胀率大于0.20%的碱-硅酸反应的骨料;当骨料的砂浆膨胀率为0.10-0.20%时,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在轨枕投产前及粗骨料或细骨料来源改变时,应根据TB/T2922和TB/T3054的规定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和评价,由国家认可的检验单位提出报告。3.3 水用于拌制混凝土的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规定。3.4 外加剂混凝土内可掺用减水剂等外加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铁

7、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规定。3.5 掺合料在轨枕及混凝土性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混凝土可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其掺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规定。3.6 塑料套管应采购铁道部运输局或用户指定的塑料套管定点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进厂时应逐个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有无裂纹缺陷,并符合 “预埋塑料套管技术条件”的规定。同一块TB型轨枕的预埋套管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按用户要求)产品,同时其锚固螺栓由指定配套厂供应。4.轨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卸预埋件固定螺栓脱模、卸端挡板蒸汽养护刷漆、修补外形外观检查清 洗 配 件测坍落度压试件到强度后喷涂

8、隔离剂钢筋骨架入模就位清边清模堆码洒水养护安装端头挡板及螺旋筋钢筋桁架制作钢筋加工混凝土灌注、振动混凝土配料搅拌安预埋套管试件制作发运工艺流程图注:“ ”表示特殊工序,“ ”表示关键工序5 斜S钢筋的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及方法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钢筋成型后长方向尺寸偏差5用钢卷尺测量2斜S筋内边距离53成型后钢筋不在同一直线的偏差2在平台上用钢板尺量4斜S筋翘曲2在平台上用钢板尺量 6 骨架焊接钢筋桁架焊接尺寸偏差序号项目要求检查方法1螺纹钢筋间距1mm用钢卷尺测量螺纹钢筋间相互错位1mm2斜S筋位置3mm焊接后整体翘曲2mm钢板尺7 预埋套管及骨架安装7.1轨枕

9、内所有预埋套管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应与模型壳体牢固连接,确保混凝土振动时不变位。钢筋不得与预埋件相碰。7.2 安装预埋套管螺旋筋并固定。螺旋筋应固定于套管上并位于套管的同心圆上7.3钢筋桁架放入模型时,应注意避开绝缘预埋套管位置。钢筋桁架架不得偏斜、扭曲。采用平板靠尺,搁置在两边侧模上,用钢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桁架在轨枕厚度方向的位置上进行调整。7.4钢筋骨架组装和预埋套管安装结束后,按照设计图纸对所有项目进行检查,填写钢筋检查记录表和预套管检查记录表。8. 端模板安装8.1模板使用前必须清除灰渣和污物,尤其在预留槽口处,和模板结合部应清扫干净。8.2端挡板与模型结合位置处

10、须密贴,内外端挡板应平直、无翘曲,止浆海绵胶垫上应无灰浆,损坏后要及时更换。9. 钢模型的质量要求9.1轨枕模型应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钢制模型生产。必须保证轨枕各部形状、尺寸及钢筋桁架和预埋套管的准确位置。9.2模型的制造公差不得超过产品容许偏差的1/2。9.3新制模型应有检查验收的合格记录,旧模型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通知整修。对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模型应立即停止生产。模型安装好后质量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块体长度3mm2宽度1mm3厚度+1, 04翘曲1mm5平整度(承轨面部分)0.5mm6予埋绝缘套管位置0.5mm10. 混凝土施工10.1计量检定

11、: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必须满足称量精度要求,必须经计量室和计量单位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电子秤、磅秤每六个月检定一次。10.2骨料含水率测定:一般情况下,每天测定含水率一次,遇下雨应增加测定次数,并据此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10.3混凝土搅拌制度10.3.1 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试验室每班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碎石分两级称量(5-10,10-25)不得随意更改。10.3.2混凝土配料允许误差应符合TB10210-2001的规定。混凝土各配料误差按重量计为:砂、石2%;水泥、粉煤灰、水、减水剂、干燥状态的掺合料。10.3.3搅拌机加料顺序:砂+水泥+粉煤灰搅拌30秒钟后80%水+外加剂搅

12、拌60秒钟后石子搅拌60秒钟后剩余的20%水调节坍落度出罐9.3.5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至各种材料混合均匀,石子表面包满砂浆,颜色一致,性能良好。自全部材料投入搅拌机起,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得小于120秒。混凝土的搅拌应填写混凝土搅拌记录表。10.3.6每班拌制的混凝土前3罐必须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以后每5罐测定一次,并做好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测定应填写混凝土坍落度记录表。11 混凝土灌注和振动11.1 浇筑温度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在夏季的浇筑温度必须控制在35以内,骨料、水泥及拌合水应进行遮盖,避免长时间日照。冬季浇筑温度应控制在10-30,应做好骨料、水泥和水的保温工作。10.6灌注采取用灌注车

13、边浇灌边震动浇注的方法。凝土应连续进行灌注,混凝土下料应均匀、连续;以采用底面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棒相结合的成型工艺,确保模型边角及预埋件周边的混凝土密实,保证钢筋及预埋件位置不变形。12. 混凝土蒸汽养护、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12.1蒸汽养护12.1.1轨枕采用自动控制温度的蒸汽养护。监测温度的温度数字显示仪应定期进行配套校验,校验周期不应大于1年。使用湿热养护工艺,蒸汽养护温度不大于45,养护温度控制误差小于2。12.1.2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静置足够时间(养护制度规定不小于3小时静停时间)后方可开始送蒸汽养护(冬季可在静停期微送蒸汽保温,但不得超过30)。蒸汽养护升温/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5

14、/h,最高恒温温度应不超过45, 枕芯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55(应有测试记录),其持续时间不超过6小时。12.1.3养护人员认真做好巡查工作,并做好养护记录。静停每2小时记录一次,升温阶段0.5小时记录一次,恒温阶段1小时记录一次,降温阶段0.5小时记录一次。揭养护盖的混凝土枕表面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并将养护记录填入轨枕养护记录表。12.2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12.2.1每坑轨枕生产制作3组101010cm3试件,用于检查混凝土脱模强度和28天强度。12.2.2制作试件的混凝土应从开工后的第三罐之后取用,试件用振动台振动后与产品一起养护,养护条件与产品相同。试件养护放在时间养护坑内。12.2.3轨枕脱模强度不低于30MPa。12.2.4做混凝土28天强度检验的试件在生产线上随产品一起按规定的养护制度养护完成后,立即转入标准条件下养护共28天。13 脱模13.1车间得到试验室签发的强度通知单后方可停气降温。待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